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呋布西林钠临床配制的护理体会

汤琼;袁婷

关键词:呋布西林钠, 溶解度
摘要:临床配制呋布西林钠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困惑,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和查阅文献,体会和总结出呋布西林钠的配置方法和佳溶解温度,解决溶解中出现沉淀的问题.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续断独活糊敷贴穴位解除腰腿痛42例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1] .患者可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常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显著加重,并可有肌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扯痛等.

    作者:滕青;邱江涛;宫艳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面积脑梗塞6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对符合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标准的65例患者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65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21例,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49例,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心房颤动18例,糖尿病史23例;临床表现昏迷14例,精神萎糜和嗜睡32例,短暂意识不清5例,清醒14例;中枢性面瘫36例,单侧肢体瘫痪54例,双侧肢体瘫痪11例;头痛l6例,呕吐18例,抽搐8例,大、小便失禁44例,消化道出血22例.经治疗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死亡18例,总有效率41.5%.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0例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多索茶碱用药,另外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用的氨茶碱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疗效还是副作用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王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药房计算机管理

    医院网络系统是体现医院管理科技水平的标志,计算机在医院各领域及临床部门的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药房管理能够体现医院对人力、财力、物力的集中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院药房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药品价格是否准确、价格调整是否及时、药品发放是否正确等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胡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论传统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本文主要是对中药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通过对药材的来源、性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有效的鉴定.

    作者:韩久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为16例行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1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护理是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杜飞燕;杨黎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目标以及药物选择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老年界限为≥60岁,与欧美国家规定65岁标准略有不同.

    作者:苏红丽;张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完成的常规开颅手术42例进行对照.结果:显微组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35例血肿清除90%以上,22例血肿清除80%以上;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7例,轻残24例,重残2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好方法,创伤小、省时、止血可靠,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韩志强;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272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和实验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理,而且强化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作者:陈连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怎样做好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方面进行总结:管理上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实现让病人和社会各方面满意.

    作者:李莉;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84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为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方法:对84例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血糖控制的快慢、胰岛素用量的多少及治疗副反应等方面,使用胰岛素泵明显优于传统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结论:只要护士护理得当,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患者复苏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645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45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作者:梁荣花;杨美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结合具体案例谈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品种层出不穷,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医师只有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抗菌药物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知识,进而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始终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才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孙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氟烷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异氟烷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1-2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瑞芬太尼组(观察组,n=50)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n=5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指标包括术前、诱导后、气腹后1、3、5min及拔管后的SBP、DBP、HR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SBP、DBP、HR均在诱导后明显低于术前,插管后及气腹开始即恢复、气腹3min开始减慢(P<0.05);两组间均无差异.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能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复苏早,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刘兴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乳康片、维生素E和维生素B6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根据患者乳腺肿块缩小和疼痛情况,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结论:采用乳康片、维生素E和维生素B6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廖向宏;陈臻;陈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宣教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大多发生在院外,相当一部分人因来不及抢救而在到达医院前发生死亡.入院后有效的健康宣教及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宣教应引起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丽丽;陈玲玲;赵凤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对改善离退休老人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2例社区离退休抑郁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家庭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护理,半年后以老年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评分为7.69±6.30,明显低于干预前抑郁评分14.87±2.59,二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为12.37±8.29,明显低于干预前抑郁评分16.31±4.39,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社区离退休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提高社区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口服甲状腺激素引起低钠血症1例报告

    心血管用药和激素药调整好后一定要考虑生物利用度情况,尽量避免更换厂家和剂型.甲状腺片由甲状腺粉制成片,其T3、T4含量不恒定而左甲状腺素钠片含L-T4,能准确得到T4的服用量,经济允许下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代替甲状腺片,更能准确控制T4的服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麻患儿术后安全拔管心得

    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拔管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拔管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