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在神经外科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失语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的训练.结果:本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结论:神经外科失语关键是语言康复训练,住院是短暂的训练,出院并不是康复训练的结束,而是康复训练的继续,应提醒家属让病人出院后继续以与娱乐刺激,做好心理疗法,才能提高病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语言康复.
作者:蔡丹梅;谭美华;冼月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拔管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拔管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笔者的恩师阎兆君教授认为,肺气不宣只是引发鼻塞的直接诱因,由气滞引发的肺内湿阻和血瘀才是引发鼻塞的根本病因.为此,他在临床上按照宣肺通窍、化湿祛瘀的原则使用通鼻方(自拟方)为小儿鼻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文艳;阎兆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脊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脊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结果:显微镜下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3例为哑铃形肿瘤).出院时痊愈42例,好转18例,无变化15例,恶化3例.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和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除脊膜瘤的关键.
作者:陈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因手术操作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手术体位,常可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浅谈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
作者:袁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我院诊治的1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论:老年糖尿病由于其特殊性,糖尿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以致在诊断时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所以在对60以上老年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应当考虑多种病因进行复合诊断.在治疗上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治疗,必要时进行生活行为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斗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肋骨骨折和气胸是胸外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综述有关胸外科病人的护理.
作者:褚小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4年内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患者18例,予以手术加中药熏蒸治疗.结果:18例患者随访中经X线证实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7-12周.其中愈合达优者12例,良6例,无一例不愈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疗效满意.
作者:唐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配制呋布西林钠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困惑,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和查阅文献,体会和总结出呋布西林钠的配置方法和佳溶解温度,解决溶解中出现沉淀的问题.
作者:汤琼;袁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乳康片、维生素E和维生素B6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根据患者乳腺肿块缩小和疼痛情况,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结论:采用乳康片、维生素E和维生素B6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廖向宏;陈臻;陈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骨关节炎(oste膝关节病rthritis,膝关节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很多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蹲不下站不起,上下楼费劲打软,久坐站立时膝关节僵硬迈不开步.目的:了解中药成分通过穴位刺激对骨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及软骨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CUBA干式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等对骨密度及增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软骨组织有再生迹象.结论:通过穴位刺激,骨碎补、川断续、怀牛膝等可促使软骨组织再生.
作者:张晓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方法:分析83例绝经后一年以上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8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宫颈炎27例,阴道炎1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3例,宫颈癌10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肌瘤8例,子宫内膜炎3例,其它3例.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是生殖道炎症,出现出血时间距离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的概率就越高.
作者:黄耿;黄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用血管理.方法:由红河州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红河州各用血医院的输血科(血库)进行有关科室基础建设和业务开展等方面的督导检查.结果:红河州各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用血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结论:认真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是确保我国医疗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文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30例食管狭窄的病人临床资料,总结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指导,术后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30例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进食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食道扩张术及覆膜食道支架置入能有效的解除患者吞咽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对手术顺利进行及其延长病人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对符合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标准的65例患者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65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21例,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49例,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心房颤动18例,糖尿病史23例;临床表现昏迷14例,精神萎糜和嗜睡32例,短暂意识不清5例,清醒14例;中枢性面瘫36例,单侧肢体瘫痪54例,双侧肢体瘫痪11例;头痛l6例,呕吐18例,抽搐8例,大、小便失禁44例,消化道出血22例.经治疗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死亡18例,总有效率41.5%.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肾盂癌CT检查结果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后确诊的16名肾盂癌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其中15人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1人仅进行CT平扫检查.待检查完成后,分析CT成像的结果,并将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从CT检查结果中可清楚地观察到肾盂癌癌灶的位置、体积、形态、边缘特征、密度,癌灶对肾实质、肾门、肾周或肾脏周围器官的侵犯程度等.结论:为肾盂癌患者进行CT检查对肾盂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维明;原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及粘连的方法.方法:对3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抗痨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3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均未出现胸膜肥厚及粘连.结论: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佐治渗出性胸膜炎,胸水吸收快,后遗症少.
作者:苏世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和雷米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组(n=80)及雷米普利组(n=80),分别观察4周的坐位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氨氯地平组和雷米普利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雷米普利.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雷米普利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相似的疗效,前者不良反应更轻微,是较理想的抗高血压新药.
作者:曹李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B组服用洛伐他汀2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毛元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对其临床康复及治疗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2年不等,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7.5%(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术后利于功能锻炼等特点,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陈杭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