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菌群及其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高月乔;郑红云;刘燕

关键词: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儿科
摘要: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内外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形成菌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制剂应用于临床,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相关性疾病尤其是小儿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昏迷是患者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护士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冯玉璇;周瑶兰;郑海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产科子宫切除22例剖析

    目的了解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自2000年以来10年中22例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总分娩数21153例,子宫切除22例,发生率0.104%.22例中胎盘因素14例(63.63%),子宫巨大肌瘤3例(13.63%),子宫收缩乏力3例(13.63%).结论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难以控制子宫出血的有力措施,掌握手术时机,能减手术时机,能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吴信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干2009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50例,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医院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急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尼尔氏综合征采用自拟中药汤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中,临床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患者停药后5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美尼尔氏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多发和常见,在近年来其发作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以眩晕突发性剧烈发作,伴有恶心、耳聋、耳呜等主要症状,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平肝熄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绝经期及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7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寻求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将7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单用米索前列醇口服,乙组34例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药物副反应及用药时间.结果:用药后甲、乙两组均经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均为100%,疗效相同.甲组单次服药当天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3例(3/37),发生率8.1%,乙组服药4天后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9例(9/34),发生率2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单用米索前列醇其疗效与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相同,单用者药物副反应低,用药方式简便易行,明显缩短用药时同.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栓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时间为10 d.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关节肿胀改善及疼痛缓解时同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黄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冬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的重点预防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家属进行有关HFM的健康知识宣教等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结果:所有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街小霞;吴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如何加大其应用力度以便更好地为档案工作服务,大程度发挥档案信息的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左效波;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6例实施后腹腔镜下行瞥上腺皮质瘸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美华;邓晶莹;谭对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碘伏预防会阴伤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碘伏又称强力碘、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洛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含有效碘9%-12%.碘伏原液深棕色,气味小,水溶性好,着色浅,性质稳定;稀释液稳定性差.因含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沫.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1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在碱性介质里,I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和103,使I2含量降低而失去杀菌作用,用盐酸或冰醋酸降低I2溶液的pH值,可提高其对细菌及芽孢的杀灭率.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其中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大者39cm,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及复苏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教复苏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周华;舒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可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廷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柳小平;乐永芳;徐宝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指腹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后二期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游离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出现血管危像及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12个月,皮瓣分辨觉随时间的增加分辨率越精细,术后6个月两点间分辨觉平均为5~8毫米,受区皮瓣愈合良好,无变形萎缩痛觉过敏,供区均愈合无感染,植皮无坏死.结论: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方法可靠,疗效较好,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赵建武;梁海东;童致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浅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制也在逐渐健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社区护理方面.为此,我们根据社区护士培训实例,分析了社区护士培训在提高在职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和效果.

    作者:任文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g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优28例,良19例,优良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春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方法:患皮肤真菌病病人1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每日晚餐后顿服,同时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7d.对照组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连续14d.停药后2、4周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真菌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停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90.8%,真菌清除率为92.3,均高于对照组.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为93.8%,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卫星;薛清梓;夏加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27例单纯性肾囊肿在超声引导-F行穿刺硬化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选择佳穿刺路径及反复多次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以及对肾囊肿的治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多次随访,227例263个单纯性肾囊肿的治愈率为92.8%,有效率为99.6%,所有患者未发生穿刺所致的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结论:彻底抽尽囊液及反复多次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选择佳穿刺路径及适当的鉴别诊断,可显著降低这一手术的风险.

    作者:杨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娇红;周静;陈燕萍;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