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3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本组3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联合内科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何志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点状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剥除方法的比较.方法:对五年来采用点状缝扎和传统剥除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各80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术后1个月小腿溃疡愈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具有优势.结论:采用点状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简单有效、痛苦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希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发病2周内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95%,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2周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友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肢骨折病人术后产生的不良现象及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不良现象主要有伤口感染、疼痛、肢体肿胀、褥疮、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及泌尿系感染以及因遭遇创伤后引起的负面不良情绪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使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极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作者:李毓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空腹血糖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120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居民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居民均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转为糖尿病2例,占10%,对照组患者转为糖尿病6例,占9.99%,观察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IFG居民进行生活、药物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100例正常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水平检测.并及时地做好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御、改善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措施.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组机体免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1);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5).营养调理前与营养调理后及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营养调理效果显著,并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浪;陆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1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涉及抗感染药物6类,20种;术后单用、联合用药的使用率分别是65.7%、34.3%;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以降低耐药性非常重要.
作者:张一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工作,以提高药房工作质量质量.方法:详细制定出一套药房工作流程.结果:药房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很好的效果.结论:合理完善工作制度是确保医院药房工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组),例外42例行开胸术患者(开胸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电视胸腔组术中出血量(40±21)ml,明显少于开胸组(168±85)ml,(p<0.001);电视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开胸组短;电视胸腔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42,4.8%),开胸组术后并发症为(10/42,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视胸腔镜组手术费用与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开胸组(P<0.05).结论:与开胸术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胸管放置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手术效果好,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合理选择,唯一的缺点是手术费用较传统开胸组要高.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CT设备是诊断仪器设备的一次科学飞跃.其广泛运用对提高X 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临床分辨率以及X线诊断的准确率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CT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管理也是重要的保障方面,笔者多年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对于CT设备的维修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作者:周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资料,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仅予TDP照射和西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患者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改观.结论:综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除了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通气、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外,给予纳洛酮0.4mg或0.8mg静脉注射,给药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2小时之内不等,给药时间为3-5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4%和56.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46.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玺;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服务的研究,优质服务及基础护理的开展,来塑造护理人员的新形象,从而提高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某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由此来研究分析基础护理的准确性.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有强烈的服务理念,在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的同时,能提供人文关怀服务,做好每一个细节,并注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结果: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向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护理人员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拓展护理服务的新内涵,塑造护理人员的新形象,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专科护理的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作者:许红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规范供应室与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包装,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每天供应室派一至二名护士到手术室协助工作.通过几年实践,提高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提升供应室、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无菌物品存放质量.
作者:吕少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加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规护理,护理要求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吴晓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平时体健,在外院体检发现有异常来我院复查.心电图示: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缩短小于0.12秒,QRS波群起始部可见δ波,胸导联的δ波及主波均向上,QRS波时间≥0.12秒.
作者:徐雁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1月~6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个责任护理组,其中,观察组60例,于术后8~10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为5~10分钟,对照组63例,于术后16~20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同样为5~10分钟.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要早,腹痛腹胀的并发症也有了明显减轻.结论: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应在麻醉清醒后(即术后8~10小时)就开始早期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胃肠的蠕动,尽早恢复患者肛门的排气排便功能,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并减轻切口疼痛,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伙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占 80%.对于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如使用宫缩剂、使用宫腔填塞物、子宫加压缝合、动脉结扎术等,情况严重时则需要进行子宫切除.
作者:黄颖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川崎病后临床护理的关键.方法:对3例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成人川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接受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3例患者的体温迅速降低.结论:在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川崎病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控制输液速度,并进行严密的观察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陈慧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