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立替康单药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临床观察

杜瀛瀛;吴锦;笪洁;刘萍萍;熊福星

关键词:伊立替康, 肺鳞癌, 治疗
摘要: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单药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今就诊我院的23例晚期肺鳞癌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ECOG 0~1分,既往一、二线方案化疗无效,予CPT-11 1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化疗2周期后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记录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例因第1周期治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及腹泻退出研究,未能评价疗效.21例可评价病例中无CR患者,PR 9.5%(2/21),SD 38.1%(8/21),疾病控制率CR+PR+ SD 47.6%,多者接受伊立替康单药化疗6周期,骨髓毒性是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他主要毒副反应为疲劳、腹泻、恶心呕吐等.结论 伊立替康治疗难治性晚期肺鳞癌有一定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可以接受.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窦道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窦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用刮匙刮除窦道内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及周围硬化的瘢痕组织,清除伤口内异物肉芽肿后,予以持续负压的方式修复伤口.结果 自2006年 8月~ 2010年10月收治的13例体表慢性窦道,病程均1个月~半年以上,术后7~10 d切口拆线,窦道均一期愈合,随访到8例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此方法手术简便,易操作.手术损伤小,避免换药,减少了患者痛苦,伤口愈合加快,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大大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发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84例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院内感染细菌学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和耐药性分布情况以及其临床资料,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以84例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条件致病菌占55.9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占非发酵菌总数的30.95%.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与患者有无基础疾病、ICU病房入住、三代头孢、氟喹诺酮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有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圣葆;段报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它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循环呼吸影响小,麻醉诱导快速且易于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本文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米晓艳;李元海;陈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磨牙早失致牙弓长度改变的研究

    目的 评价乳磨牙早失后牙弓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年龄6~9岁儿童患者28例28颗早失乳磨牙没有带保持器的,通过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临床测量,比较牙弓的长度的改变情况.结果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比较患者每三个月早失乳磨牙形成的间隙的变化情况,证明乳磨牙间隙在前六个月的间隙变化较快,牙弓长度的变化大.结论 乳磨牙早失后牙弓长度比对侧正常牙弓长度减少,早失后应尽早用间隙保持器保持乳牙早失的牙弓长度,为恒牙的正常萌出提供保证.

    作者:谢玲;蒋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早期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早期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35例重症早期手足口病的患儿均在监护条件下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处理,由外院转入17例患儿未在重症早期使用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18例)采取加强治疗,包括:(1)静脉注射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2.5~5.0 g,分1~2 d给予;(2)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每天0.2~0.3 mg·kg-1,IVIG前用;(3)有肢体无力、易惊或肢体抖动5例,加用20%甘露醇.结果 35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没有1例出现重症危重型.治疗组平均住院日6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9 d,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症早期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缩短住院日,明显改善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后.

    作者:马辉;郁文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油灌肠剂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甘油灌肠剂用于结直肠癌术前清洁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9年4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以甘油灌肠剂灌肠,对照组以传统方法(0.1%~0.2%肥皂水)灌肠.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肠道准备彻底,并发症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结论 甘油灌肠剂使用方法简便、安全、肠道准备彻底,病人痛苦明显减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以替代传统方法(0.1%~0.2%肥皂水)的灌肠剂.

    作者:胡锦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态吸附杜仲叶中绿原酸较合适树脂的研究

    目的 以静态吸附法从杜仲叶提取液中筛选吸附、纯化绿原酸的佳树脂.方法 以绿原酸静态吸附量、解析率、纯度为评价指标分别对NKA-Ⅱ、NKA-9、D-101-1、HPD-100、HPD-600、HPD826、330、AB-8 8种树脂进行考察.结果 NKA-Ⅱ吸附量为18.63 mg·g-1,60%与95%乙醇加合解析率达到70.2%,绿原酸在样品中纯度大于20.30%.结论 NKA-Ⅱ是绿原酸较合适的吸附树脂,可供参考.

    作者:罗剑;吴海振;年四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山茱萸生品中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同时测定山茱萸生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5-羟甲基糠醛(5-HMF)、莫诺苷和马钱苷.方法 采用Venusil ABS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 1 ml·min-1,柱温 30 ℃,检测波长284、240、238 nm.结果 5-HMF 、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00.62%、100.53%.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山茱萸生品中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含量.

    作者:刘少静;杨黎彬;赵宁;王小库;朱改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雷诺嗪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目的 建立雷诺嗪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9 %的盐酸水溶液为溶出介质,溶出方法为转篮法(100 r·min-1).结果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2 nm测定雷诺嗪的浓度,其检测线性范围为10~20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4 %(RSD = 1.26 %);3批样品在2、6、12 h的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30%、60%、70%以上.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释放度测定.

