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玲;张亚中
目的 通过分析该三甲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三甲医院2012年门诊处方6 152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6 152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 188张,占19.31%,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154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2.96%;3种给药方法中,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38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32.15%;口服抗菌药物处方754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63.47%.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11大类,主要有6种不合理使用情况.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占34.82%.结论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程幼苗;丁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社区预防对策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的72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高血压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不同性别、年龄、BMI、生活习惯及家族史者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将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论 720例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共58例,发生率为8.06%,其中年龄较高、BMI较高、吸烟、喝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患者,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居民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较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给予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居民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作者:熊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研究进展围绝经期指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逐渐过渡到失去生育能力的阶段,一般起始于40岁,整个围绝经期长达20年之久,几乎占人均寿命的1/3.在此期间卵巢机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含量明显下降,下丘脑-垂体-性腺组成的调节轴改变,导致代谢、精神、内分泌和神经各系统失衡.
作者:倘余乐;段贤春;李琴;汪永忠;吴健;邾枝花;夏伦祝;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院细菌感染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2012年1-10月份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细菌培养菌株分析.对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符合细菌感染患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治疗后的观察.结论 共分离出病原菌8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4株(14.2%),革兰阴性菌 553株(68.7%).其他病原菌138株(17.1%).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二代耐药率高,含酶抑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平均敏感率达82.3%,亚安培南西司他丁依次对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按照或参考药敏结果用药患者病情好转的有653例,占81.1%.结论 对可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杆菌感染应选择敏感性较高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该院大部分医师都能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或更换抗菌药物,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武德廉;范秀英;刘洪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白花舌蛇草注射液中亚硫酸盐与硫酸盐总量测定方法.方法 加入三乙醇胺-水(1:2)混合溶液2 mL,以20 mmol·L-1 KOH溶液为淋洗液,经Ion PacAS23 Analytical离子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论 亚硫酸根离子在0.25~1.5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硫酸根离子在0.125~6.25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专属、灵敏,适于注射液中亚硫酸盐与硫酸盐总量的测定.
作者:刘军玲;张亚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各期梅毒的39例患者,同期就诊的30例乙型肝炎患者与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结论 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的假阳性率为2.02%,另外两种检验方法的假阳性率均为0%.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的总阳性率为87.18%,假阴性率为12.82%;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总阳性率为97.43%,假阴性率为2.56%;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总阳性率为100.00%,假阴性率为0%.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以及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敏感度(P<0.05).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的敏感度(P<0.05).结论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宜的梅毒检测方法,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谢昭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 实验组5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1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其余50例均成功,术后并发症6例.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01.24±12.17)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51)d,平均恢复时间(14.33±3.17)d;对照组相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36.46±17.65)min、(9.34±0.39)d、(19.57±4.26)d.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苏珅;马鸿祥;周鸣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黄岑等10种中药水煎液对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了解中药制剂对2类细菌的抑菌效果是否一致,旨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 采用MicroScan-4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irby-Bauer法检测全部29株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6年标准判断结果;将10种中草药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论 10种中药对2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岑抑菌作用强,其次是赤芍、黄连、仙鹤草.结论 10种中药对非产ESBLs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许韦;邵志伟;李小东;张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逍遥颗粒中栀子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论 栀子苷进样量在0.342~1.712 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9%,RSD=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逍遥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实施克拉霉素和曲安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并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耳鼻喉科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性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其中A组治疗方案为:口服克拉霉素,每次250 mg,一天2次,待第2周后,改为一天1次;同时再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进行喷鼻给药,每个鼻孔各喷2揿(每揿为55 g),一天1次,待第2周后,改为每个鼻孔各喷1揿,一天1次.B组治疗方案为:口服克拉霉素,每次250 mg,一天2次,待第2周后,改为一天1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及临床疗效.