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珍;张洁;马百平
拨云退翳丸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成方制剂,是由密蒙花、蒺藜(盐炒)、菊花、木贼、蛇蜕、蝉蜕、荆芥穗、蔓荆子、薄荷、当归、川芎、黄连、地骨皮、花椒、楮实子、天花粉、甘草17味中药组成的传统蜜丸.
作者:宋新波;张丽娟;李锦;张永旺;郑瑾;刘黄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红景天属(Rhodiola L.)植物为红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世界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生长在海拔3500~5 000 m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丛,我国有73种2亚种7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主要以其根和根茎入药[1~3].
作者:王杰;贺星;徐素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三黄片为常用中药制剂,由大黄、黄芩、黄边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俐之功效,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牙龈出血、尿赤便秘、急性肠胃火、痢疾等症.
作者:高苏亚;党高潮;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脂类自由基,预防脂质过氧化,提高血清SOD酶的活性,延缓衰老[1].罗布麻茶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保健茶,具有清除过氧亚硝酸离子[2],清除羟自由基[3],抑制脂质过氧化[4],提高血清中SOD、CAT和GSH-PX酶活性的作用[5].罗布麻和绿茶的抗氧化能力的差别以及将两者混合,实现功能互补还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考察了绿茶和罗布麻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以及两者混合后抗氧化能力的改变.
作者:徐仰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0)和(0.070 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 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作者:许英爱;范国荣;高申;洪战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骨仙片是由骨碎补、熟地黄、黑豆、女贞子等9味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4册.但原标准仅有一般鉴别和检查项,缺乏定量检测方法.骨仙片具有填精益髓、壮腰健肾、强壮筋骨、舒筋活络、养血止痛的功效,其君药为骨碎补.结合骨仙片制备工艺主要是水提取,骨碎补主要是以柚皮苷为主的水溶性成分,本研究建立了骨仙片中柚皮苷的HPLC测定方法.
作者:李玉仿;林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又名田七、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理血类药物,传统上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补血和止血.近年来对三七药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类成分上,而有关三七多糖的研究较少[1~3].
作者:盛卸晃;王健;郭建军;龚兴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三黄咳喘灵胶囊是根据浙南名老中医灵黄竹如验方整理,根据现代制剂理论研制而成的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痛、过敏性哮喘的一种特效纯中药制品,组方独特、标本同治、疗效确切.经临床初步使用表明本药具有改善肺通气功能、抗感染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其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连续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阙建伟;王如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白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和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从白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Ⅱ)、芍药内酯苷(Ⅲ)、苯甲酰芍药苷(Ⅳ)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Ⅴ).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
作者:王巧;郭洪祝;霍长虹;史清文;叶敏;毕开顺;果德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对通光藤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研究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光藤主要含有C21甾体类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苷元11α和12β位连有多种酰基取代基团,3β位连有糖链基团;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降血压、平喘等作用.通光藤抗肿瘤生物活性具有潜在开发前景,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岩;王威;董方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低温炮制工艺对地龙水溶性蛋白质组成以及溶栓与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地龙的炮制采用传统与低温两种工艺,低温炮制采用液氮快速冷冻与冷冻干燥技术;采用SDS-PAGE与ImageTool软件,对两种炮制工艺的地龙蛋白质组成的差异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与体外溶栓试验,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炮制工艺的纤溶活性的差异;应用显微观察与MTT法,对两种炮制工艺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低温炮制工艺地龙的水溶性蛋白组成比传统炮制工艺丰富,SDS-PAGE的蛋白条带数与浓度明显高于传统工艺;两种炮制工艺的地龙蛋白液均具有显著的抗人肝癌细胞与纤溶活性,但低温炮制工艺的两种活性显著高于传统工艺.结论 不同炮制工艺对地龙水溶性蛋白组成及其抗肿瘤与溶栓活性有显著影响;在保全地龙的蛋白质类药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方面,低温炮制工艺优于传统炮制工艺.
作者:王厚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广佛手药材HPLC指纹图谱,以便比较完整地反映广佛手的内在化学信息,全面评价广佛手药材质量,与其他产地佛手进行鉴别.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了12批佛手的指纹图谱,乙腈-0.5%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收集75 min.结果 建立了广佛手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信息量大,为广佛手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瑞芳;高幼衡;崔红花;梁盛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微达康颗粒由刺五加、黄芪、陈皮、熟地黄、女贞子、附子(制)、淫羊藿等组成,具有扶正固本,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微波、肿瘤放疗、化疗和射线损伤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降低、体虚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具有较好疗效.该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0册,但原标准中只建立了刺五加的薄层色谱鉴别.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确保疗效,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陈皮、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淫羊藿苷进行了测定.
