学术投稿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

沈庭英

关键词:母婴同室, 新生儿, 护理, 共同参与,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传统常规新生儿护理模式及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之间的差别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0年7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48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24例,采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照组24例,采取传统新生儿护理模式.根据产妇的情绪稳定状况及产后恢复状况、新生儿护理效果、产妇对抚养新生儿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及护理满意程度几个方面,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产妇情绪稳定及产后恢复状况、新生儿护理效果、产妇对抚养新生儿所表现出的适应性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几个方面,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模式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的焦虑程度,也能增强产妇对抚养新生儿的适应性,新生儿得到了良好的护理,值得广泛推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游泳护理疗法对新生儿黄疸的积极影响

    目的:研究游泳疗法对新生儿黄疸的积投影响.方法:对照组新生儿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得到家属同意之后,除了一般护理外,于新生儿出生12小时后对其进行游泳护理.结果:对比两个小组的新生儿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早.结论:游泳护理疗法可以使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指数降低,也可以抑制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

    作者:陈银娟;张小新;莫信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肿瘤外科癌痛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癌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癌性疼痛患考52例,采用常规化疗、对症药物治疗,并给予心理、药物之痛、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2例患者在综合护理下,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综合护理评价的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加强癌痛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管霄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P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完成的9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与PF有关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胰管扩张50例,发生胰瘘1例,胰管不扩张48例,发生胰瘘7例.对统计结果行单因素分析,表明胰瘘的发生同胰管直径有明显关系.结论:胰管直径大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示着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作者:宋巍;张丽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比较优势

    目的:探讨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非超声刀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比较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985例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1267例甲状腺传统手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后出血几率及出血量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稍少,术口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比传统手术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灿基;洪云;曹余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2例重症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重症瓣膜置换术麻醉期处理的安全性.方法:32例重症瓣膜置换术.术前心功能Ⅲ级25例,Ⅳ级7例,心胸比例0.60~0.83术前30分钟肌注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以咪唑安定0.05~ 0.1mgAg和/或依托咪酯0.15~0.3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舒芬太尼1~2μg/kg,静脉麻醉诱导,术中间断静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及0.5~2.0MAC异氯醚间断吸入维持麻醉.先由主动脉根部灌注含氧温血停跳液,待心肌电机械活动完全停止后,改用冷血(灌注管途径0~4℃冰槽)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以保持心肌的持续供血.术中以冰屑盐水维持心肌10~15℃低温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全组舒芬太尼的用量为4~5μg/kg.自动复跳17例,余15例病人1~3次电击除颤后均复跳.本组早期死亡1例,为复跳后左心室破裂修补困难;术后8天严重心律失常死亡;余3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以舒芬太尼为主用于重症瓣膜置换术的麻醉方法和先由主动脉根部灌注含氧温血停跳液,待心肌电机械活动完全停止后,改用冷血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以保持心肌的持续供血,冰屑盐水冰敷心脏维持心肌低温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都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陆健君;文建乾;李中云;牙耀;甘立书;刘文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光子嫩肤术治疗38例面部敏感皮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术治疗面部敏感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调节能量密度,并进行治疗.结果:经光子嫩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痊愈率为77.83%,显效率为30.12%.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痊愈率为76.43%,显效率为12.88%.无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依据光子嫩肤仪的差异性,设定不同的医疗参数,通过专业医疗机构对敏感肌肤进行治疗,能够及时帮助患者治愈疾病,且无痛苦,损伤小,是现今较为推崇的疗法.

    作者:谌曙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救治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分析

    头孢菌素、甲硝唑均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应用上述抗生素期间,若接触乙醇制品,常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现将我科2008.08~2010.12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32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鲁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眼底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眼底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87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视力恢复情况和眼底病变的关系.结果:单纯白内障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时伴有眼底病变患者的总有效率,且P< 0.05.结论:眼底病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因素,对眼底病早诊断及治疗,有助于帮助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本文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避免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规章制度学习以及经常性的安全指导,同时不断完善和实施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严防护理安全事故,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有效促进各项护理管理目标的完成,推动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惠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抑郁症并且是老年期首次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器质性病变,给予心理疏导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结果: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3~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属于心因性疾病,通过心理疏导及适当药物治疗,可收到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光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家庭医生在社区中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我国的家庭医生队伍正顺应潮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家庭医生的功能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和连续的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方式,通过告知承诺服务的形式为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让居民能切实感受到的全方位和便捷的服务.