    作者:贾晶莹;刘罡一;张梦琪;陆川;余琛;蒋新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露醇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露醇联合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4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使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减压.其中治疗组经肠梗阻导管注入甘露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腹围缩小程度、腹部X平片气液平面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中转手术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和腹胀缓解率分别为(19/20)95%、(15/20)7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为[(35.2±1.4)h,(43.0±3.9)h](P<0.05),腹围减小程度分别为[(15.0±1.5)cm,(13.2±1.4)cm](P<0.05),气液平面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1.7±7.0)h,(8.9±1.3)d与(53.3±9.2)h,(13.2±1.4)d](P<0.05),中转手术率[(1/20)5%,(5/20)2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肠梗阻导管灌注甘露醇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非手术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田国伟;张从雨;郑小超;徐爱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等.该文综述了ALD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治疗,包括:戒酒;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肝移植等.

    作者:管文婕;吕雄文;杨万枝;代雪飞;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悬吊式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悬吊式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免气腹组)92例,及同期气腹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气腹组)78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悬吊式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气腹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似(P>0.05).结论 悬吊式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安全有效,与传统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作者:陈立芬;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复方硼砂溶液(稀)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目的 建立复方硼砂溶液(稀)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验证试验中试验组的加菌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可检出阳性菌,阴性菌不能检出.结论 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复方硼砂溶液(稀)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刘全芳;郑绍忠;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诊断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并总结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病史及临床特点,CT特征,降低CT诊断的漏诊及误诊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TO患者,结合其临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TO的CT诊断.结果 共总结国内42例TO患者的CT表现,其主要表现为:气管及支气管前壁、侧壁(后壁通常不受累)多发增生性散在或多发结节突向管腔,部分甚至钙化.结论 高分辨率CT(HRCT)薄层扫描作为一种重要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在确诊疑似TO患者时具有高灵敏性,应受到重视.

    作者:黄从刚;陈谦学;赵仁平;熊君;李茜;余成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得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并对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研究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辅料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制得的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动力学规律.结论 制备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沈炳香;聂松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处理及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中24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者与30例同期无并发症的单纯行剖宫产术者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可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各时期带来不良影响.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肌瘤对生育有较大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方法.

    作者:汪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保脾治疗小儿脾损伤116例临床随访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治疗小儿脾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116例小儿脾损伤施行医用胶粘涂、脾修补、脾动脉结扎加脾修补(Ⅰ组),脾部分切除、脾部分切除+脾动脉结扎、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片网膜内移植术(Ⅱ组)和非手术(Ⅲ组)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Ⅱ组术后3周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及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6月后降至正常水平;Ⅱ组血液痘痕红细胞计数术后3周、6个月及2年以上较术前均增加(P<0.05),Ⅰ组仅术后3周随访高于正常;免疫功能检查,Ⅱ组IgM在术后3周、IgA术后6月内低于术前.B超、CT或核素扫描:6月内脾裂伤完全愈合Ⅰ组95%,Ⅲ组占95.2%.Ⅲ组术后6月以上移植脾块显像清晰,成活脾块占植入总数的97.3%,其中94.5%脾块明显增大.本组114例治愈,2例患儿因严重合并伤于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各2例,4例膈下感染,1例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3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未见其他并发症.2年内因感染到医院就诊频次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儿脾损伤选用恰当的方式保脾治疗,安全、有效,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孟立俊;周理好;周宗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1年1月我院用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47例和28例的疗效.结果 骨折处均顺利愈合,无切口感染.因骨质疏松骨折碎裂髋内翻2例.Harris 评分系统:动力髋螺钉优良率76.6%(36例),锁定钢板优良率89%(25例),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手术后病人早期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动力髋螺钉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

    作者:周骏武;匡文忠;胡召云;吴丙虎;周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经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经伤椎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差别.方法 采用后路经伤椎植入椎弓根螺钉术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压缩率的变化,评价其术后伤椎椎体复位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伤椎椎体压缩得到明显改善,压缩百分比由术前平均43.7%减小到术后平均3.2%(P<0.05).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伤椎椎体压缩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三月到一年随访,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结合;黄学应;任戈亮;沈颂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检测脑心通片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脑心通片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VP-ODS 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75:425:0.4);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在10.04~80.3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0.45%.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脑心通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黎娟;张雪梅;王蓉;李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