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温锦才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 发热, 诊断价值, 染色镜检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30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无发热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分别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和血涂片染色显徽镜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验者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以及HCT(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细胞体积)、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发热患者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发热病情的变化,因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干预措施

    自体动静脉内瘘由于使用方便安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患者常用、重要的血管通路,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透析超虑过量、低血压、血管硬化、糖尿病、高凝状态、血管狭窄等,其中低血压是致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之一;内瘘术前给予相应的内瘘维护、保养宣教,术后常规口服抵克力的或波力维等抗凝药物,对于血凝度过高病人,可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以减少内瘘栓塞的发生.

    作者:郑秀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职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药学、中药以及检验专业中,分析化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培养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旨在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白亚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合并肢体坏疽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合并肢体坏疽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合并肢体坏疽的患者12例(13条肢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护理及各项临床护理措施对这12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悉心照料其生活起居,及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将这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2例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9例,预后良好;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例,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此病临床疗效的关键.对该病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与各项临床护理相结合的全方位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该病患者的临庆治愈率,促进其患肢的快速恢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毛俊存;李葳;任娜;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延吉市2009-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后AEFI发生率,为今后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通过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AEFI个案数进行分析.结果:廷吉市2010~ 2011年共报告AEFI 44人次,AEFI报告发生率为25.1/10万,其中一般反应34例,占77.27%,异常反应4例,占9.09%;接种事故6例,占13.64%.应报告例数44人次,48小时内报告数42人次,48小时内报告及时率95.42%.需调查例数12人次,调查例数12人次,48小时内报告及时率100%.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83.33%.调查报告上传数7人次,调查报告7日内上传数7人次.结论:AEFI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疫苗本身特性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国家预防接种程序接种疫苗,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能减少AEFI的发生.

    作者:姜东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病理产科的病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对病理产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降低产科病死率.方法:按照产科诊断的标准,选取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100例病理产科患者,统计与妊娠有关的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病类型.结果:在100例病理产科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病因依次为流产、妊娠剧吐、死胎滞留、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病理产科病种的发生率存在地区差异,本院100例病理产科患者,以流产居首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孕期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

    作者:张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次性输液器及吸痰管灌肠通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清洁灌肠的方法,减少灌肠液外流及强烈排便感,以改善灌肠效果.方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吸痰管可控灌肠,代替肛管接灌肠筒的改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长;一次性吸痰管管径小、柔软、插入深,对肛门及黏膜刺激小,避免交叉感染;可控,且能直接观察灌肠的液体量.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吸痰管清洁灌肠法,减少了灌肠液外流,减轻了强烈排便感,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成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灌肠方法.

    作者:彭方蕊;刘卿;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运用项目教学法优化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的体会

    笔者在进行《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运用当前实践教学中较为热门的项目教学法,以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在研究方法、实验步骤、项目教学法及其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应用研究和探索.初步探索的结果表明,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法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卫群;李兵;何晓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在腹股沟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经临床诊治后证实的腹股沟肿块病例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65例腹股沟肿块患者中,有腹股沟疝36例,鞘膜积液13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5例(炎性肿大4例,淋巴结转移癌1例),隐睾(腹股沟型)4例,腹股沟海绵状血管瘤3例,腹腹股沟血肿3例,腹股沟淋巴管水囊肿1例.超声诊断59例,诊断符合率为90.8%.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主要以临床表现、试验室抽查结果为依据,对小儿腹泻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在0至3岁(包括3岁)的小儿腹泻中,腹泻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受感染引起,其中占30.0%左右;而在3岁至6岁(包括6岁)的小儿腹泻中,70%属于感染性腹泻.结论:小儿腹泻的主要因素是非感染性腹泻,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

    作者:赵劲松;酆奇;洪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心脑血管意外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总结了37例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内科合并症、手术及麻醉的刺激、术后血压波动、术后疼痛、术后排便、术后电解质变化、术后长时间使用止血药和术后卧床时间过久.提出术前应做好脏器功能的评估和手术危险性预测,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减少因老年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所产生的负向影响,促进正向的功能护理.认为对高龄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其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珍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目的: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40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60人120眼,HM80人152眼,分为四组,对其眼底病变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HM的AvgRNFL随眼轴变长而渐薄,眼轴大于27mm组有明显差异.对比HM4组和正常组的上、下、鼻象限有明显区别,颞象限没有明显差别.

    作者:李胜寒;张冬花;杨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如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在这56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其潮热、心悸、眩晕、头痛、失眠、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外阴瘙痒、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另外有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的无效率为5.36%.结论: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世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4例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有效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 2011年间收治的3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脾修补18例,脾全切除8例,脾部分切除5例.结果:本组3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治愈率为100%.患者住院时间为9~ 18d,平均(13.4±2.1)d.治疗3个月后复查,发现脾破裂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损伤的范围、程度以及有无合并伤,是保证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能够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严格掌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覃远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疗法和药物保守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每组50例.保守组行内科药物治疗,手术组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状况及并发症、一年后复发率.结果:两组症状皆有缓解,手术组总有效率94%>保守组68%(P<0.05);手术组并发症4%,一年复发率6%,分别<保守组16%和22%(P<0.05).结论:胃溃疡行手术疗效较保守治疗彻底,复发率与并发症低.

    作者:熊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3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53例患者,治愈27例,好转19例,死亡7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积极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脑出血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秦爱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院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本文通过对农村乡镇4个卫生院的调查,对基层乡镇医院中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张从军;王清媛;王夕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各56例,分别分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统计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结果:支原体肺炎组56例患儿中,C-反应蛋白阳性6例,阴性50例,阳性率为10.71%;细菌性肺炎组56例患儿中,C-反应蛋白阳性51例,阴性5例,阳性率为91.07%.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指导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用药,且对其早期鉴别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尔德尼;尹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治疗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 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过勇;蒋倩;罗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灸加复方夏天无片口服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加复方夏天无片口服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的环跳穴、秩边穴、阿是穴、承扶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昆仑穴针刺及艾灸,同时配合复方夏天无片口服.[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60例,疗程短3d,长20d,其中治愈29例,占48.33%;显效23例,占38.33%;好转6例,占10.00%;无效2例,占3.33%.有效率96.67%.[结论]针灸加复方夏天无片口服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镜检查常规护理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很多患者认为此项检查痛苦大,并对安全程度,胃镜消毒效果存有顾虑,产生恐惧感,对术中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不清楚,因此检查前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及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及优点,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胃镜检查的成功与否,并能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受检者的痛苦,使之消除恐惧心理,术前详细了解病情是医师的职责,同时也是胃镜室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了解病史可使操作者做到心中有数,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张小兰;陈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