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荣;张维博;李绪奇;何红波;姚日生
细胞色素P450 (CYP450s) 为肠道主要I相代谢酶,目前发现有CYP1A1、CYP2C9、CYP2C19、CYP2J2、CYP2D6、CYP3A4、CYP3A5 7种同工酶.肠道CYP在药物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基因多态性及个体差异均影响药物代谢,导致临床疗效差别.该文就肠道CYP各亚型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姚婷婷;章礼久;方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十一味活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冰片和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主药樟脑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制定了十一味活血酊中冰片和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樟脑的含量.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十一味活血酊的质量.
作者:谢若男;杨满琴;徐玥玮;胡蝶;李文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AMP-PKA-CREB 信号通路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醛不同时间间隔干预肝星状细胞(HSC),建立体外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HSC增殖,确定造模浓度及时间;RT-PCR法检测HSC活化指标α-SMA mRNA表达情况;125I-cA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正常组与模型组HSC内cAMP含量;RT-PCR法测定PKA,CREB mRNA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浓度为200 μmol·L-1乙醛刺激HSC 48 h可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模型组α-SMA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模型组cAM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 PKA,CREB mRNA表达也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结论 乙醛可刺激HSC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SC 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万枝;吕雄文;余世春;管文婕;翟丹丹;王和;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亮菌水提液中亮菌甲素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20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1乙酸(50:50),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6 nm.结果 水提液中亮菌甲素在0.016~3.184 mg·L-1范围内线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9% (RSD为0.36%).结论 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简便.
作者:任惠霞;张平;程钢;夏泉;黄赵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两种氧疗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护理.方法 将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实施氧疗时分别行高流量间断供氧和低流量持续供氧,采用定时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但两组患者在肺复张程度、肺复张时间和住院天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氧疗时观察组采用高流量间断供氧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鲍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HP根除率及疗效.方法 经胃镜和快速尿素酶方法确诊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共247例.予雷贝拉唑20 mg,2次/日+胶体果胶铋0.2,2次/日+克拉霉素0.5,2次/日+甲硝唑0.4,2次/日,口服一周,继而连服雷贝拉唑20 mg,一次/日共5周.疗程结束四周后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复查.结果 随访成功196例,HP总根除率81.6%,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根除率86%,胃溃疡根除率67.4%,溃疡病总有效率88.3%,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89.3%,胃溃疡有效率8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含雷贝拉唑的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HP根除及疗效优于HP阳性的胃溃疡.
作者:陈亚松;汪文渊;蔡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后,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住院患者的病历418份,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数据采用WHO推荐的限定的日剂量(DDD值)给予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头孢菌素为主,二代、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较高,少数抗菌药物利用指数(DUI)大于1,显示不合理应用.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郗颖;周泥泥;许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 MTT法检测姜黄素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核染色法观察姜黄素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80 μmol·L-1和160 μmol·L-1剂量在24、48和72 h均可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对MTT的摄取能力(P<0.05或P<0.01),并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耐性;姜黄素20 μmol·L-1和40 μmol·L-1剂量在短时间内对胃癌BGC-823细胞摄取MTT的能力无显著作用,但随作用时间的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荧光核染色法结果表明姜黄素40、80和160 μmol·L-1剂量均可显著提高胃癌BGC-823细胞的凋亡率(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介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周海燕;江红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1例扁桃体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中等大小、相对单一,星空图像可见,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CD20+,CD10+,PAX5+,Bcl-6+,MuM1-,Bcl-2-,C-Myc消化过度,Ki-67+(约100%).结论 对Burkitt淋巴瘤的诊断需结合镜下图像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进行基因重排.
作者:王红群;王庆梅;蒋毅;汤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LEEP)在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7例围绝经期女性CINⅢ级,分别行CKC 47例及行LEEP 40例.其中67例患者术后追加手术(不保留子宫).依据两种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及追加手术术后残留宫颈病理,比较CKC、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CINⅢ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CKC治疗组中,切缘及追加手术后残留宫颈病理阳性发生率低,与LEEP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CINⅢ级,CKC组病灶的残留率较LEEP组少.若在围绝经期女性中要求保留子宫的,CKC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咏梅;沈红雁;赵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内镜十二指肠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9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EST+LC)和对照组(OC+OCHTD)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差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峻逵;刘芳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观察组(营养支持+化疗组),化疗前后第1天和第8天分别测量血清IgA、IgG、IgM、ALB,计算氮平衡变化,化疗期间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结束后IgA、IgG、IgM、ALB均降低(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不降低;氮平衡变化亦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的乏力感及情绪低落等观察组症状较轻(P<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能减轻化疗所引起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并显示出在化疗期间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爱华;汪剑;徐皖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 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1∶49,每1 000 ml流动相含十二烷基磺酸钠1.7 g)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30℃,以外标法检测.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盐酸小檗碱在0.038~0.3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4 281 910 C+3 319 (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1.16%(n=6).结论 该方法样品分离度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蒋叔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Th1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IP-10(IFN-γ-inducible protein,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TARC(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实验性矽肺大鼠染尘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7只.模型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 ml生理盐水二氧化硅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1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两组大鼠各3只,结扎右肺,对左肺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其肺泡灌洗液并用ELISA法检测IP-10和TARC含量;免疫组化S-P法分析右肺组织中IP-10和TARC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大鼠矽肺模型;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P-10在第1、7、14、21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RC在第1、7、14、21、28、35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染尘后第1、7、14、21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IP-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尘后第1、7、14、21、28、35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TAR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募集Th1及Th2细胞到肺组织中参与大鼠矽肺病变的免疫调节过程.
作者:夏丹;唐婷婷;王璐;沙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5~2010年间该院12例妊振中晚期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中期妊娠患者行EST手术,待预产期剖宫产,母婴平安.10例晚期妊娠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术+剖宫产终止妊娠术,1例母婴死亡,9例母婴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妊娠中晚期伴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类凶险度极高疾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终止妊娠,对母婴健康颇有裨益.
作者:雷星;刘涛;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该文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循证医学出发对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的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临床实习、见习教学,达到既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道德,又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
作者:潘天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并优化测定美司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 (665:335,V/V),用稀释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3±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采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美司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美司钠在浓度为1.07~10.58 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美司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和含量测定.
作者:李辉;陈鸣;伍伟聪;靳贵英;董凤祥;张东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在脑内形成的一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TrkB、P75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同时修复受损的神经元.BDNF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钙离子浓度,减小Bax/Bcl-2比值,对抗NO毒性等途径实现的.该文介绍了BDNF的基本作用及其与脑缺血的相关作用研究,综述了BDNF的应用方法研究.
作者:付美红;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执行单位,构建完善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是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完善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笔者结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工作经验,对该院药物临床试验的参加专业和人员选择、试验硬件设施的建设、各项运行制度的制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试验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进行介绍,希望能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胡伟;刘丽萍;张茜;范宽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小剂量地佐辛复合曲马多与单独用地佐辛、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复合组及曲马多组,观察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与曲马多组相比,地佐辛组和复合组在2、6、12、24、48 h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VAS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和复合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单纯应用曲马多组,复合组治疗费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地佐辛复合曲马多在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面与单用地佐辛相当,费用节省.
作者:牛居辉;陈戌春;马聚峰;韩苗华;童斌;吴玥;何睿;傅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