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及失败原因分析

郑文娟;陈川丽;段跃云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 操作护理, 失败原因
摘要:视频脑电监测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脑电描记技术,是在普通脑电图的基础上,增加1~2个摄像镜头,同步拍摄病人的临床情况,监测时间从2~10 h不等.通过录像观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长程记录视频和脑电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实现将视频信号和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回放完全同步,能准确地对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记录,使捕获痫样放电的几率提高.它主要特点是可监测患儿的活动,排除脑电图伪差,能更好的研究脑电图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将患儿临床发作的录像与发作的同步脑电图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分型、定位,为ES与NES的鉴别提供依据,也为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鉴别提供依据.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对825例癫痫患儿进行监测,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的疗效比较和分析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明确的98例TIA患者,50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治疗组,48例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6个月.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50例TIA发作在10 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48例,有效率96.00%(48/50),1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48例TIA发作完全控制28例,有效率81.25%(39/48),有9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TIA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8月,经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1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结果 本组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患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中怀;朱正华;黄玉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院2006~2009年24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2009年上报合格的2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其不良反应累及8个系统.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该类药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赵晓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孕妇TPO抗体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筛查,了解孕妇TPOAb是否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2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以及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和TSH指标.结果 (1)在TPOAb阳性和阴性孕妇中,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χ2=12.03,P<0.05);(2)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TPOAb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4.681,P<0.05);(3)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r=0.201,0.209,均P<0.01).结论 TPOAb阳性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的趋势.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作者:陈冬;邓大同;陈明卫;王红菊;姚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学、中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试卷分析与思考

    为了比较、评价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考试情况,采用难度(P)、区分度(D)、标准差(S)等试卷分析评价指标,对西安医学院药学、中药学2009级239名学生的分析化学试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卷的难度为0.65,区分度为0.34,标准差为13.41,学生总体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药学专业平均成绩低于中药学专业;该套试卷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王黎;扈本荃;王燕;贺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旋转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使用飞利浦V5000数字减影系统,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3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其中2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脑动脉瘤16枚,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3例),动脉瘤、AVM及血管狭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使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的重叠.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颅内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胡章明;姚宜斌;陈节;胡再虎;孙宏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6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聚焦超声组(观察组)以及射频治疗组(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超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超声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均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效果显著,见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徐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UTI 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氧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而 SOD活力增加幅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UTI对重症胰腺炎炎性反应蛋白CR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力,减轻组织器官损伤.

    作者:杨启纲;罗晓明;张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骨折43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3例肱骨近端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4~86岁,平均45.8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6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6例;其中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方法 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及交叉克氏针内固定6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7例,锁定钢板内固定18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结果 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月(平均11.6月);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骨愈合,但有4枚克氏针滑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患者16例骨愈合,近端松质骨螺丝钉松动7根,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吸收;锁定钢板内固定18例患者均一期骨愈合,尚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尚可.按NEER评分系统:优24例,良13,可5例,差1例.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不能一概而论用某种内固定适合,根据患者年龄和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方法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俊涛;姚志保;杜锡明;方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大连伊利特Hypersil ODS 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2:8),检测波长为367 nm,柱温为30℃,流速约为1.0 ml· min-1.结果 主峰能与相邻杂质峰较好地分离,ATPR浓度在0.5~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99,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用于ATPR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邓倩;陈飞虎;王祺;臧洪梅;汤继辉;石静波;吴繁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法安明皮下注射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法安明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病人7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以患者脐部为界,左侧皮下注射法安明,注射完毕后以干棉签轻压注射点(皮肤下陷1 cm左右)3~5 min,右侧注射完毕后仅用干棉签覆盖注射点,不予按压.结果 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皮下注射法安明拔针后可以不予按压,干棉签覆盖即可.

    作者:王丽;李吾枝;王佩;杨晓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损伤控制策略在ICU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研究

    目的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及ICU在损伤控制策略中的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大于25分的42 例严重多发伤的病人应用损伤控制策略进行救治.观察机械通气使用情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情况和病死率,并根据APACHE II评分法进行死亡危险性预测(预测死亡概率,Ps)与实际死亡率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33例使用机械通气,发生MODS 21例,经ICU治疗9例逆转;死亡12例(28.57%),而 APACHE II评分预测死亡概率22例(52.38%),病死率减少,χ2=4.94,P<0.05.结论 ICU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和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应树立损伤控制ICU的理念.

    作者:吴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嵌顿手术体会

    目的 介绍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的手术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 对28例环状痔病人进行环状混合痔嵌顿急性期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术后予以中药熏洗+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应用,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28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8 d,术后第二天,痛疼症状明显轻,肛门水肿明显减轻,术后第四天,患者肛门较平整,痛疼消失,治愈率100%.结论 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肛门的功能,解决了引起痔病的两大原因,不需要特殊材料,治疗费用少,住院时间短,经济实惠,便于在基层医院及经济落后地区推广.

    作者:潘晓飞;孙健;张干;宋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上段食管癌超胸顶吻合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胸顶吻合法在中上段食管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该科自2006年8月以来,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82例.共分为A、B组.A组48例,采用超胸顶吻合;B组34例,采用颈部吻合.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 A组0例,B组6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3.8±0.8) h,t=6.15,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上切缘无一例阳性.结论 在中上段食管癌,采用超胸顶吻合,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彭康宁;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8例HIE新生儿急性期与35例HIE新生儿恢复期进行了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I、CGR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而血清 NPY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至恢复期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和正常新生儿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IGF-I、NPY和CGR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保护作用,并与新生儿HIE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盛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及失败原因分析

    视频脑电监测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脑电描记技术,是在普通脑电图的基础上,增加1~2个摄像镜头,同步拍摄病人的临床情况,监测时间从2~10 h不等.通过录像观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长程记录视频和脑电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实现将视频信号和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回放完全同步,能准确地对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记录,使捕获痫样放电的几率提高.它主要特点是可监测患儿的活动,排除脑电图伪差,能更好的研究脑电图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将患儿临床发作的录像与发作的同步脑电图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分型、定位,为ES与NES的鉴别提供依据,也为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鉴别提供依据.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对825例癫痫患儿进行监测,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娟;陈川丽;段跃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乳酸水平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观察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探讨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方法 将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27例,死亡组10例,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结果 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死亡组较存活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EⅡ评分与血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跃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研究进展

    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事件屡有发生,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医患双方使用中成药治病疗伤信心逐步丧失,并严重阻碍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近十年以来非法添加基本情况、添加化学药物变化趋势、非法添加检测技术应用及筛查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后对如何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PDA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3:2:95),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20.931~209.31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1.5%(n=6).没食子酸在13.075~130.754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何琳;孙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正确,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是罕见的特殊良性病变,综合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可以正确诊断,预后良好.

    作者:孙友文;宣强;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