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转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胡章明;姚宜斌;陈节;胡再虎;孙宏霞

关键词:旋转, 血管造影技术, 脑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使用飞利浦V5000数字减影系统,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3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其中2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脑动脉瘤16枚,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3例),动脉瘤、AVM及血管狭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使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的重叠.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颅内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TPO抗体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筛查,了解孕妇TPOAb是否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2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以及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和TSH指标.结果 (1)在TPOAb阳性和阴性孕妇中,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χ2=12.03,P<0.05);(2)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TPOAb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4.681,P<0.05);(3)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r=0.201,0.209,均P<0.01).结论 TPOAb阳性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的趋势.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作者:陈冬;邓大同;陈明卫;王红菊;姚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果糖注射液灭菌工艺的优化

    目的 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将果糖注射液调不同pH值进行灭菌试验;按F0>12、F0=12和F0=8拟订不同灭菌参数组合进行试验.结果 实验证明了以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灭菌对果糖注射液的实用性,与输液常规灭菌(115℃30 min)相比5-羟甲基糠醛值下降25%~45%.结论 在F0>8的前提下,按照较高温度较短时间的原则对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灭菌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灭菌过程果糖的分解,从而改善果糖(及含果糖)注射液的稳定性.

    作者:谢延;许祥雷;汪洪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RP-HPLC同时测定附子地上部分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附子地上部分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Venusil ABS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乙腈-0.1% 乙二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得到较好分离,分别在12.5~1 200 mg·L-1、11.46~1 10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2%(RSD=0.69%),100.29%(RSD=1.07%).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定量分析.

    作者:刘少静;王小库;朱改改;杨黎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病人应用FEP-BY01型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36例患者经高强度超声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63.8%,中位生存期为21月.结论 高强超声聚焦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祥;甘晓青;王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上段食管癌超胸顶吻合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胸顶吻合法在中上段食管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该科自2006年8月以来,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82例.共分为A、B组.A组48例,采用超胸顶吻合;B组34例,采用颈部吻合.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 A组0例,B组6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3.8±0.8) h,t=6.15,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上切缘无一例阳性.结论 在中上段食管癌,采用超胸顶吻合,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彭康宁;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6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聚焦超声组(观察组)以及射频治疗组(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超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超声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均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效果显著,见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徐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种方法检验盐酸左旋咪唑片剂含量的方法比较

    目的 筛选比较各国药典中盐酸左旋咪唑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异.方法 利用重现实验和回收实验重点考查<中国药典>和<印度药典>所采用的高氯酸非水滴定方法和<美国药典>采用的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方法.结果 <中国药典>方法回收率为100.09%(RSD=3.66%);<印度药典>方法回收率为96.13%(RSD=0.86%);<美国药典>方法回收率为99.67%(RSD=0.43%).结论 <美国药典>收录的高效液相方法稳定而可靠,<印度药典>收录的方法因多次反复提取,回收率偏低,<中国药典>收录的方法因取样量偏少,实验易受干扰.

    作者:郭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剖胸术后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剖胸术后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50例剖胸术后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以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剖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后在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有显著提高.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防治剖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法.

    作者:金正年;姚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37颗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2年观察,有效率为81.1%.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为;吴光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与放化疗序贯治疗复发耐药肿瘤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复发耐药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小剂量紫杉醇(Paclitaxel PTX,P)60~90 mg+顺铂(Cisplatin DDP,P)40 mg每周给药1次(即d1、8、15、22、29给药),为放疗增敏,连续放射治疗5天休2天∕周,连续4~5周完成同步放化疗.此22例作为同步组;另将复发耐药肿瘤患者未接受放化疗同步的给予放化疗序贯治疗者28例,作为对照组(序贯组).分别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包括有效率(RR)、稳定(SD)间期、临床受益率(CBR),不良反应等;远期疗效包括生活质量(QOL)和生存期(OS).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数字,对比优化出较好的治疗方法.结果 同步组较序贯组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SD(P<0.05).不良反应不增加,甚至减轻.生活质量、生存率和生存期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放化疗同步组较放化疗序贯组治疗复发进展期肿瘤疗效更优,不良反应较轻,且易于实践操作.

    作者:温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介质处理方式研究

    目的 考察释放介质处理方式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生产企业的三批布洛芬缓释胶囊,考察了煮沸、超声、减压抽滤三种不同脱气方式对释放度的影响;对煮沸法配制释放介质,考察了放置时间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释放介质脱气方式和放置时间,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有较大影响.结论 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检查,释放介质应使用煮沸法脱气,快速降温.

    作者:邵超;沈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旋转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旋转DS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使用飞利浦V5000数字减影系统,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3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其中2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1例患者(脑动脉瘤16枚,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3例),动脉瘤、AVM及血管狭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使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的重叠.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颅内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胡章明;姚宜斌;陈节;胡再虎;孙宏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研究进展

    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事件屡有发生,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医患双方使用中成药治病疗伤信心逐步丧失,并严重阻碍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近十年以来非法添加基本情况、添加化学药物变化趋势、非法添加检测技术应用及筛查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后对如何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按突出部位:L3/L4 2例,L4/L510例,L5/S114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进行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术式.

    作者:张林华;周志群;卜海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

    结肠镜插入技术分为双人操作法与单人操作法两种,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操作,使用不当不仅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单人操作法是由美国学者Waye,Shinya先后创立的方法,并由日本学者工藤进英先生早期著书推广,近年来被国内逐渐接受[1,2].单人操作不仅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缩短插达回盲部的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为操作性内容较多,加之肠腔走形多变.如何让学员利用有限的时间圆满完成肠镜学习,培养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值得教学管理者和每位带教医师深入探索和研究.现通过分析学员的学习特点,结合本人学习与带教体会,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孔德润;谢惠君;许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愈美甲麻敏糖浆中四组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愈美甲麻敏糖浆四组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1%三乙胺溶液-1.1%磷酸溶液-乙腈(30:3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5℃.结果 四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氢溴酸右美沙芬100.1%(RSD=0.6%)、愈创甘油醚99.7%(RSD=0.5%)、盐酸甲麻黄碱99.9%(RSD=0.9%)和马来酸氯苯那敏99.9%(RSD=0.8%).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谢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克痤隐酮凝胶治疗Ⅰ、Ⅱ级寻常痤疮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Ⅰ、Ⅱ级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Ⅰ、Ⅱ级痤疮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克痤隐酮凝胶外用,对照组予维胺酯乳膏外用.结果 观察组非炎性皮损减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炎性皮损减少率相当;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克痤隐酮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和维胺酯乳膏疗效相当,对非炎性皮损疗效优于维胺酯乳膏.适用于Ⅰ、Ⅱ级寻常痤疮患者.

    作者:李伶;郭中华;张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进展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运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所以失语症的治疗十分重要,通过阅读近几年来国内外失语症康复治疗的文献,发现近年来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宋娟;高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胃肠功能恢复慢.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得到了广泛地开展[1].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2008年6月~2010年9月,我们成功完成了35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施车英;穆燕;王英;王爱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DDP 20 mg·m-2 d1~d4、CF 0.2g·m-2 d2~d3、5-FU 2.0g·m-2持续静滴46 h(d2~d3),3周一疗程,至少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患者55例,其中CR 2例,占3.6%;PR 29例,占52.7%;有效率(CR+PR)为56.3%;SD 15例,占27.3%;PD 9例,占16.4%.临床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玮;王建冰;陈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