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油磷酸胆碱的层析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高志荣;赵艳艳;张洪斌;崔云龙;曹明成

关键词:甘油磷酸胆碱, 层析纯化, 稳定性, 含量变化
摘要:目的 对甘油磷酸胆碱粗品进行层析纯化,并对其进行稳定性研究,从而为工业化生产、包装、贮存和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三氧化二铝脱色法和硅胶柱层析法相结合的工艺对甘油磷酸胆碱进行层析纯化;设计影响其稳定性试验:分别取三份GPC(批号为100301、100302、100303)光线强度为4 500 LX的强光照射10 d,60℃高温放置10 d,温度25℃、相对湿度75%放置10 d,密闭于40℃、相对湿度75%的器皿中放置12月的加速试验,密闭于25℃、相对湿度75%的器皿中放置12月的长期试验并做重复试验,采用色谱柱为GraceSmart RP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60%乙腈-水溶液,检测其含量变化.结果 通过三氧化二铝脱色法和硅胶柱层析法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分离纯化,能得到纯度达99.5%以上的甘油磷酸胆碱产品;强光试验含量均数为99.51%(n=9)、RSD=0.40%,高温试验含量均数为99.65%、RSD=0.42%(n=9),高湿试验含量均数为99.30%、RSD=0.47%(n=9),加速试验含量均数为99.61%、RSD=0.57%(n=15),长期试验含量均数为99.12%、RSD=0.50%(n=15),重复试验含量均数为99.68%、RSD=0.43%(n=5).结论 层析纯化度高,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甘油磷酸胆碱的稳定性好,且采用的稳定性测定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镇静方法对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两种不同镇静药物对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旋美托咪定于麻醉诱导后按0.5~1.0 μg·kg-1给予负荷剂量,输注时间为15 min,然后再按0.3~1.0 μg·kg-1·h-1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03~0.1 μg·kg-1,输注15 min后以0.03~0.1 μg·kg-1·h-1剂量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1、7 d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1、7 d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2种镇静药均可在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使用,但采用右美托咪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程洪武;郑观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由于中药上市前研究目的 比较单纯、实验人群范围比较窄、用药时间较短等原因,很难得出药品全面的安全性数据,这不利于药品上市后的合理安全的应用.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首要环节,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目前的安全性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双虎;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两种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与缬沙坦/氢氯噻嗪(复代文)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择90例治疗或未经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给予缬沙坦单药80 mg,每天1次,治疗4周后其中58例经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晨峰血压现象(MBPS)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换用药物倍博特(n=29),对照组换用药物复代文(n=29),每天1次,观察换药治疗4周后24 h 平均收缩压(SBP)、24 h 平均舒张压(DBP)、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结果与换药治疗前比较,2组换药治疗4周后24 h平均 SBP 和DBP均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氢氯噻嗪均能有效控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缬沙坦/氨氯地平具有更高的血压达标率及晨峰血压控制率,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作者:胡广全;王晓晨;许邦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IMT与Hc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cy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180例,其中1 级、2 级、3 级高血压患者各60 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来测定Hcy的值,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比较二者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 (1)各组之间的IMT厚度差异显著[F(3,237)=28.12,P<0.01],Hcy值也差异显著[F(3,237)=8.78,P<0.05)],随着血压的升高,IMT厚度逐渐增厚,Hcy水平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2)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之间的Hcy水平差异显著,F(2,178)=19.36,P<0.05,斑块程度越大Hcy值越大;(3)各组的颈动脉IMT与Hcy 水平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血压升高,颈动脉IMT越厚,Hcy 水平则越高,提升了罹患血管疾病的风险.

    作者:向良浩;吴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癌的二线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很多药物已被证实在胃癌中有效,但一线化疗后病情易进展,因此,多数晚期胃癌患者需要进行二线化疗.已有Ⅲ期临床实验证明二线化疗可改善生存期,但目前尚没有标准的二线化疗方案,现对近几年晚期胃癌的二线化疗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晓素;顾康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终观察目的 为PFS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ORR 为43.75%;中位PFS达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Ⅲ~IV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2.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38.2%,胃肠道反应28.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蒋祥德;刘友如;施朕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血清的紫外光谱研究

    目的 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的紫外光谱,寻找它们的差异,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紫外光谱对17例肺癌患者血清与22例健康者血清进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Amax/Amin、波峰位置以及波谷位置的差异.结果 肺癌患者的Amax/Amin(平均值:1.586)总体小于健康者的Amax/Amin(平均值:1.74)(P<0.05),肺癌患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5.382)总体大于健康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2.863)(P< 0.01),波谷位置与Amax/Amin可以用于判别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结论 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人血清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重要的数据,因此血清的紫外光谱有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工具.

    作者:沈翔;江品平;刘省存;邢江浩;陈先良;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种检测方法测定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和酶增强免疫法(EMIT)监测甲氨蝶呤(MTX)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患者的血液样品,分别用HPLC、FPIA和EMIT法进行测定,考察3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 多配对样本Friedman检验提示3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Wilcoxon检验结果提示HPLC法和FPIA法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MIT法结果与另外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种检测方法的的回归分析结果为:YHPLC= 1.00XFPIA + 0.015(r=0.978,P<0.000 1);YHPLC= 0.94XEMIT-0.079(r=0.956,P<0.000 1);YFPIA=0.95XEMIT-0.089(r=0.927,P<0.000 1).结论 3种甲氨蝶呤检测方法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可以预见性的,且可以通过换算消除,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要予以注意.

