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灵丹草软胶囊中臭灵丹酸

梅之南;杨建科;李效宽;李芸芳

关键词:灵丹草软胶囊, 臭灵丹酸,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灵丹草软胶囊中臭灵丹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结果 臭灵丹酸线性范围为12.91~129.1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2.0%.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以作为灵丹草软胶囊的定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鬼箭羽Euonymus a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RP-C18柱色谱以及PTLC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1H-NMR、13C-NMR、EI-MS鉴定结构.结果 从鬼箭羽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层中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Ⅰ)、豆甾-4-烯-3-酮(Ⅱ)、6β-羟基-豆甾-4-烯-3-酮(Ⅲ)、β-谷甾醇(Ⅳ)、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Ⅴ)、2,4-二羟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Ⅵ)、4-甲基-7-甲氧基异苯并呋喃酮(Ⅶ)、香草醛(Ⅷ)、正二十八烷醇(Ⅸ).结论 化合物Ⅶ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Ⅴ~Ⅷ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作者:方振峰;李占林;王宇;李文;华会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雌黄的荧光性质研究

    砷化物在医药领域特别是治疗癌症方面有着奇特的功能,雄黄(主要成分As4S4)以及砒霜(主要成分As2O3)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1~3].

    作者:王永梅;李金来;武振羽;王彦田;彭成;邹炳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静脉亚微乳研究进展及其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检索亚微乳给药系统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从亚微乳给药系统的亚微乳形成机制、制备方法、稳定性相关因素、在现代中药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亚微乳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游荣辉;丛龙波;袁海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七皂苷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

    通常认为冠脉疾病的发生与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狭窄有关,近年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炎症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中可能具有更重要作用[1].

    作者:樊继山;李晓辉;李淑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巴戟天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又名鸡眼藤、三角藤和黑藤钻等,为茜草科多年生攀援木质藤本植物,生于山谷、溪边、山地疏林下或栽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海南等地.

    作者:白成科;张媛;马瑜娟;王喆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β-榄香烯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磷脂膜功能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β-榄香烯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磷脂膜功能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32P]Pi同位素参入,提取细胞磷脂进行HPTLC分析细胞磷脂(PC及PE)代谢,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膜蛋白水平,分析细胞脂膜流动性及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随着β-榄香烯浓度的增加,[32P]Pi参入细胞PC、PE量明显降低,膜蛋白水平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其大抑制率分别为:41.1%、43.3%、43%、50%,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β-榄香烯明显降低BIU-87细胞膜脂流动性.结论 β-榄香烯可以明显抑制BIU-87细胞磷脂代谢、Bcl-2表达及脂膜流动性,提示磷脂(PC及PE)及Bcl-2与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周琴;舒晓宏;刘用楫;韩国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力注射液逆转人肝癌细胞获得性多药耐药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肝力注射液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5-Fu获得性多药耐药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肝力注射液对人肝癌BEL-7402/5-Fu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及对5-Fu获得性多药耐药的逆转指数,倒置显微镜及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结果 人肝癌BEL-7402/5-Fu细胞株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交叉抗药性,肝力注射液(以苦参碱计)在0.230、0.115、0.058mg/mL 3个质量浓度对人肝癌BEL-7402耐药细胞株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25±2.38)%、(8.46±1.90)%、(4.23±2.05)%,对5-Fu的逆转指数分别为5.50、3.83、2.25,肝力注射液在0.230 mg/mL质量浓度预处理细胞2 h能提高细胞内阿霉素的量约38.61%.结论 肝力注射液在体外具有逆转人肝癌细胞5-Fu获得性多药耐药的作用.

    作者:顾伟;翟笑枫;张亚妮;凌昌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银杏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银杏内酯因其特殊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成为当今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银杏内酯的合成部位、生物合成途径及途径上已知的酶和基因;利用银杏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银杏内酯的方法;前体饲喂提高银杏内酯产量和通过银杏遗传转化获取高产量银杏内酯的优质药源等相关研究.后提出代谢工程策略是可能解决银杏内酯药源缺乏的理想途径.

