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珊
目的 研究在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时使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方法所能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所收治的使用切开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方法来医治跟骨骨折的病人中选取200例,其中有160位男性患者,有40位女性患者.根据Sanders的分型:有80例属于Ⅱ型,97例属于Ⅲ型,有23例属于Ⅳ型.用X线片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显示Bohler角在12°至15°的范围之间,手术中解剖后跟距关节面以复位,使Bohler角复位.结果 在手术结束之后用X线片检查患者,发现有175例患者的摄跟骨侧轴位的Bohler角恢复到了正常的范围.对所有患者均随访9至20个月,随访的时间平均为15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的功能进行评估,9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有8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2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可,优良率高达87%.结论 在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时使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方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顾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对临床营养的影响.对上海地区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营养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为了推动上海地区临床营养工作的整体发展,建议创立营养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饮食医嘱名称、食物营养成分表数据、营养病历格式.
作者:施刚;尹明杨;冯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常人由摄入食物,经消化、吸收到成粪排出体外一般需要24~48小时,大便间隔时间平均为27.6±9.5小时,若间隔时间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然而,随着摄人食物成分的不同,个人饮食,排便习惯的差异,个人间隔时间的差距是很大的.有的人习惯2~3天排1次便,有的人甚至4~5天排一次便.只要排出通畅、无痛苦,就不能视为便秘.当排便时间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腹满坠胀、头昏乏力等痛苦症状时,才能称之为便秘.排便时具有上述痛苦症状,即使每日排便1次或数次,也应列为便秘.现在便秘的概念是指粪便在肠管内通过困难、运出时间延长、排出回数减少、粪便硬结、排便时感觉痛苦的一种症状.中医称便秘为大便难、脾约便秘.
作者:田金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抗-A(B)IgG亚类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孕妇34例和同期健康体检未婚女性血型为O型Rh阳性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抗-A(B)IgG亚类含量的测量实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血病组孕妇的抗-A(B) IgG亚类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且(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抗-A(B)IgG亚类的含量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张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从理论角度论述为社区孕前女性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调理的必要性,对孕前保健迸社区及网络化保健方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进行孕前保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对目前在社区进行的保健方式进行概述.结果:通过为社区进行宣教,及通过目前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在社区有效推广女性孕前保健.结论:女性孕前保健值得在社区推广,通过妇幼保健三级网络,能提高推广效率.
作者:徐俐平;潘佩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后内外例切口治疗涉及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采用后内和(或)后外例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术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骨折均于15周内愈合,评分评估优良率均达到80%.其中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 加强围手求期护理,有利于经膝关节后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作者:邹海燕;张洁婷;顾勤华;董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人们冷眼相待,因此患者到了精神病医院后,我们更要特别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要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医院和谐氛围,就必须要求我们提高管理水平.笔者以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对精神病医院性质及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庞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途径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实施院前抢救及入院后积极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抢救经过和结局,评价院前急救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经过院前抢救,本组50例患者均平安送至院进行治疗,且入院诊断与院前诊断相符.经过后续治疗,47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加强院前急救,规范抢救措施,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盘骨折意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患者围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手术期间护理、术后支架固定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等.结果:5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随访跟踪6个月,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3%,2例出现术后感染,处理后炎症消退.结论:骨盘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的骨折恢复以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海霞;刘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胃肠道癌症淋巴清扫术后乳糜腹的疗效.方法 11例经腹水常规检查确诊为乳糜腹的胃肠道癌症淋巴清扫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低脂饮食及奥曲肽治疗,对比组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的腹腔引流物形状及引流量.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组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乳糜液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的时间分别为4.68±1.63天和16.28±2.63天;治疗后拨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6.23±2.12天和19.36±2.56天,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不行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的生长抑素治疗能快速减少胃肠道癌症术后乳糜腹的量,并有望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波;张伟;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和归纳,探求老年人胸腔积液的治疗策略,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老年人胸腔积液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方法:仔细查阅和分析70例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出治疗的合理策略.结果:70例中43人治愈,占62%,治疗后有后遗症的15人,占21%,治疗无效后死亡的12人,占17%.结论:老年人慢性胸腔积液是由多因素造成,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找出致病原因,实行标本兼治,使患者彻底康复.
作者:尹家琛;雷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容场热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灌肠加电容场热疗下腹部治疗本病108例.结果:总有效率99%.结论:电容场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侯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双人配合注水法在老年胃管置入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50例拟安置胃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观察两组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返折入口腔次数,置管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2组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返折入口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心率、血压在试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置管后较置管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双人注水配合安置胃管法可以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置管过程中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保证置管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开秀;涂莉莉;柯秀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7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进行基础治疗、痰液引流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保守治疗,在这47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34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2例运行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明确诊断后,进行基础治疗、引流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保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7月我院施行甲状腺切除术312例的临床资料.传统手术组162例,小切口改良式组150例,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好.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经临床诊治后证实的腹股沟肿块病例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65例腹股沟肿块患者中,有腹股沟疝36例,鞘膜积液13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5例(炎性肿大4例,淋巴结转移癌1例),隐睾(腹股沟型)4例,腹股沟海绵状血管瘤3例,腹腹股沟血肿3例,腹股沟淋巴管水囊肿1例.超声诊断59例,诊断符合率为90.8%.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药价虚高、处方回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随之颁布了新医改,面对新医改新形势,医院药事管理唯有不断改革,才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当前药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作者:吴会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方法,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完善输液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效果:减少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促进了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婧;彭晶晶;张晓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尿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骨腰骶科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根据有关操作进行留置处理,观察组在手术麻醉显效的情况下,由护士按照有关操作留置尿管[1].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各项症状以及麻醉失效后尿道刺激表现等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回病房后,观察组的尿道刺激反应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对患者留置尿管,有利于减轻术前留置尿管引起的不适,为患者提供了较为人性的服务,但该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尿刺激感[2].
作者:陈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标本采集途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人员分别采取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标本采集途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静脉血WBC,RBC,HGB、HCT、MCV、MCHC等各项检测结果与末梢血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较末梢血更为准确,提倡尽可能采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