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崧;岑碧芝;冯旺黎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除了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通气、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外,给予纳洛酮0.4mg或0.8mg静脉注射,给药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2小时之内不等,给药时间为3-5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4%和56.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46.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玺;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重症肺炎病例资料,为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0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疾病患者,共100例,按事先制定表格.分类统计1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原学结果,治疗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死亡率等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男性60例(60.00%),女性40例(40.00%),性别比为1.5:1,年龄介于18天~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0.68)岁,合并2种并发症的患儿多,52例(52%),其次为3种并发症患儿(21例);小于1岁患儿79例,1~3岁19例,3~12岁2例.病原学结果:细菌感染88例次,病毒辣感染24例次,支原体与其它感染6例次,100例患者治愈94例(94.00%),死亡6例(6.00%).结论:重症肺炎有其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好发于婴幼儿,细菌感染多见,应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加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规护理,护理要求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吴晓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胃苏颗粒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按照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用药的原则和胃苏颗粒说明书的有关内容,分析50张用胃苏颗粒的处方.结果:胃苏颗粒在临床上,基本能按照中医理论辩证用药,但也存在用法、用量上不正确以及与其他药联用不合理等问题.结论:胃痛应按照中医的分型辩证用药,特别要重视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余芳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CT设备是诊断仪器设备的一次科学飞跃.其广泛运用对提高X 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临床分辨率以及X线诊断的准确率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CT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管理也是重要的保障方面,笔者多年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对于CT设备的维修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作者:周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判定心肌梗死的病变范围、评价心脏功能的强弱对于治疗心肌梗死,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莲红;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提高人口素质,重视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儿保门诊共接纳83例学龄儿童做智力测试,现总结如下并分析其结果特点以探讨影响儿童智慧发育的因素.
作者:许国珍;李效珍;陈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规范供应室与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包装,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每天供应室派一至二名护士到手术室协助工作.通过几年实践,提高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提升供应室、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无菌物品存放质量.
作者:吕少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观察用药4~6 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方法: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次数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来得时使用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资料,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仅予TDP照射和西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患者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改观.结论:综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中药剂量的把握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剂量的时候,可以从性别、体质、配伍、制作、剂型等方面予以考虑灵活改变.
作者:廖兴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郭玉琴主任运用中医治疗哮病,急性期以中医多种特色治疗配合汤药,缓解期以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同步,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满足物质条件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身健康方面需求旺盛,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已经成为了人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本文中,笔者就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便增强人们对于糖尿病的了解和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作者:吴伟琼;林占;王月娥;钟伟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在社区范围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限盐干预、心理干预、监护指导、戒烟限酒指导、药物干预等.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有了较大的改善,知晓率由从前的30.5%提高至了86.1%,服药率也由从前的48.7%提高至了98.6%.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连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组),例外42例行开胸术患者(开胸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电视胸腔组术中出血量(40±21)ml,明显少于开胸组(168±85)ml,(p<0.001);电视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开胸组短;电视胸腔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42,4.8%),开胸组术后并发症为(10/42,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视胸腔镜组手术费用与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开胸组(P<0.05).结论:与开胸术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胸管放置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手术效果好,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合理选择,唯一的缺点是手术费用较传统开胸组要高.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胃大部切除手术目前仍是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肿瘤的首选术式.该手术创伤较大,而患者大都为中老年病人,营养状况欠佳,故术后的营养支持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林秀微;何新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肢骨折病人术后产生的不良现象及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不良现象主要有伤口感染、疼痛、肢体肿胀、褥疮、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及泌尿系感染以及因遭遇创伤后引起的负面不良情绪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使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极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100例正常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水平检测.并及时地做好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御、改善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措施.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组机体免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1);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5).营养调理前与营养调理后及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营养调理效果显著,并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浪;陆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