    作者:张毓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启用手术器械四种不同清洗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新启用手术器械的佳清洗方法.方法:将新启用器械172件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常水冲洗+多酶浸泡+刷洗;B组:热水冲洗+多酶浸泡+刷洗;C组:热水冲洗+碱性清洁剂浸泡+多酶浸泡+刷洗;D组:热水冲洗+碱性清洁剂浸泡+刷洗.结果:C组、D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热水冲洗+碱性清洁剂浸泡+刷洗方法适用于新启用器械的清洗,保证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韩燕;余启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医改背景下的药事管理

    近年来“药价虚高、处方回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随之颁布了新医改,面对新医改新形势,医院药事管理唯有不断改革,才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当前药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作者:吴会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真空管与真空分离胶管对血糖测定的稳定性比较

    目的:比较二种样本管在血液葡萄糖(血糖)测定中的稳定性.方法:将同一患者采集血液分别置于普通真空干燥管与带促凝剂成份分离胶真空管内,分别在0h.2h.4h,8h.24h.48h测定血液葡萄糖(血糖),观察血糖在两种不同采血管中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与0h比较,普通真空干燥管在4h.8h.24h.48h的浓度逐渐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离胶真空管在48h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真空分离胶促凝管可使体外血糖至少稳定48h.建议实验室使用.

    作者:钟磊;张荣山;吕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中期引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中期引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中期妊娠引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静脉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口服和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结果:联合用药后,本组28例产妇子宫收缩明显,阴道流血显著减少,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结论:采用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及按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无1例产妇切除子宫及死亡,其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输血量均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尤其适用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作者:王显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795例乙型肝炎病毒在家族聚集中的追踪调查报告

    795例在计划免疫下一年后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家族中聚集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子代感染风险与家族中HBV聚集程度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父母双方都感染了HBV的家庭,子代感染的风险(即HBsAg阳性率)大,尤以“大三阳”为重,为29.52%;只有母亲为“大三阳”的家庭次之,为13.04%;而只有父亲为“大三阳”的家庭轻,为1.82%.而生成保护性抗体(即HbsAb阳性率)却以父感家庭的子代为高,都在96%以上.由于母感家庭对HBV的阻断性治疗没得到高度重视,因此,与父母双感的家庭没能体现出差别,平均在90%左右.又一次提示我们,在控制传染病的防与治上,两者有机结合至关重要.

    作者:郑会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4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在2011年1-12月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病历中每月抽取20份,共24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240例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高达5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为63.89%,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征过宽、起点过高、手术前预防用药对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盲目联合用药.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很多,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杨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自1996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应用于临床以来,AI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HAART的不良反应同时也引起普遍关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引起的脂肪分布异常、代谢综合征是较常见的远期不良反应.在接受HAART的AIDS患者中,其发病率可达50%(11%~83%).

    作者:艾买提江·司马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ICU常见危急值报告分析及管理办法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ICU常见危急值报告分析及危急值管理办法,以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ICU的危急值报告56例次进行分析,探讨危急值的管理办法.结果:危急值高发时段在8:00-16:00,共发生32例次,发生率为57.14%;其次是16:00-24:00时段,共发生17例次,发生率为30.36%,各时段危急值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急值报告各常见指标排列顺位依次是血钾异常、血糖异常、血培养阳性、血清心肌酶异常、APTT、PT异常、血细胞异常,其中以低血钾、高血糖、G-菌为主,此三项指标异常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常见危急值的分析制定危急值管理措施,对危急值的发生果取预见性的干预,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是降低危急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顾雅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心血管疾病是内科中风险性极高的一种疾病,患患者群多为老年人,该病种类繁多,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像在心脏放入一颗定时炸,很难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很高.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医疗纠纷都是由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引起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时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