    作者:刘万宏;陈敏;廖志华;龚一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妇炎康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妇炎康分散片是由妇炎康片改剂型得到,由赤芍、土茯苓、三棱(醋炙)、川楝子(炒)、莪术(醋炙)、延胡索(醋炙)、芡实(炒)、当归、苦参、香附(醋炙)、黄柏、丹参、山药13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对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膀胱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临润;张国兵;倪晟;蔡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甘松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系败酱科甘松属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作为甘松入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作者:张毅;林佳;徐丽珍;杨世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痰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

    作者:吕英;张慧琪;王昭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圆背角无齿蚌中抗肿瘤活性组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选用L9(34)正交试验,以水提次数、醇沉体积分数、盐溶的氯化钠质量浓度为因素进行比较,对影响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采用硫酸-苯酚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含糖量和含氮量.以综合加权评分法比较实验结果.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在4℃以下用4倍蒸馏水量,提取1次,醇沉时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0%,盐析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8%.结论 优选的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可行.

    作者:柯乾坤;胡水根;刘娟;陈正伟;卞俊;王朝武;蔡定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染料木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体外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染料木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DA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染料木素作用24 h后BGC-823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在mRNA水平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X-2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 染料木素对BGC-82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并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染料木素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1.04±1.03)、(31.85±2.26)、(20.73±2.11)μg/mL.10~80 μg/mL染料木素作用24 h后,BGC-823细胞出现核碎裂,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被阻滞于G2/M期,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细胞内COX-2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下调.结论 染料木素对人BGC-82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有关.

    作者:苏文;刘艳平;李忠魁;张树冰;郑杰;吴丽萍;李宇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对甘草酸的影响

    麻杏石甘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4味药组成,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的功效,为清宣肺热,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

    作者:周斌;高文远;张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咽灵颗粒和片剂与5-氟尿嘧啶合用对人鼻咽癌裸鼠CNE-2治疗增效作用的对比研究

    鼻咽灵由山豆根、麦冬、半枝莲、玄参、石上柏、党参、白花蛇舌草等10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益气养阴作用.用于胸膈风热、痰火郁结、热毒上攻、耗气伤津之证.其症状常见口干、咽痛、咽喉干燥灼热、声嘶头痛、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

    作者:赖晓明;张谨;梁海清;王永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柳叶金叶子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杜鹃花科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mith)植物全世界共有7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我国有5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西藏.

    作者:黄相中;黄霁秋;庾石山;胡友财;屈晶;刘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花青素的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多个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综述了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研究进展,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几个方面,为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花青素类物质提供参考.

    作者:刘学铭;廖森泰;肖更生;陈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后细胞光产物影响及其光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中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的产生和清除情况,观察川芎嗪对UVB辐射后细胞光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30 mJ/cm2 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加入川芎嗪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Ds,以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受试组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UVB辐射后HaCaT细胞中CPDs生成,0.5 h达高峰,辐射后4 h内清除速率较快,4 h后清除速率较慢直至辐射24 h.川芎嗪处理UVB辐射的细胞中CPDs少于单纯照射组(P<0.05).川芎嗪可下调p53(34.9%)和PCNA(30.9%)的mRNA表达,还可下调p53(23.1%)和PCNA(24.9%)的蛋白表达.结论 HaCaT细胞对UVB照射所致光产物CPDs的清除存在快速期及慢速期;川芎嗪可降低光产物CPDs水平.川芎嗪的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修复相关调控分子p53和PCNA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林向飞;骆丹;徐晶;吉玺;朱洁;徐丽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黄蜀葵花的脂溶性成分研究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民间用于治疗疔疮肿毒、烧伤及水肿.《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能.

    作者:陈刚;张慧娟;屠爱萍;董俊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优选垂盆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垂盆草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的全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脓生肌之效.

    作者:李群力;蒋晓萌;许玲玲;麻佳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