作者:李玉生;付永强;商桂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障眼明片由黄柏、山茱萸、黄芪、菊花、枸杞子、熟地黄、密蒙花、黄精、党参等22味中药组成,能补益肝肾,退翳明目,用于初期及中期老年性白内障.黄柏在方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盐酸小檗碱是黄柏主要成分.原标准是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属性比较差.因此,本实验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以期能更好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丘文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天芎注射液由天麻和川芎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疼和风湿痹症.自从20世纪60年代阐明鲎血凝集的机制并由此建立鲎试验方法学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通过鲎试验法来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以检测药品、生物制品中的致热物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开展了鲎试验在中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中的应用,但由于大多数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对鲎试验存在较大的干扰作用.
作者:肖贵南;陆惠文;宜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进一步了解云南红豆杉心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云南红豆杉心木的乙醇提取物,经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从其氯仿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得18个化合物,采用波谱解析(UV、IR、ESI-MS、1H-NMR、13C-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 这18个化合物分别为12个紫杉烷:2α,5α,7β,9α,10β,13α-六乙酰氧基-4(20),11-紫杉二烯(Ⅰ)、紫杉素(Ⅱ)、紫杉-4(20),11-二烯-2α,5α,10β-三乙酰氧基-14β,2-甲基丁基(Ⅲ)、10β-羟基-2α,5α,14β-三乙酰氧基-4(20),11-紫杉二烯(Ⅳ)、1-去羟基巴卡亭Ⅳ(Ⅴ)、巴卡亭Ⅳ(Ⅵ)、巴卡亭Ⅵ(Ⅶ)、7,9-去乙酰基巴卡亭Ⅵ(Ⅶ)、10-去乙酰基云南红豆杉素(Ⅺ)、1β-乙酰氧-5-去乙酰基巴卡亭Ⅰ(Ⅹ)、巴卡亭Ⅰ(Ⅺ)、taxuchin A(Ⅻ);4个木脂素:开环异落叶松树脂素(ⅩⅢ)、α-conidendrin(ⅩⅣ)、异紫杉脂素(ⅩⅤ)、落叶松脂醇(ⅩⅥ);2个其它化合物:肌醇甲醚(ⅩⅦ)、β-谷甾醇(ⅩⅧ).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Ⅺ、Ⅻ、ⅩⅥ为心木部位首次分得的成分.结论 云南红豆杉心木部位的化学成分同云南红豆杉其他部位有一定的差异,但就红豆杉属而言没有什么差异.
作者:陈雪英;梁敬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云南山竹子Garcinia cowa Roxb.是藤黄科藤黄属热带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在民间其枝条、树皮和叶常入药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1].该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疟活性方面表现突出[2].
作者:沈杰;杨峻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Hemsl.)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全草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脓疱疹等.其药理作用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对鄂西香茶菜粗制剂进行了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体内和体外的艾氏腹水癌(Ehrlichascites carcinoma,ECA)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鄂西香茶菜中提取的单体鄂西香茶菜素(简称鄂西素)属于二萜类化合物[1].
作者:杨丽嘉;李继成;苏金玲;付春景;李墩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蝼蛄是一味药用历史悠久的动物药.蝼蛄性寒,味咸,入大、小肠,膀胱经,主治各种水肿,大、小便不利,尿潴留,泌尿系统结石等杂症.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为我国的广布种,也是蝼蛄药材的主要商品品种,对于它的化学成分除氨基酸[1,2]、微量元素[3]外,其他成分尚未见报道.为了对其进行品质评价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研究,首次从中分得脂肪酸和甾醇两大类13种化合物及苯乙酸.
作者:魏道智;宁书菊;陈磊;范尚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中抗HBV活性成分.方法 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用ELISA法对各化合物进行抗HBV活性检测.结果 从空心莲子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Ⅰ)、3-O-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Ⅱ)、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ide,Ⅲ)、竹节参苷Ⅳ a 甲酯(chikusetsusaponin Ⅳ a methyl ester,Ⅳ)、4,5-dihydroblumenol (Ⅴ)、N-trans-feruloyl 3-methyldopamine(Ⅵ)、N-trans-feruloyl tyramine(Ⅶ)、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Ⅷ)、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Ⅸ)、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Ⅹ).抗HBV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Ⅰ~Ⅲ,Ⅴ~Ⅶ具有明显的抗HBV活性,化合物Ⅱ和Ⅴ在50 μg/mL给药剂量时对HBV-DNA克隆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抑制率分别为85.38%和87.37%.结论 化合物Ⅳ~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阿魏酰胺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结构类型,化合物Ⅰ和Ⅴ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
作者:方进波;刘焱文;张彦文;滕杰;段宏泉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