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毛辉辉;高文喜;张忠民
医疗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院各种诊疗技术的进步.内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内镜的管理越来越成为医务人员重视的焦点.本文对内镜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措施,这对于规范内镜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维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残胃癌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社区78例残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患者424例)的临康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营养护理措施的实验组在总有效率上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重点对十二指肠球部进行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加机体营养储备,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术后尽快康复.
作者:顾新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钳刮术终止妊娠前使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妊娠10~14周且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钳刮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单独使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米非司酮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疼痛程度、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高达97.8%,而且疼痛度低,出血量少.结论:对于妊娠10~14周孕妇在实行钳刮术前使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朝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均采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湿化气道护理,对照组采取间断湿化气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堵管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持续湿化气道护理,能有效缩短术后堵管时间,减少感染发生,对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菁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缓释性前列腺素E2栓)用于单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例足月单胎头先露、宫颈Bishop评分小于或等于6分、有引产指征且无母婴禁忌症的初产妇,为其阴道内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样条件的200例静脉点滴催产素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治疗成功率、用药到临产平均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给药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缩过强是地诺前列酮栓的主要副作用,但其发生率仅为2%,取药后即好转.结论:地诺前列酮栓能有效促进妊娠晚期的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宫颈Bishop 评分及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可在足月妊娠引产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桥玉;和作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参麦注射液过敏反应一例.文中描述了参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征,分析了参麦过敏原因,介绍了应急处理措施.
作者:肖细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结肠息肉在临床上很常见,患者可有腹痛、腹泻、便秘等不适,是下消化道常见出血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发生癌变,故息肉一旦发现,应尽可能摘除.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广泛使用和镜下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肠道息肉均可在内镜下局部切除,剖腹探查手术已大为减少.
作者:李洪光;刘铁军;陈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技术的出现为重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血液透析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血液透析技术的操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本文主要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为提高医院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沈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药价虚高、处方回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随之颁布了新医改,面对新医改新形势,医院药事管理唯有不断改革,才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当前药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作者:吴会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LMHG)和普通肝素组(HG).普通肝素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5例;低分子量肝素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4例.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尿蛋白阴转率比较:LMHG组蛋白阴转17例,HG组为12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1例患儿在静脉应用普通肝素期间出现穿刺部位不易止血现象,停药后恢复,其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LMHG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安全的,并能促进尿蛋白阴转,减低尿蛋白排出,有利于血浆白蛋白的恢复,减少长期蛋白尿对肾脏的损害.
作者:邹立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常州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常州市中医医院2005-2011年收集的42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4 例ADR中,男女无明显差别;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0.47%(21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85.14%(361例);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0.94%(297例),其次是中成药,占总例数的14.39%(6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占总例数的46.46%(197例).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当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力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云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门诊复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本院腹透中心50例CAPD患者实施3个月电话随访.结果:电话随访后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加强电话随访可提高CAPD患者门诊复查率,从而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重要性认识.
作者:赵秀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闭塞性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或肾衰竭等严重疾病,导致患者体内重要器官发生病变或衰竭,是临床疾病中成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上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降低高血压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课题.本文将研究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疾病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非药物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巫米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耳鼻喉科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此科疾病种类多,病情较为复杂且多为敏感部位,所以,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耳鼻喉科一些较为多见的安全问题,要有一定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出现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早准确处理,从而提高抢救率.本文分析了耳鼻喉科较为多见的安全问题,并对相关预防和处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郎宝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了对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有迸一步的了解,本文选取了152例该种病痛的治疗病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效果颇佳,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对局部营养代谢有改善作用,对感觉神经的传导有抑制作用,能够消除肿痛,并使受压神经恢复功能,能够有92%以上的总有效率.
作者:许作文;高瑞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诱发本文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临床处理以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80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中,妊高症、早产流产史、多胎、胎位不正占早产胎膜早破的前4位,孕龄28~34周与孕龄35~37周的早产胎膜早破病例分娩方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是比较容易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死亡率与胎龄呈正相关.
作者:谢芳;郑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脑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本病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应加强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作者:吴朝玲;庄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发生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2011年间本地区发生单纯Uu感染所致非淋菌性宫颈炎的35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其支原体做药敏试验.结果:耐药率较高的为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分别为48.12%及52.60%;敏感率较高的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分别为65.62%,82.30%)和74.57%.结论:在对发生单纯Uu感染患者的非淋菌性宫颈炎进行治疗时,要首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卓晓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杨氏侗药”是我家四代人经过几十年的相传,并结合现代的医学理念两逐步形成的一种“私人秘方”,此秘方经过一百多例的实验,对于扭伤、摔伤、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除外)疗效非常奇特.它有“药物易找、价格不高、配方简单、愈合快、治愈率高,不留后遗症”等特点.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本文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避免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规章制度学习以及经常性的安全指导,同时不断完善和实施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严防护理安全事故,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有效促进各项护理管理目标的完成,推动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惠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