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伟;池一凡;侯文明;孙忠东;孙龙;牛兆倬;孙勇;林明山
目的 探讨孕前不同的体质指数(BMI)和孕期体重的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1年758例有完整的产检和妊娠结局记录的正常单胎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按孕前BMI的不同,将758例孕妇分为不同的组,A组(孕前消瘦组)共157例,B组(孕前正常体重组)共541例,C组(孕前超重肥胖组)共60例,A、B、C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分别为2.5%(4/157)、6.7%(36/541)、15%(9/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0.6%(1/157),3.0%(16/541),8.3%(5/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3%(2/157)、7.4%(40/541)、20%(12/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剖宫产率分别为31.8%(50/157)、31.2%(169/541)、51.7%(31/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而早产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2)按孕期体重增加的不同,将758例孕妇分为不同的组,D组(孕期增加过少)共61例,E组(孕期体重增加正常)共209例,F组(孕期体重增加过多)488例,D、E、F组GDM的发生率分别为14.8%(9/61)、5.7%(12/209)、5.7%(28/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1)、2.9%(6/209)、9.4%(46/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高;剖宫产率分别为18.0%(11/61)、24.4%(51/209)、38.5%(188/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高,而子痫前期和早产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过少均会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作者:孟国花;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早期识别、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住我院治疗的44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部分伴有易惊、四肢抖动、嗜睡、呕吐、惊厥;治愈43例,死亡1例.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3岁以下小儿,四肢抖动及易惊是重症的早期表现,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艳;张尔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鬼针草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生产工艺路线,并进行中试生产初步试验,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 先以70%乙醇提取,再通过HPD100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后用乙醇进行纯化;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和金丝桃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鬼针草的提取工艺.结果 确定鬼针草总黄酮制备工艺路线,制得鬼针草总黄酮(总黄酮含量>50%),平均产率为1%.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许慧;陈飞虎;邵旭;汤文建;刘建军;张晨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两种氧疗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方法 将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实施氧疗时分别行高流量间断供氧和低流量持续供氧,采用定时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但两组患者在肺复张程度、肺复张时间和住院天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氧疗时观察组采用高流量间断供氧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鲍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盐酸益母草碱对缺糖/缺氧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株(PC12)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缺糖建立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5 μmol·L-1盐酸益母草碱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结论 盐酸益母草碱对PC12 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楠;王训翠;李晓祥;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增生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的、易复发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无特效疗法.近几年经盐酸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学法(aminolaevulinic acid-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尖锐湿疣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ALA-PDT的作用机制、治疗CA的方法及其与CO2激光治疗、冷冻治疗CA的疗效比较.
作者:汪洁;杨森;周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细胞色素P450 (CYP450s) 为肠道主要I相代谢酶,目前发现有CYP1A1、CYP2C9、CYP2C19、CYP2J2、CYP2D6、CYP3A4、CYP3A5 7种同工酶.肠道CYP在药物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基因多态性及个体差异均影响药物代谢,导致临床疗效差别.该文就肠道CYP各亚型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姚婷婷;章礼久;方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42~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低流量组(A组)和常流量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氧流量1.0 L·min-1,B组氧流量3.0 L·min-1,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T1)及单肺通气15 min (T2)、30 min (T3) 、45 min (T4) 、60 min (T5)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P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作者:徐银秀;李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AMP-PKA-CREB 信号通路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醛不同时间间隔干预肝星状细胞(HSC),建立体外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HSC增殖,确定造模浓度及时间;RT-PCR法检测HSC活化指标α-SMA mRNA表达情况;125I-cA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正常组与模型组HSC内cAMP含量;RT-PCR法测定PKA,CREB mRNA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浓度为200 μmol·L-1乙醛刺激HSC 48 h可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模型组α-SMA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模型组cAM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 PKA,CREB mRNA表达也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结论 乙醛可刺激HSC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SC 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万枝;吕雄文;余世春;管文婕;翟丹丹;王和;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点,进一步规范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近10年安徽省立医院住院UC患者资料,分别采用Turelove和Witts标准进行临床严重度分级;改良Mayo活动指数进行活动度量化评分;按2005蒙特利尔世界消化会议标准进行UC病变范围分类.结果 共有199例UC住院患者,病程类型以初发型79例(39.7%)和慢性复发型95(47.8%)为主;活动期为194例占97.5%;轻、中、重度病例数分别为72例(36.2%)、87例(43.7%)和40例(20.1%);病变分布直肠、左半结肠分别为38.2%和39.2%;治疗以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联合应用类固醇激素,临床缓解率96.9%.结论 该院UC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为主,病期以活动期为主,病变主要累及直乙结肠,主要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类或联合类固醇激素为主,多可获得临床缓解.