结论 A组在治疗第4周末,其VAS和鼻窦CT评分分别为(2.13±1.43)、(3.11±0.47),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第4周末,其VAS和鼻窦CT评分为(2.46±1.57)、(3.35±0.46),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末,A组的治愈率为48.3%,B组的治愈率为35.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克拉霉素联合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 3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都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24例为单发病灶,13例为多发病灶,病灶大小不等,约为1~4 cm之间.其中3例病灶直径大于4 cm.术中见病灶多位于皮下脂肪深层与腹直肌前鞘之间,1例因病灶穿透腹膜并伴有盆腔内异症和右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而同时进行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全部切净病灶,切口Ⅰ期愈合,随诊1~3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相对容易,手术切除病灶是佳治疗手段.剖宫产术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孙阳春;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不同溶出介质进行头孢地尼胶囊溶出度实验,考察不同溶出条件对头孢地尼胶囊溶出度的影响,同时为难溶性药物制剂质量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以盐酸溶液(稀盐酸24→1000)、水、PBS4.0缓冲溶液、PBS7.0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绘制参比制剂和自制制剂的溶出曲线,以相似因子f2作为指标,对比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特性.结论 在这4种介质中,参比制剂与自制制剂相似高于60.结论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不同介质中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作者:刘小燕;金涌;臧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0月-2012年9月住院治疗肾病综合患儿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有患儿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儿童有无高度水肿、少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及其对激素治疗的效果.结论 婴幼儿组发病急,水肿明显,高血压少见,尿蛋白严重,血尿少见,对激素治疗比较敏感;学龄组发病相对缓慢,水肿不明显,高血压、血尿较常见,可有蛋白尿,对激素相对不敏感;学龄前期组间于上述两组之间.结论不同年龄儿童肾病在临床表现方面和激素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王雅楠;慕艳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可特异的向某种组织类型细胞进行分化,其中包括向心肌细胞分化.目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虽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且其分化效率较一般成体细胞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取材方便,且没有伦理争议,是具希望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于体外诱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的实验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诱导和模拟体内微环境诱导两大类.该文就MSCs向心肌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法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小红;朱智明;高连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其不但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瑞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找到B超胆囊排空功能测定的改良方法.方法 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分别服用A、B、C三种不同脂餐.A组为两个煎鸡蛋;B组按Jacobs MP脂餐配制;C组:不含乳糖奶粉(美赞臣)54 g,含脂肪为15 g.超声测定各组的各时点胆囊体积、脂餐后胆囊的排空功能.结论 A组较B、C组餐后各时点胆囊体积显著增大(P<0.05),各时点胆囊排空率明显减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B超胆囊排空功能测定方法不含乳糖,且效果较好,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锐东;方锡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2个常见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4例(6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30眼),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 观察组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在2个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综合优势明显.
作者:苏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梅毒患者和55例非梅毒患者.结论 3种检测方法TPHA、TPPA、ELISA的临床敏感性分别为:91.2%、97.8%、98.7%,特异性分别为:96.3%、98.5%、98.2%.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与TPP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HA临床敏感性稍差,与TPP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尚好,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ELISA均为临床较好的梅毒诊断检测方法.
作者:夏玉玲;李辉;周玲;程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中药中存在的重金属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各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重金属超标已成为影响中药出口,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瓶颈,因此准确检测和限定重金属的含量已是当务之急.该文对国内外中药中重金属的行业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对重金属新型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同时还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章璐幸;孙平飞;吴惠芳;钱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葵花盘片治疗经典三叉神经痛(TT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1月在该院及其他正规医院门诊就诊的TTN患者71例,随机分为葵花盘片组(31例)和卡马西平片组(40例)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AS)法评估其疼痛程度,明确该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疼痛程度的改变,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论 葵花盘片组在疗程后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显效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64.52%;卡马西平片组在疗程后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75.00%.葵花盘片组和卡马西平片组治疗TTN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马西平片组治疗TTN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葵花盘片组(P<0.05),但葵花盘片组治疗TTN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片组(P<0.05).结论葵花盘片治疗TTN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文彬;韩咏竹;季俊虬;胡纪源;王训;李凯;王共强;薛本春;韩永升;喻绪恩;张雷;程冕;杨任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