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臻;陈永强;林繁盛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处理的体会.方法:对2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22例抢救成功16例(72.7%),转院5例(22.7%),死亡1例(4.55%).结论:基层医院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要提高认识、加强训练、迅速准确、合理用药、细致观察、及时转院,才能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兆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及粘连的方法.方法:对3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抗痨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3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均未出现胸膜肥厚及粘连.结论: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佐治渗出性胸膜炎,胸水吸收快,后遗症少.
作者:苏世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中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笔者对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并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培养出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从药剂学的理论授课内容、实验授课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孟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心血管用药和激素药调整好后一定要考虑生物利用度情况,尽量避免更换厂家和剂型.甲状腺片由甲状腺粉制成片,其T3、T4含量不恒定而左甲状腺素钠片含L-T4,能准确得到T4的服用量,经济允许下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代替甲状腺片,更能准确控制T4的服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32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生脑出血后24小时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56.25%,死亡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溃疡容易发生在脑出血后24小时内,且病死率高,应尽早进行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药物减半并采用雾化吸入阿奇霉素予以治疗,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停药后的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但观察组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较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对其临床康复及治疗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2年不等,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7.5%(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术后利于功能锻炼等特点,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陈杭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目前腰-硬联合麻醉已是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本次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腔镜下行前列腺增生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加强呼吸循环管理.结果:麻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麻醉平面不超过T10,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对老年患者影响小.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只要合理用药,加强管理,腰-硬联合麻醉是确切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朱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带教是毕业生实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带教培训,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护生严格岗前培训,跟踪实习过程,轮科前严格考核,把好出科质量关,实现护理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作者:张冬梅;杨英;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促使很多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逐渐被微创的方式所取代.自1996年Gagner在内镜下进行了第一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又有更多的其他内镜技术及微创手术方法被应用于甲状旁腺的手术.传统的颈部双侧甲状旁腺探查手术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减少,术后不留瘢痕或仅留下微不足道瘢痕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趋势.
作者:谢洪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慢性性病逐年增加,不断受到政府的重视.慢病防治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可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1].
作者:马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异氟烷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1-2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瑞芬太尼组(观察组,n=50)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n=5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指标包括术前、诱导后、气腹后1、3、5min及拔管后的SBP、DBP、HR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SBP、DBP、HR均在诱导后明显低于术前,插管后及气腹开始即恢复、气腹3min开始减慢(P<0.05);两组间均无差异.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能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复苏早,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刘兴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一药物不同治疗方法对同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门诊支气管肺炎患儿,用3种相同成分药物不同治疗方法治疗:A组(头孢地嗪一日一次),B组(头孢地嗪一日二次),C组(在A组基础上加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疗程均为7~10d,运用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97%,B组总有率为72.41%,C组总有效率为85.29%,症状恢复时间C组相对较快.结论:C组用药方法值得在门诊的抗菌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阎豫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主要是对中药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通过对药材的来源、性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有效的鉴定.
作者:韩久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左心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4人.A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治疗;B组胺碘酮加非洛地平治疗;治疗52周后,观察左心结构的变化及心房颤动复发率.结果:经过52周治疗后,治疗后每组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Dd)、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LA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29例(60.4%)房颤复发,B组有34例(73.9%)房颤复发.两组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房功能,可以降低阵发性房颤复发.
作者:路玉桥;郑方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10-2010-10收治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每日20-40mg,分1-2次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从第2周开始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先于对照组在治疗第4周降至正常,差别有显著性(P<0.05);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从第6周开始差距更加明显(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4周开始处于稳定状态;治疗组从第2周开始脉压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第4周开始差异更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而对舒张压影响不大,使脉压减小,有利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合理控制.
作者:楼永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伤的诊断和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16例阴茎折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无阴茎畸形、海绵体纤维化、痛性结节、尿道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阴茎折断伤临床特征明显,结合彩超检查可获得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该列为首选方法.
作者:陈臻;陈永强;林繁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美容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89例美容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8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25~50min,平均35.8min;术中出血量较少,平均25ml.所有患者经术后住院观察后均达到1期愈合,住院时间5~14d,平均8.2d.术后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对89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乳腺皮肤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产生,乳房对称,无肿瘤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对乳房外形保持表示满意.结论:采用美容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效果理想,且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对乳房外形破坏小、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景锋;席成玺;赵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肋骨骨折和气胸是胸外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综述有关胸外科病人的护理.
作者:褚小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