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建
临床带教是毕业生实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带教培训,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护生严格岗前培训,跟踪实习过程,轮科前严格考核,把好出科质量关,实现护理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作者:张冬梅;杨英;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一周后逐渐增加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问.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24小时内排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能促进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作者:吕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16例贝尔面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评价贝尔面瘫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扩血管药物、维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在病情稳定之后,按摩患侧面部,后,以活血通络为主,方剂可加用丹参、川芎等.辅以针灸理疗、微波透热、面肌训练.结果:16例患者,治愈10例,占62.5%;好转4例,占25%;无效3例,占18.75%.结论:贝尔面瘫应早期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剂及神经营养药物联合治疗,患者在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些患者求愈心切,过早采用电针、针灸等治疗方法,结果适得其反.
作者:陈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康复治疗,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一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者治疗后MMSE、ADL及ADAS-cog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中断治疗.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AD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且耐受性好.
作者:高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建立过氧化氢损伤模型,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MTT法选择冬凌草甲素药物作用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术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的结果显示经过2μM的H2O2诱导后的HUVEC,其坏死率达到33.64±1.33%,凋亡率达到20.62±2.11%;经过oridonin预保护的HUVEC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得到改善,其中4μg/mloridonin作用尤为显著,达到坏死率4.87±2.52%和凋亡率5.1±3.09%;激光共聚焦显微术观察可见,冬凌草甲素明显抑制模型组的凋亡.结论: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赵燕娜;许健;邓同乐;沃兴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玫瑰糠疹.玫瑰糠疹属于自限性皮肤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少数人的皮损只限于头颈或四肢部位发生.另有一类病人发病急骤,无前驱斑,多在下腹部及大腿内侧大片红色斑片或斑丘疹,有剧痒,损害迅速扩展躯干与四肢,这些损伤渐渐在中央部位出现结痂,这种病人可能是自家敏感性反应所引起,故称之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发病后约4-8周,严重时会造成全身感染,从而导致高热皮肤瘙痒,大面积皮肤起母斑凸起,病程长,给患者带来全身痛苦.方法:作者采用MEBO外用治疗5例,经过外用治疗效果明显,用药后能够尽快减轻皮肤瘙痒,去掉死皮,更能起到局部抗感染,扩张血管,增强局部血流,改善皮肤微循环,使局部免疫力增强,加快糠疹消退,缩短疗程等作用.结果:愈合后无疤痕,治愈率100%皮肤无任何后遗症反应.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645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45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作者:梁荣花;杨美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反应.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给予α2b干扰素500mu/次,肌注二日一次,疗程一年.观察12周,一年及停药后一年的应答反应.结果:治疗早期、治疗结束时及随访一年时的总应答率分别是14%(7/50)、80%(40/50)、72%(36/50).结论: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率高,复发率低,疗效好.
作者:祝斌华;吴细明;刘国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现阶段的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通过对神经内科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在于及时解决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和便利,使患者自身防范意识得到加强,终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作者:李景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肋骨骨折和气胸是胸外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综述有关胸外科病人的护理.
作者:褚小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10-2010-10收治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每日20-40mg,分1-2次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从第2周开始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先于对照组在治疗第4周降至正常,差别有显著性(P<0.05);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从第6周开始差距更加明显(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4周开始处于稳定状态;治疗组从第2周开始脉压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第4周开始差异更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而对舒张压影响不大,使脉压减小,有利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合理控制.
作者:楼永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血脂升高的后果是全身的小动脉硬化,并且使管壁增厚,从而导致高血压.高血压会损伤内皮细胞并且使它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脂蛋白容易进入血管壁.那么,怎样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进行有效治疗,本文就氨氯地平片的药理作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以及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治疗作用这几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作者:赵燕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与C臂X光机分别导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微创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40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微创手术患者,其中男78例,女62例.均选择L4-5椎间盘为穿刺间隙,后外侧入路,旁开8-10cm,穿刺针与矢状面的夹角35-50度.随机分两组:CT组,68例,耗时20-40分钟,平均35分钟;C臂X光机组,72例,耗时10-15分钟,平均12分钟,两组均有一例因神经根阻挡无法穿刺成功,其余均成功穿刺到位,成功率均超过98%.结论:无论使用CT或C臂X光机引导进行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均有极高的成功率,但C 臂X 光机耗时更短,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洪海潮;曾明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寻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方法:分析163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的发生与患者未能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内压力升高、胎先露与骨盆入口未能很好地衔接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积极防治下生殖道感染是预防胎膜早破的主要方法.
作者:万玉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机制、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将三磷酸腺苷注射液快速静脉注射对PSVT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观察.结果:该方案的转复成功率为93.8%,起效时间平均为16.5秒;2例无效,1例发生短暂性心跳骤停,少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胸闷、面色潮红、胸痛等副反应.结论: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治疗PSVT具有疗效佳、效率高、恢复快等特点,但有一定的副反应.
作者:张仁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善,使外科骨科疾病病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提高了治疗成功率,使病人的需求得到尊重,带动了护理方式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79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学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结果:有51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改变,其中38例患者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13例患者为反弓;12例患者颈椎失衡,其余为增生、钙化、退行性病变等相关情况.结论:X线影像学结果可以较好的显示青少年颈椎病的特征性表现,生理曲度的临床X线影像学表现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永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肱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成人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57例,根据Apivatthakakul等采用的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带锁髓内针组41例患者,微创钢板组16例患者,两组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的痊愈时间以及肩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带锁髓内针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均小于微创钢板组,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针组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71±8.42个月,微微创钢板组的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24.86±6.81个月,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微创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作者:申远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中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笔者对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并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培养出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从药剂学的理论授课内容、实验授课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孟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