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丽;张然
目的:分析肾盂癌CT检查结果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后确诊的16名肾盂癌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其中15人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1人仅进行CT平扫检查.待检查完成后,分析CT成像的结果,并将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从CT检查结果中可清楚地观察到肾盂癌癌灶的位置、体积、形态、边缘特征、密度,癌灶对肾实质、肾门、肾周或肾脏周围器官的侵犯程度等.结论:为肾盂癌患者进行CT检查对肾盂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维明;原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对符合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标准的65例患者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65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21例,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49例,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心房颤动18例,糖尿病史23例;临床表现昏迷14例,精神萎糜和嗜睡32例,短暂意识不清5例,清醒14例;中枢性面瘫36例,单侧肢体瘫痪54例,双侧肢体瘫痪11例;头痛l6例,呕吐18例,抽搐8例,大、小便失禁44例,消化道出血22例.经治疗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死亡18例,总有效率41.5%.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伤的诊断和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16例阴茎折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无阴茎畸形、海绵体纤维化、痛性结节、尿道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阴茎折断伤临床特征明显,结合彩超检查可获得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该列为首选方法.
作者:陈臻;陈永强;林繁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多索茶碱用药,另外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用的氨茶碱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疗效还是副作用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王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用血管理.方法:由红河州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红河州各用血医院的输血科(血库)进行有关科室基础建设和业务开展等方面的督导检查.结果:红河州各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用血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结论:认真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是确保我国医疗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文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配制呋布西林钠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困惑,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和查阅文献,体会和总结出呋布西林钠的配置方法和佳溶解温度,解决溶解中出现沉淀的问题.
作者:汤琼;袁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272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和实验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理,而且强化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作者:陈连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妊娠患者50例,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结果: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药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但有明显镇痛效果,对宫口有一定松弛作用,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可以消除病人在手术中的知觉,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王大强;张永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B组服用洛伐他汀2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毛元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3.3%,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8%,24.32%,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优于硝苯地平,不良反应较少,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鸣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好的护理是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由波;江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病情危急状态下斜型体位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将本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181例行斜型体位经口行气管插管,对比组160例按常规体位行气管插管.结果:两组准备时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观察组准备时间明显比对比组缩短.两组气管插管效果比较,观察组成功率98%,对比组成功率9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践证明斜型体位行气管插管比常规体位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缩短,不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而且为急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抢救的时间.
作者:朱瑞红;陈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16例贝尔面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评价贝尔面瘫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扩血管药物、维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在病情稳定之后,按摩患侧面部,后,以活血通络为主,方剂可加用丹参、川芎等.辅以针灸理疗、微波透热、面肌训练.结果:16例患者,治愈10例,占62.5%;好转4例,占25%;无效3例,占18.75%.结论:贝尔面瘫应早期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剂及神经营养药物联合治疗,患者在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些患者求愈心切,过早采用电针、针灸等治疗方法,结果适得其反.
作者:陈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拔管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拔管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烤瓷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改进,以活髓基牙为基础安装烤瓷牙的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修复是以保护基牙牙体和牙髓组织为前提的,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引起基牙及牙髓组织的反应.本文主要论述了安装烤瓷牙后影响牙髓的因素及其防护.
作者:周进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产后的影响及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达28.12%,早产发生率达10.4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病率增加达29.13%,剖宫产率达63.54%,并使产后恶露时间延长.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失血量,利于术后子宫缩复.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胎位异常、早产、宫缩乏力发病率,影响产后子宫恢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和必要的.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全身血管受损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可以反映EH肾受损的情况,还可提示EH其他靶器官受损的情况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于EH患者需常规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对于检出微量白蛋白尿者,可早期干预,降低靶器官损伤的进程的同时也降低了EH患者的心血管大事件的发生.在治疗方面,还可考虑中医药治疗,中医药通过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消除微量白蛋白尿与保护肾脏相结合,在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上有很多独特优势.
作者:徐春霞;顾国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善,使外科骨科疾病病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提高了治疗成功率,使病人的需求得到尊重,带动了护理方式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一周后逐渐增加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问.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24小时内排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能促进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作者:吕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处理的体会.方法:对2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22例抢救成功16例(72.7%),转院5例(22.7%),死亡1例(4.55%).结论:基层医院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要提高认识、加强训练、迅速准确、合理用药、细致观察、及时转院,才能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兆圣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