作者:王海浪;王巧民;宋继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小儿止泻贴的定量方法,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含量,以乙腈-0.01 mol·L-1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8)(22:78)为流动相,在256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士的宁在0.042 2~0.42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n=6)为98.72%,RSD=2.43%.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宋莉;张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荡气颗粒中大黄结合蒽醌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 先采用三氯甲烷超声振荡提取除去游离蒽醌,残渣用盐酸水解得到结合蒽醌水解物;利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能与醋酸镁反应显色的原理,以显色剂为空白,测定样品溶液在517 nm波长处得吸收度.结果 对照品大黄素含量在2.1~16.8 mg·L-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2%(n=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荡气颗粒中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丽君;刘永;田军;杨士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安徽医药>2001~2011年基金论文变化情况的分析,找出期刊11年间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对2001~2011年<安徽医药>基金论文比(率)、基金资助数量、基金论文在各栏目的 分布、基金论文资助机构、基金论文作者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刊基金论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两年获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明显提高.结论 随着<安徽医药>影响力的增大,期刊吸收前沿学科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增强,期刊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贾杰;官洪义;张瑞兴;叶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病人早期使用呼吸机对吸入性损伤病人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吸入性损伤病人60例,按照入院后使用呼吸机进行干预治疗起始时间的差异分为两组,A组为2005~2007年入院患者,共25例,B组为2008~2010年入院的患者,共有35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的起始时间较B组患者晚(P<0.05),A组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时间为伤后(25.92±6.47)h,B组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时间为伤后(15.77±5.24)h.根据两组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的起始时间上的差异,对低氧血症纠正效果、VAP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 h PaO2、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治疗效果满意,VAP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缩短吸入性损伤治疗时间.
作者:虞耀华;徐庆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7例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厄洛替尼150 mg·d-1,直到病情进展.结果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ORR为57.1%,DCR为85.7%,中位OS为12月,1年生存率为42.9%,2年生存率为28.6%.结论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可耐受.
作者:江再茂;丁江华;左新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JRA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JRA多见于男性患儿,年龄大多在学龄儿童.52例JRA中,全身型占65.5%,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占34.5%;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关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JRA诊断及评价疗效的重要辅助检查;治疗上加用激素治疗者较单纯NSAIDS治疗者临床症状缓解快,甲氨蝶呤(MTX)作用肯定且安全.结论 JRA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全身型多器官受损明显.治疗上首选NSAIDS,其次可加用激素.JRA的总体预后不乐观.
作者:马家明;李鹿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前后炎性指标、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CAA)的变化.方法 针对临床确诊的川崎病患儿给予大剂量IVIG,2 g·kg-1,分2 d给予,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与潘生丁口服,分别观测治疗前炎性指标[体温(T)、白细胞总数(WBC)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总数(PLT)、中性粒细胞比例(N%)]及治疗后7~10 d炎性指标及冠状动脉的变化.结果 IVIG治疗前后WBC总数、CRP、ESR、PLT、N%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42例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患儿23例,其中CAD者19例(IKD组11例),CAA者4例(IKD组2例),治疗后6~10 d复查超声心动图,CAD组LCA较治疗前明显回缩(P<0.05),RCA内径无变化(P>0.05);CAA组LCA和RCA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1)IVIG可以明显控制全身炎性反应,表现为体温、WBC总数、N%、CRP明显降低;(2)在KD所引起的CAD中,LCA比RCA更易受累及,治疗后短期内LCA明显回缩.
作者:何绵宝;潘家华;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以来应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40个椎体,按Genant分级一级19个椎体、二级9个椎体、三级12个椎体.有外伤史18例、无外伤史12例.对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脊柱的后突角度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8.4±2.1)分降低到术后(3.2±0.8)分;Cobb's角由27°±8.2°减小到8°±4.3°;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仅2例椎体周缘有少许骨水泥渗出.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消失或有明显减轻,VAS评分(1.8±0.9)分,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Sky椎体成形器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良好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具推广价值.
作者:尤涛;王福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鼠肺IL17和IL-8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在体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每组10只.在体大鼠IR损伤模型制备完成后,阻断左肺门,终止血供及通气,造成左肺缺血,达预定时间后松开阻断带恢复血供及通气形成再灌注损伤.Sham组开胸游离左肺门穿阻断带而不结扎持续180 min;IR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IPostC组缺血60 min后给予重复三次的5 min灌注和5 min缺血的后处理,继以恢复血供行再灌注90 min.三组实验结束后均留取左肺组织、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分别用于测定IL-17、IL-8的含量,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结果 Sham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上清液中IL-17含量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 (P<0.05);IPost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上清液中IL-17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Sham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上清液中IL-8含量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P<0.05);IPost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上清液中IL-8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Sham组肺组织中IL-17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 (P<0.05);IPostC组肺组织中IL-17明显低于IR组(P<0.05).Sham组肺组织中IL-8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 (P<0.05);IPostC组肺组织中IL-8明显低于IR组(P<0.05).Sham组肺组织W/D明显低于IR组(P<0.05)和IPostC组;IPostC组肺组织W/D明显低于IR组 (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7、IL-8活性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损害有关.
作者:马明生;伍火志;陈鑫;刘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1例扁桃体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中等大小、相对单一,星空图像可见,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CD20+,CD10+,PAX5+,Bcl-6+,MuM1-,Bcl-2-,C-Myc消化过度,Ki-67+(约100%).结论 对Burkitt淋巴瘤的诊断需结合镜下图像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进行基因重排.
作者:王红群;王庆梅;蒋毅;汤旸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