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纲;罗晓明;张琼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耐受性.方法 国产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 天;顺铂60~70 mg·m-2,静脉滴注,分3~ 4 d应用,28 d为一个周期,治疗39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 39 例患者共化疗112 周期,完全缓解0,部分缓解15例(38.5%),稳定14 例(35.6%),进展10例(25.6%),总有效率38.5%,疾病控制率(CR+ PR + SD)7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4 个月,中位生存期10.6 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彭文娟;方浩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附子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10-羟基乌头碱(2)、新乌头碱(3)、乌头原碱(4)和β-谷甾醇(5).结论 之前没有对附子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首次从中分离的到了化合物1~5.
作者:杨黎彬;赵宁;王军芳;王小库;刘少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事件屡有发生,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医患双方使用中成药治病疗伤信心逐步丧失,并严重阻碍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近十年以来非法添加基本情况、添加化学药物变化趋势、非法添加检测技术应用及筛查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后对如何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2009年上报合格的2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其不良反应累及8个系统.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该类药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赵晓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胃食管阀瓣(GEFV)分级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月在该院行胃镜检查的550例病人,分为RE组(反流性食管炎组)与非食管炎组,RE组(反流性食管炎组)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内镜下分级,按Hill分类法对两组均进行GEFV的分级,并对RE组进行病史采集.通过统计分析,探讨GEFV在抗反流防御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检查的550例中,异常(Ⅲ+Ⅳ级)GEFV发生率29.45%.≥30岁,年龄增长与异常GEFV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111,P=0.011).异常GEFV中RE发生率(22.84%)高于正常GEFV中RE发生率(9.02%);RE组的异常GEFV发生率(51.39%)高于非食管炎组(22.2%),P=0.000.重症RE(C+D级)发生率异常GEFV组(21.62%)明显高于正常GEFV组(2.86%),P=0.040.RE分级与GEFV级别呈正相关(r=0.286,P=0.015).RE组GEFV级别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246,P=0.037).结论 GEFV是抗反流机制重要因素之一,GEFV分级可作为预测发生反流风险和治疗反应的方法,在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冰冰;李帮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05年,保鲜膜事件成为中国食品卫生监管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而保鲜膜的不合格指标正是增塑剂.增塑剂是食品及药用高分子材料中常用的添加助剂.传统的增塑剂是酞酸酯、偏苯三酸酯、磷丙酯等,以改善塑料材料的特性.但这类增塑剂若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玩具等,有诱发致畸风险.而我国用于食品药品的新型无毒增塑剂,却至今没有出台任何规定和标准.
作者:赵国琴;许媛媛;陶芳标;刘飞;俞敏;储成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视频脑电监测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脑电描记技术,是在普通脑电图的基础上,增加1~2个摄像镜头,同步拍摄病人的临床情况,监测时间从2~10 h不等.通过录像观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长程记录视频和脑电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实现将视频信号和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回放完全同步,能准确地对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记录,使捕获痫样放电的几率提高.它主要特点是可监测患儿的活动,排除脑电图伪差,能更好的研究脑电图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将患儿临床发作的录像与发作的同步脑电图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分型、定位,为ES与NES的鉴别提供依据,也为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鉴别提供依据.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对825例癫痫患儿进行监测,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娟;陈川丽;段跃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筛查,了解孕妇TPOAb是否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2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以及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和TSH指标.结果 (1)在TPOAb阳性和阴性孕妇中,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χ2=12.03,P<0.05);(2)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TPOAb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4.681,P<0.05);(3)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r=0.201,0.209,均P<0.01).结论 TPOAb阳性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的趋势.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作者:陈冬;邓大同;陈明卫;王红菊;姚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和β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揭示胃癌发生和发展机制、进一步鉴定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未来胃癌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1和β3在45例胃癌及24例非典型增生、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胃癌(88.9%、77.8%)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62.5%、54.2%)(P<0.05);非典型增生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0%、45.0%)(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32.0%、20.0%)(P<0.05);(2)胃癌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胃癌整合素β1、整合素β3的阳性表达率,低分化组(100.0%、89.8%)明显高于高一中分化组(80.7%、69.2%)(P<0.05);浸润至浆膜外组(95.8%、91.7%)明显高于浸润至浆膜组(80.9%、61.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00.0%、90.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5.2%、73.5%)(P<0.05);III~Ⅳ期组(96.0%、88.8%)明显高于I~Ⅱ期组(80.0%、65.0%)(P<0.05);(3) 整合素β1、整合素β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在胃癌中具一致性(KW=5.734,P>0.05).结论 整合素β1和β3表达升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在胃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雷;刘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病人应用FEP-BY01型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36例患者经高强度超声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63.8%,中位生存期为21月.