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陈新生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论 27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6例.位于鞍旁10例,鞍上17例.27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25例边界较清晰,2例边界欠清晰;增强后24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24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在该病的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道东;江功远;尹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该院门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等4个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论 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COPD急性发作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分别占33.75%和31.25%;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及咳嗽为主要症状,分别占67.5%和50%;治疗规范组:45例患者,一周内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40例,占88.89%(40/45).治疗不规范组:35例患者,一周内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25例,占71.43%(25/35),两组间比较,症状控制差异显著(χ2=12.03,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不典型,规范化治疗和护理是决定预后与转归的主要因素.
作者:嵇晓霞;陆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白内障术中后囊混浊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8例(34眼)白内障后囊混浊患者行小切口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植入人工晶体(IOL),在IOL与后囊之间注入透明质酸钠,根据后囊混浊的厚度、范围,用囊膜剪、撕囊镊、截囊针在后囊造一3~4 mm孔.结论 术后视轴区清晰,人工晶体位置正,术中有8例(9眼)玻璃体前界膜破,术后随访1~3月,裸眼视力0.1~0.3,6眼;0.3~0.5,11眼;≥0.6,17眼,术后随访中,1例患者视野受限.结论 术中晶体后囊混浊应及时处理,混浊范围大、厚可用囊膜剪、截囊针后囊造孔;厚度薄可用撕囊镊撕囊造孔,依据混浊程度、范围,应采用剪、撕等不同方法后囊造孔,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陆为民;杨庆;费佰文;赵静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梅毒患者和55例非梅毒患者.结论 3种检测方法TPHA、TPPA、ELISA的临床敏感性分别为:91.2%、97.8%、98.7%,特异性分别为:96.3%、98.5%、98.2%.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与TPP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HA临床敏感性稍差,与TPP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尚好,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ELISA均为临床较好的梅毒诊断检测方法.
作者:夏玉玲;李辉;周玲;程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该三甲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三甲医院2012年门诊处方6 152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6 152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 188张,占19.31%,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154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2.96%;3种给药方法中,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38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32.15%;口服抗菌药物处方754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63.47%.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11大类,主要有6种不合理使用情况.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占34.82%.结论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程幼苗;丁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安徽医药>2005-2010年引用文献的分析,以了解该刊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5-2010年<安徽医药>的参考文献量、引文中中英文对比、引文来源、自引比重及他引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该刊引用文献质量呈上升趋势,引用范围逐渐扩大,外文参考文献比逐年上升,中文文献中期刊比例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安徽医药>影响力的增大,期刊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期刊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作者:许鹏;官洪义;张瑞兴;叶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内淋巴积水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内耳相关解剖结构在影像学表现上受分辨率所限,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等虽不能特异性的明确病因,但根据异常信号影的表现,配合其他检查结果,可鉴别某些特定的病因.该文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突发性耳聋可能的发病机制和MR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作者:李慧;余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随访观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表现,讨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268例在该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腰椎固定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术后退变与MRI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 随访1~5年,其中有症状性退变15例,均为固定近端相邻的椎间盘,而且此节段椎间盘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固定治疗后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年龄有关,术前已有退变的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术前的退变程度及固定节段多少有关,退变加快,但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与出现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系.
作者:高胜山;杨庆国;张银顺;汪大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中药中存在的重金属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各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重金属超标已成为影响中药出口,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瓶颈,因此准确检测和限定重金属的含量已是当务之急.该文对国内外中药中重金属的行业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对重金属新型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同时还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章璐幸;孙平飞;吴惠芳;钱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种规格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取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无菌检查方法项下方法进行试验.结论 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加入的试验菌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结论 3种规格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均可采用薄膜过滤法,0.25 g规格冲洗量为每膜500 mL,0.5 g和1 g规格冲洗量为每膜800 mL,后在100 mL培养基均加入2 mL青霉素酶进行无菌检查.
作者:闵红;裴小龙;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1月留置胃管患者76例作为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2009年6月-2010年2月留置胃管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论 两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意外拔管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王腊荣;严丽;江锡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葵花盘片治疗经典三叉神经痛(TT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1月在该院及其他正规医院门诊就诊的TTN患者71例,随机分为葵花盘片组(31例)和卡马西平片组(40例)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AS)法评估其疼痛程度,明确该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疼痛程度的改变,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论 葵花盘片组在疗程后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显效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64.52%;卡马西平片组在疗程后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75.00%.葵花盘片组和卡马西平片组治疗TTN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马西平片组治疗TTN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葵花盘片组(P<0.05),但葵花盘片组治疗TTN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片组(P<0.05).结论葵花盘片治疗TTN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文彬;韩咏竹;季俊虬;胡纪源;王训;李凯;王共强;薛本春;韩永升;喻绪恩;张雷;程冕;杨任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28:72: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论 黄芩苷在进样量100~1 2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2.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郜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其不但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瑞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 实验组5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1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其余50例均成功,术后并发症6例.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01.24±12.17)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51)d,平均恢复时间(14.33±3.17)d;对照组相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36.46±17.65)min、(9.34±0.39)d、(19.57±4.26)d.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苏珅;马鸿祥;周鸣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白花舌蛇草注射液中亚硫酸盐与硫酸盐总量测定方法.方法 加入三乙醇胺-水(1:2)混合溶液2 mL,以20 mmol·L-1 KOH溶液为淋洗液,经Ion PacAS23 Analytical离子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论 亚硫酸根离子在0.25~1.5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硫酸根离子在0.125~6.25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专属、灵敏,适于注射液中亚硫酸盐与硫酸盐总量的测定.
作者:刘军玲;张亚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凤丹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确定凤丹饮片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范围,从而作为评价和控制其质量的标准.结论 测试样品10批,选择丹皮酚峰作为参照峰,确立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在0.012~0.041内.结论 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范围,可用于凤丹饮片的定性鉴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刘露露;王成永;柏光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可特异的向某种组织类型细胞进行分化,其中包括向心肌细胞分化.目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虽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且其分化效率较一般成体细胞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取材方便,且没有伦理争议,是具希望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于体外诱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的实验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诱导和模拟体内微环境诱导两大类.该文就MSCs向心肌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法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小红;朱智明;高连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顺铂(DDP)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奥沙利铂(L-OHP)联合替吉奥(S-1)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53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A组(DDP+5-FU,PF组)25例,具体为:DDP 20 mg·m-2静滴,第1~5天,5-FU 500 mg·m-2静滴维持24 h第1~5天,每4周重复.B组(L-OHP+S-1)28例,具体为:L-OHP 130 mg·m-2 静滴2 h,第1天,S-1 40 mg·m-2早晚2次餐后服用,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结论 53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44例可评价远期疗效.A组中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4%和56%,B组中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6%和89.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ST)分别为4.5个月和10.7个月,B组中位TTP和中位MST分别为8.0个月和13.0个月.两组中位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中位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两组毒副反应主要有血液学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等,以1~2级为主,可耐受,B组轻度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S-1+L-OH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同PF方案相比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给药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焦洋;宁洁;胡丽霞;顾康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MyD88)的表达的影响及抑制滑膜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完全弗氏佐剂造造模组(2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分别干预4周后,取膝关节滑膜,HE染色观察大鼠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MyD88在滑膜中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大鼠滑膜中MyD88的表达,EI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结论 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且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而经甲氨蝶呤治疗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降低(P<0.001).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中MyD88表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甲氨蝶呤治疗后MyD88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MyD88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甲氨蝶呤可以抑制MyD88的表达从而降低关节滑膜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改善滑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浸润等病理进程.
作者:牟慧;蔡辉;姚茹冰;赵智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