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红;李海涛
目的 回顾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点,进一步规范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近10年安徽省立医院住院UC患者资料,分别采用Turelove和Witts标准进行临床严重度分级;改良Mayo活动指数进行活动度量化评分;按2005蒙特利尔世界消化会议标准进行UC病变范围分类.结果 共有199例UC住院患者,病程类型以初发型79例(39.7%)和慢性复发型95(47.8%)为主;活动期为194例占97.5%;轻、中、重度病例数分别为72例(36.2%)、87例(43.7%)和40例(20.1%);病变分布直肠、左半结肠分别为38.2%和39.2%;治疗以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联合应用类固醇激素,临床缓解率96.9%.结论 该院UC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为主,病期以活动期为主,病变主要累及直乙结肠,主要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类或联合类固醇激素为主,多可获得临床缓解.
作者:王海浪;王巧民;宋继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G1181C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相关性.方法 134名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病史分为正常对照组65名和ACS组69名.ELISA法测定入院时血清OPG水平.介质纯化法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包含OPG G1181C位点的DNA片段,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检测PCR产物,识别多态性位点.结果 在对照组和ACS组之间,OPG基因G1181C的各基因型频率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S组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对照组和ACS组之间,G1181C各基因型血清OP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PG基因SNPs G1181C各基因型及其血清浓度与ACS无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ACS的致病因子.
作者:洪慰麟;郭新贵;焦青萍;谈中茹;陈阳;邱朝晖;朱汉民;程群;甘洁民;缪应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增生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的、易复发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无特效疗法.近几年经盐酸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学法(aminolaevulinic acid-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尖锐湿疣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ALA-PDT的作用机制、治疗CA的方法及其与CO2激光治疗、冷冻治疗CA的疗效比较.
作者:汪洁;杨森;周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7例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厄洛替尼150 mg·d-1,直到病情进展.结果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ORR为57.1%,DCR为85.7%,中位OS为12月,1年生存率为42.9%,2年生存率为28.6%.结论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可耐受.
作者:江再茂;丁江华;左新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的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术后治疗、护理均按常规进行.对照组术前发放术前通知,实验组从术前开始,根据术前访视护理路径给与护理,比较两组术日紧张度、血压、心率及术后满意度和术后适应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紧张度下降,术后满意度提高,术后适应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准的术前访视护理路径能有效地减轻手术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质量满意度,提高术后适应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惠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菌素(STZ)制备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探讨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和STZ剂量对模型成模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建立DN大鼠模型的佳方案.方法 雄性SD大鼠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诱发胰岛素抵抗,再给予不同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DN模型.结果 高脂饲料4周+STZ 40 mg·kg-1和高脂6周+STZ 35 mg·kg-1制备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其血糖值、相对肾重、胶原蛋白和TGF-β1的表达和正常组比较都差异有显著性,但高脂饲料4周+STZ 40 mg·kg-1的造模死亡率较高.结论 高脂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低剂量STZ 35 mg·kg-1制备的DN大鼠模型,成模率高,模型稳定.
作者:杨峰;唐丽琴;王凤玲;朱玲娜;蔡明;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LEEP)在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7例围绝经期女性CINⅢ级,分别行CKC 47例及行LEEP 40例.其中67例患者术后追加手术(不保留子宫).依据两种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及追加手术术后残留宫颈病理,比较CKC、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CINⅢ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CKC治疗组中,切缘及追加手术后残留宫颈病理阳性发生率低,与LEEP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CINⅢ级,CKC组病灶的残留率较LEEP组少.若在围绝经期女性中要求保留子宫的,CKC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咏梅;沈红雁;赵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HP根除率及疗效.方法 经胃镜和快速尿素酶方法确诊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共247例.予雷贝拉唑20 mg,2次/日+胶体果胶铋0.2,2次/日+克拉霉素0.5,2次/日+甲硝唑0.4,2次/日,口服一周,继而连服雷贝拉唑20 mg,一次/日共5周.疗程结束四周后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复查.结果 随访成功196例,HP总根除率81.6%,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根除率86%,胃溃疡根除率67.4%,溃疡病总有效率88.3%,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89.3%,胃溃疡有效率8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含雷贝拉唑的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HP根除及疗效优于HP阳性的胃溃疡.
作者:陈亚松;汪文渊;蔡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在脑内形成的一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TrkB、P75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同时修复受损的神经元.BDNF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钙离子浓度,减小Bax/Bcl-2比值,对抗NO毒性等途径实现的.该文介绍了BDNF的基本作用及其与脑缺血的相关作用研究,综述了BDNF的应用方法研究.