结论 高强超声聚焦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祥;甘晓青;王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安庆、巢湖两地大学生自我体像与实际体型的符合程度,探讨极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庆、巢湖两地两所大学的学生,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大学)>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体型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5.2%(143/2757),23.0%的女生和12.8%的男生认为自己超重或肥胖,大学生自我体像构成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5,P<0.001).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有BMI分组、自我体像、性别、家庭居住地、性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生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而男生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学生未能正确评价自己体重,盲目减肥和漠视体重的行为同时存在,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在大学生中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自我体像、自评相貌与极不健康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
作者:方长松;王庆生;郝加虎;黄朝辉;苏普玉;庞培;张家祥;张婉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0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12例成人重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下位肾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 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5~175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45 ml,平均30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5~12 h,平均8.9 h,术后住院天数4~8 d,平均5.6 d,术中及术后末见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4~32个月,平均12个月,下位肾肾功能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光远;于德新;方卫华;张志强;叶楠;程宗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胸顶吻合法在中上段食管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该科自2006年8月以来,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82例.共分为A、B组.A组48例,采用超胸顶吻合;B组34例,采用颈部吻合.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 A组0例,B组6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3.8±0.8) h,t=6.15,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上切缘无一例阳性.结论 在中上段食管癌,采用超胸顶吻合,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彭康宁;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苦参、山豆根主要生物碱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及归纳.现有文献多为苦参总碱的纯化,而涉及单体生物碱的分离较少;在含量测定方面多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应加强对苦参、山豆根中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毒理及构效关系等研究,以扩大这类植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有效.
作者:戴五好;钱利武;杨士友;周国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胸术后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50例剖胸术后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以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剖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后在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有显著提高.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防治剖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法.
作者:金正年;姚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DDP 20 mg·m-2 d1~d4、CF 0.2g·m-2 d2~d3、5-FU 2.0g·m-2持续静滴46 h(d2~d3),3周一疗程,至少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患者55例,其中CR 2例,占3.6%;PR 29例,占52.7%;有效率(CR+PR)为56.3%;SD 15例,占27.3%;PD 9例,占16.4%.临床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玮;王建冰;陈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的手术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 对28例环状痔病人进行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术后予以中药熏洗+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28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8 d,术后第二天,痛疼症状明显轻,肛门水肿明显减轻,术后第四天,患者肛门较平整,痛疼消失,治愈率100%.结论 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肛门的功能,解决了引起痔病的两大原因,不需要特殊材料,治疗费用少,住院时间短,经济实惠,便于在基层医院及经济落后地区推广.
作者:潘晓飞;孙健;张干;宋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附子地上部分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Venusil ABS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乙腈-0.1% 乙二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得到较好分离,分别在12.5~1 200 mg·L-1、11.46~1 10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2%(RSD=0.69%),100.29%(RSD=1.07%).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定量分析.
作者:刘少静;王小库;朱改改;杨黎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n=30、B组脓毒症组,n=30,A组仅行盲肠探查术,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两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各组均于术后3、6、12、24、48 h时点,留取肺泡灌洗液检测MIP-1α.结果 CLP术后3 h肺泡灌洗液MIP-1α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A组(P<0.05),且逐步升高,到术后12 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在48 h时点仍然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后MIP-1α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可能是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童飞;胡德林;余又新;王春华;方林森;徐庆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众所周知,学医必通三理,其中一理即指药理,由此可见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1].药理学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让学生爱上学习又会学习、既能动脑又勤于动手,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课堂教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效率之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2].对每节新课的导入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先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及时切入主题、进入情境.学生就会跟随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岩;陈志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