    作者:张媛媛;徐康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三甲医院新职工MMPI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新招聘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有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MMPI)对66名新招聘职工进行测查,结果与中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2.12%职工有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精神衰弱及轻躁狂等;男职工在诈病分、精神分裂显著低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职工在诈病分、疑病、抑郁、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及社会内向显著低于常模,而校正、男性化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院新职工总体心理状况良好,少数存在心理异常,男女新职工人格特征有别于常模,可针对性的进行个案调查及预防.

    作者:胡一文;余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缺血性中风抗血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该文从中风的抗血栓治疗出发,介绍近期抗血栓治疗的研发热点,并由此阐明颅内血栓形成的分子通路.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受体糖蛋白Ibα(GPIbα)或糖蛋白VI(GPVI)受体以及抑制凝血因子FIX,FX和FXII等来抑制血栓形成与发展,新一代抗血栓药物有望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中风.

    作者:熊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用力呼气量(PEFR),25%、50%、75%FR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序贯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序贯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30 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6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营养神经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即序贯化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I指数(ADL评分)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并对两组患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升高,与相应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及BI指数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SAS及SDS均较相应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序贯化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不良心理,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雁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输尿管结石的ESWL和输尿管镜治疗

    目的 对比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和输尿管镜治疗高龄患者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该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共接诊输尿管结石高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ESWL组(40例)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eteroscopy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URS)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WL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低于URS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94.4%)明显高于URS组(85.7%)(P<0.05).ESWL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0%)与URS组(6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下段结石来所TUL的治疗效果优于ESWL,但对于上段结石ESWL的治疗效率较高,仍是首选疗法,两种方法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治疗时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治疗方式.

    作者:郝继东;刘辉;刘峰;王伟峰;万建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L-33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间37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 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IL-33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MM患者IL-33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L-33水平与MM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IL-33水平降低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的变化而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维持T细胞亚群平衡可能有助于骨髓瘤疾病的治疗.

    作者:牛淑丽;王建芳;王智霞;王伟宝;常占英;高树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三甲医院急诊内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急诊内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进行点评,发现临床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利用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抽取急诊内科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全部处方数及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数,记录抽取结果.同时,利用医院药品微机管理系统(HIS)和PASS随机抽取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急诊内科含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每月100张,共600张,药学人员对每张处方进行初评,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终评,得出点评结果.通过医院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有效沟通,反馈处方点评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每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数分别为432、327、233、185、271、264张,合计总处方数1 448张,占急诊内科总处方数的11.97%,总体呈下降趋势.期间急诊内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合理率分别为28%、43%、36%、48%、73%、70%,总体上合理率由28%上升到70%.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有配伍禁忌等.抽取的处方中部分处方医师不合理处方比例在下降,合理率不断提高.结论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与临床医生的有效沟通等干预措施,地塞米松磷酸钠处方开具的合理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处方点评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完善HIS功能设置,加强医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学习,提高药学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伍章保;杜陈侠;陈泳伍;张圣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藤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研究

    目的 考察浓度、流速对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为体内青藤碱微透析实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回收率,采用超高效液相测定青藤碱含量.结果 流速相同时,探针的回收率和损失率与周围药物浓度无关;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与损失率在各流速下相近.结论 微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体内药动学研究,反向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测定.

    作者:钱珊珊;陈玉林;桂双英;刘明群;陈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手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37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的手术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无出血及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美观、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虎;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与病情预测对指导激素使用的价值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激素治疗.方法 选择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析进展组与非进展组的临床表现、胸片表现及血液化验结果,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进展组患儿喘息、呼吸困难、胸痛、ESR升高、CRP升高、大片状阴影、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把患儿分为高危进展组、中危进展组、低危进展组,三组患儿病情进展性发展发生率分别为76.9%、15.4%、7.7%.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激素治疗的应用,合理应用激素以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家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细胞与血小板、血糖、心肌酶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与血小板(PLT)、血糖(GLU)、心肌酶(AST、CK、CKMB、LDH)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5-6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患儿中的44例(危重组),小的为7个月,大的为4岁,年龄平均1.58岁,正常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小的为3岁,大的为4岁,平均3.72岁.分别对危重组和对照组的WBC、PLT、GLU、AST、CK、CKMB、LDH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 危重组患儿的WBC、GLU、PLT、AST、CK、CKMB、LDH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患儿的检测结果越高,症状越重,预后越差.WBC与PLT、GLU、AST、CK成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CKMB、LDH无明确相关(P>0.05).结论 测定手足口病患儿的WBC、PLT、GLU、AST、CK、CKMB、LDH对预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实用临床价值.

    作者:叶迎宾;黄秀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颞肌下和颞肌外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采用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修补术式行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共30例,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颞肌外修补组15例和颞肌下修补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颞肌外修补组手术时间(1.5±0.5)h,术中出血量(80.3±30.4)mL及脑膜破损率13.3%均较颞肌下修补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修补组并发症、外观满意度、2周后局部疼痛及嘴嚼受限情况均较颞肌外修补组增多,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其效果明显优于颞肌下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刘万荣;魏忠;方有利;郭中国;焦健;彭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