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君;汪芳松;陈义林;张荣;岳文远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后综合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2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后采用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君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文以近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项和化学奖为例,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医学领域前沿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老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造性思维与高层次生物医学创新人才的责任.文章从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兴趣、建立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作者:秦宜德;许功林;顾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患者血中凝血激活程度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 对56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成功消融后即刻、术后第2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imer)、血管内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浆组织纤溶酶原(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含量.结果 与术前比较,血清D-二聚体、vWF浓度以及血浆PAI-1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均显著上升(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而t-PA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显著下降(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RFCA术可引起血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术后、术后对其监测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作者:高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六味补气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硅胶G板,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溶液为展开剂,测定波长为510 nm.结果 黄芪甲苷在0.988~4.940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1.42%.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补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以慢性、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我国的小儿脑性瘫痪定义为:以妊娠到新生儿之间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之前出现.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升高,脑瘫的发病率也上升至人口总数的0.06%~0.59%.我国此类患儿不少于250万,且每年新增患儿约20万左右.脑性瘫痪是目前小儿时期主要的运动功能伤残疾病,而且多数伴发有智力低下及语言功能障碍.
作者:李雪明;吴建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张朝君;汪芳松;陈义林;张荣;岳文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川崎病是儿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性血管炎,并好发于冠状动脉,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冠状动脉损害,是构成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临床研究其发病机制也存在诸多限制,所以,川崎病动物实验的开展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相关影像学技术在动物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苏新星;范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结果 术后按Harris评分标准判断,优良率为82.6%.患者基本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如果适应证把握得当,操作熟练,可以作为临床上一种理想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申才佳;范海涛;赵勇;于胜峰;申才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处理对策.方法 2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肿瘤大小、辅检情况等,行改良Ⅰ式根治术47例,改良Ⅱ式根治术49 例,传统根治手术54例,保乳手术50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皮下积液、上肢水肿以及皮瓣坏死等.传统根治术为37.04%,改良Ⅰ式为25.53%,改良Ⅱ式为22.49%,保乳术为14%.4种手术方式单项并发症比较,皮下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81,P< 0.05),其他各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合计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12,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术中及术后及时正确的处理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作者:朱弘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术中放置肠梗阻导管行肠排列术对反复发作的黏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术中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1~4年,除1例因肠梗阻再次入院治疗,余随访期间均无肠梗阻复发.结论 肠梗阻导管小肠排列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复杂的肠梗阻患者.
作者:李贺;张从雨;许国梁;田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缪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聚桂醇原料药中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以水为溶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40 min.使用DB-1(30 m×0.32 mm×0.25 μm)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温35℃,10 min,30℃·min-1至230℃,10 min.结果 环氧乙烷在1.01~10.14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044 0X + 1.159 8(r=0.999 2),回收率为102.6%,RSD为2.3%(n=9).二氧六环在4.98~49.8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410 5X-0.915 6(r=0.999 7),回收率为101.8%,RSD为2.9%(n=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聚桂醇原料的质量.
作者:王发;徐春燕;王嫦鹤;张秉华;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Egr-1在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观察水飞蓟素对酒精性脂肪肝肝组织中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55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低剂量组(100 mg· kg-1)、水飞蓟素高剂量组(200 mg· kg-1),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酒精灌胃6周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Egr-1,TNF-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Egr-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明显(P<0.01),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r-1、TNF-α在模型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在水飞蓟素高剂量组(200 mg·kg-1)明显减少(P<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Egr-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Egr-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Egr-1在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水飞蓟素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部分地与抑制Egr-1的活化,进而减少TNF-α的形成有关.
作者:田图磊;洪汝涛;徐德祥;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中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在肿瘤细胞室行细针细胞学检查并同时采用传统和液基两种制片方法制片的患者268例,有术后病理对照患者的99例,无病理对照的随访大于6个月的患者169例,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得玻片进行分别阅片得出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在对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的大小;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结果 液基制片方法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及阳性准确率(P<0.05).结论 传统制片和液基制片方法均能应用于检测乳腺肿块的性质,鉴别其良恶性.液基制片方法有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传统制片79.9%,液基制片90.7%;P<0.001);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传统制片75.0%,液基制片92.6%;P<0.05)和阳性准确率(传统制片87.8%,液基制片96.3%;P<0.05).
作者:陈东波;黄勇;张科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50例患者分为手术组以及保守组,保守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手术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结果 手术组其GOS预后评价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患者其脑干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损伤2例.保守组对应分别为4例以及5例,2组患者死亡原因、劳动力降低、头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辉;魏忠;刘万荣;方有利;郭中国;焦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福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50/500 μg)在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化痰、氨茶碱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加口服泼尼松龙40 mg qd,观察组患者予以沙美特罗/福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50/500 μg)吸入治疗Bid,观察治疗第7、14天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相比,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变化均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7天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4天与对照组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50/500 μg对中重度慢阻肺患者临床疗效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有益能够加快病情缓解改善肺功能FEV1和低氧血症,且副作用相对小.
作者:刘燕;晋小祥;金邦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5-2010年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并通过基因同源性分型,推测菌株地流行性趋势,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网中的34家不同级别医院2005-2010年(每年9月1日-30日)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8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标本进行重新鉴定.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随机引物PCR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菌株克隆流行传播情况.结果 对188株基因分型,发现2005、2007及2009年的菌株均表现不同的基因亚型;2006年678和702号、2008年的824和826号、2010年的186和18号菌株分别是同一基因亚型,追踪临床资料发现它们均来自于同一医院同一科室,说明可能存在同一克隆株在院内传播的情况.结论 同一克隆株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同一医院同科室的出现,提示该菌有造成医院感染流行的隐患,因此临床医生在控制基础疾病抗感染的同时,应该高度警惕此菌的存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该菌的临床感染及流行.
作者:吴锦;胡立芬;沈为华;朱玉林;刘艳艳;李家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CRP及白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及白细胞计数,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症状缓解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儿童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患儿急性发作时的感染性标志物.
作者:汪献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胆囊炎、胆结石手术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该院外科93份胆囊炎、胆结石手术病人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2.7种,基本药物使用率约71.7%,抗菌药物中基本药物使用率约占48.8%,存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不合理联用、不必要联用和给药次数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该院胆囊炎、胆结石手术住院病人用药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的学习,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徐成恒;陆留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简易肝组织自动活检术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12例轻度慢性乙肝患者在行生化及超声检查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结果 112例轻度慢性乙肝患者中,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未见明显异常者56例(占50%),脂肪肝表现30例(占27%),慢性肝炎表现26例(占23%);生化实验室检查ALT测值均在50~100 U·L-1,病理检查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占89%),中度慢性乙肝11例(占10%),重度慢性乙肝1例(占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在轻度慢性乙肝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丽娜;王金萍;施卫兵;窦红漫;胡大庆;伍宏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