作者:付美红;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来研究肝转移瘤(HMs)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对25例HMs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与周围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并计算肝动脉灌流量(HAP)和门静脉灌流量(PVP),同时分析富血供和乏血供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曲线和灌注参数特征.结果 富血供HMs的TDC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呈明显高灌注,HBF、PS、HAF和HAP大于周围肝实质,HBV、MTT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均有统计学意义.乏血供HMs的TDC曲线呈缓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表现为低灌注,HBF、HBV、MTT、HAP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PS、HAF大于周围肝实质,其中HBF、HBV、MTT、HAF及PVP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在疾病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倪明;吕维富;邓克学;周春泽;丁作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意义.方法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8例,分为目标组(平均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1,n=38例)和常规组(平均血糖控制在6.1~8.3 mmol·L-1,n=40例).观察第1、2、3、7、14天外周血中IL-6、IL-8、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第1天血液中IL-6、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第3天血液中各检测指标降至低(P<0.05).目标组血液中IL-6、IL-8、TNF-α含量与常规组同时相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目标组死亡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6、IL-8、TNF-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液中IL-6、IL-8、TNF-α的水平,减轻颅脑损伤,改善预后.
作者:曹利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欧洲心脏病协会ARVC诊断标准的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MRI及电生理检查等,评价ARVC的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均有心悸,其中13例有晕厥,有右室扩大及明确右室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者7例.5例静息心电图出现Epsilon波,10例表现为平均QRS时程延长(≥110 ms),13例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15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右室受累.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者2例,1例患者植入ICD.结论 ARVC临床表现隐匿,典型者常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首发症状,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Epsilon波、右胸导联QRS波时限≥110 ms及T波倒置是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较为可行.
作者:王彩虹;杨向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执行单位,构建完善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是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完善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笔者结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工作经验,对该院药物临床试验的参加专业和人员选择、试验硬件设施的建设、各项运行制度的制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试验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进行介绍,希望能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胡伟;刘丽萍;张茜;范宽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孕前不同的体质指数(BMI)和孕期体重的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1年758例有完整的产检和妊娠结局记录的正常单胎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按孕前BMI的不同,将758例孕妇分为不同的组,A组(孕前消瘦组)共157例,B组(孕前正常体重组)共541例,C组(孕前超重肥胖组)共60例,A、B、C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分别为2.5%(4/157)、6.7%(36/541)、15%(9/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0.6%(1/157),3.0%(16/541),8.3%(5/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3%(2/157)、7.4%(40/541)、20%(12/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剖宫产率分别为31.8%(50/157)、31.2%(169/541)、51.7%(31/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而早产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2)按孕期体重增加的不同,将758例孕妇分为不同的组,D组(孕期增加过少)共61例,E组(孕期体重增加正常)共209例,F组(孕期体重增加过多)488例,D、E、F组GDM的发生率分别为14.8%(9/61)、5.7%(12/209)、5.7%(28/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1)、2.9%(6/209)、9.4%(46/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高;剖宫产率分别为18.0%(11/61)、24.4%(51/209)、38.5%(188/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高,而子痫前期和早产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过少均会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作者:孟国花;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十一味活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冰片和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主药樟脑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制定了十一味活血酊中冰片和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樟脑的含量.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十一味活血酊的质量.
作者:谢若男;杨满琴;徐玥玮;胡蝶;李文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JRA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JRA多见于男性患儿,年龄大多在学龄儿童.52例JRA中,全身型占65.5%,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占34.5%;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关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JRA诊断及评价疗效的重要辅助检查;治疗上加用激素治疗者较单纯NSAIDS治疗者临床症状缓解快,甲氨蝶呤(MTX)作用肯定且安全.结论 JRA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全身型多器官受损明显.治疗上首选NSAIDS,其次可加用激素.JRA的总体预后不乐观.
作者:马家明;李鹿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小儿止泻贴的定量方法,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含量,以乙腈-0.01 mol·L-1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8)(22:78)为流动相,在256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士的宁在0.042 2~0.42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n=6)为98.72%,RSD=2.43%.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宋莉;张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2.86%).术后随访6个月至5.5年均无心内膜炎复发,33例心功能Ⅰ~Ⅱ级,1例心功能Ⅲ级.结论 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生伟;池一凡;侯文明;孙忠东;孙龙;牛兆倬;孙勇;林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盐酸益母草碱对缺糖/缺氧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株(PC12)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缺糖建立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5 μmol·L-1盐酸益母草碱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结论 盐酸益母草碱对PC12 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楠;王训翠;李晓祥;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该院2008~2010年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 、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品种呈多样性,包括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其中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的DDDs排名分别为1、2、3,在该院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各类药物DDDs逐年增长.结论 个别口服降糖药存在滥用倾向,但基本使用合理.
作者:胡童童;金昌立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