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狭瓣鹰爪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韩长日;宋小平;彭明生;王恩举;李永丹

关键词:狭瓣鹰爪花, 挥发油, 化学, 亚热带地区, 植物, 番荔枝科, 海南, 分布
摘要:海南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1],该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1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枳实为芸香科乔木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或枸橘(枳)与香橼未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大肠经.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和化痰散痞的功效[1].枳实的挥发油有镇静、镇痛、镇咳、祛痰、抗菌及中枢抑制作用[2].

    作者:廖凤霞;孙冠芸;杨致邦;夏之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铁皮石斛研究进展

    综述了20余年来国内有关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菌根真菌等研究工作,并对其产业化开发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邵华;张玲琪;李俊梅;魏蓉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阿胶远志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阿胶远志膏由地黄、麦冬、远志等10余味中药研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血与养心安神之功效,既能治阴血少,营液不足,心神不宁之本,又治虚烦少寐,精神恍惚,夜寐多梦、健忘失眠、头晕、头疼心悸之标.为了控制质量,本实验采用TLC法对远志、麦冬、丹参、当归药味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了阿胶远志膏中梓醇的含量,方法简便,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刘霞;倪艳;郝旭亮;王瑞明;李先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检测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水提液对H2O2/Fe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来自西藏那曲地区、云南滇西北地区和四川川西北地区的冬虫夏草均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清除作用,且来自不同微生态环境的样品之间的清除作用差异比来自不同主产区样品之间的清除作用差异更明显.结论冬虫夏草水提液有明显地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且微生态环境对该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蔡仲军;陈仕江;尹定华;张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槲皮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及药理活性[1],因其扩张冠脉、调血脂、降低血管通透性被作为心血管药物而在临床广泛应用.已有文献报道槲皮素在体外对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2,3].

    作者:罗玲;吴凯南;吴晓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怀山药中痕量汞

    原子荧光光谱法于1964年用于分析领域,1970年提出了非色散型火焰原子荧光测汞装置.近年来测汞的主要方法有原子荧光法和冷原子吸收法[1].

    作者:石杰;朱永琴;龚雪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石见穿中两个酸性多糖的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全草中的多糖组份.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分别从石见穿水提取物和稀碱提取物中分得2个均一多糖组份SC5和SC6,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104和>1.0×106,二者均为结构复杂的酸性多糖组份.结论SC5和SC6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得的酸性杂多糖.

    作者:刘翠平;王雪松;方积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白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初探

    目的分析平江、怀化和浙江白术的挥发油成分并比较其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白术药材色谱指纹图谱提供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渗漉法提取平江、怀化和浙江白术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景(HELP)法解析所得的GC-MS数据,从整体上比较了其色谱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更有利于白术挥发油的提取;HELP法较好地克服了色谱峰重叠对定性、定量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白术有共同的特征峰和不同点.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白术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周枝凤;沈菊文;龚范;梁逸曾;邱细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株产长春新碱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长春花叶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产生长春新碱的菌株.方法从长春花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对其发酵提取物进行TLC和HPLC分析.结果从长春花叶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无孢菌群菌株:97CY3.它能产生长春新碱,HPLC测定其长春新碱含量约为0.205 μg/L.结论长春花内生真菌中,有的菌株可产生与宿主所产相同的抗癌物质长春新碱.

    作者:杨显志;张玲琪;郭波;郭仕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瑞香狼毒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的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rsehernin(Ⅰ),狼毒宁B(chamaejasmenin B,Ⅱ),异新狼毒素A(isoneochamaejasmin A,Ⅲ)和(+)-狼毒素[(+)-chamaejasmin,Ⅳ].结论化合物Ⅲ和Ⅳ为新旋光异构体,化合物I为首次从狼毒属中分得.

    作者:冯宝民;裴月湖;张海龙;华会明;王永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狭瓣鹰爪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海南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1],该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1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作者:韩长日;宋小平;彭明生;王恩举;李永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甘草的免疫学鉴定方法研究

    目的利用种属特异性蛋白建立一种生药甘草的免疫学鉴定方法.方法选用生药甘草为实验对象,利用抗甘草总抗原血清并结合Western-blot的结果确定甘草种属特异性蛋白(RGP).分离纯化该蛋白抗原并制备和生物素标记其特异性抗体,建立夹心式ELISA法用于甘草的分析鉴定.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对不同产地及品种的甘草显示了良好的特异性,可以用于生药的鉴定和分析.结论以甘草自身的特异性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将为生药甘草的品种鉴定及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白钢;曹学琳;杨文博;唐元泰;芮菁;梁会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rdU-ELISA法测定四逆汤及组方药提取物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汤(SNT)及组方药提取物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BrdU-ELISA法观察药物对离体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BrdU-ELISA法结果表明四逆汤总提取物(EST)对VSMC的BrdU掺人DNA没有显著影响,而MTT测定表明EST可以提高VSMC的脱氢酶活性.甘草(LE)、附子(AE)、干姜(GE)、甘草加附子(LAE)、干姜加附子(AGE)提取物显著提高VSMC的脱氢酶活性,同时提高VSMC的BrdU掺入DNA的水平.结论EST可以增加VSMC的脱氢酶活性,但对VSMC的BrdU掺人DNA的水平无影响.而其他组方药提取物可以增加VSMC的脱氢酶活性,同时提高VSMC的BrdU掺入DNA的水平.

    作者:刘平;葛迎春;李晨燕;马天舒;任慧君;徐亚娟;徐东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青叶抗内毒素活性部位筛选

    目的评价和比较大青叶5个化学部位的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浓度,观察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对放线菌素D敏化小鼠内毒素致死攻击的保护作用.并以内毒素制备家兔发热模型,测定其肛温变化.结果大青叶Ⅳ部位能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显著降低内毒素的致热性和致死性.结论大青叶Ⅳ部位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内毒素活性.

    作者:方建国;施春阳;汤杰;王文清;刘云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国内外文献,结合课题组应用蛋白质组学对药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的研究,介绍研究蛋白质组学的主要内容、技术手段,以及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巨大应用意义,并分析了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药现代化以及新型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蛋白质组学将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作者:王志平;乔建军;元英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鲜三七与干三七皂苷含量的比较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药材.对三七的开发和使用一般是经过干燥后的干三七,鲜三七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由于传统三七干燥过程中需打磨,是有害物质二次污染三七的途径之一,为了充分利用产区优势,直接开发利用鲜三七,开展了鲜三七与干三七皂苷含量的比较,为鲜三七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马妮;高明菊;曾江;陈中坚;王朝梁;崔秀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太白米栽培技术研究

    太白米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Lingelsh.)Steam的干燥小鳞茎,主产于陕西太白山,云南、西藏等省区亦产[1,2].为名贵中药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珍惜保护植物,具有宽胸利气、止呕止咳、健胃镇痛等功效.

    作者:胡本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西红花酸对过氧化氢诱发心肌细胞[Ca2+]i改变的作用

    目的观察西红花酸对H2O2诱发培养心肌细胞[Ca2+]i改变的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F1uo-3/AM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不同因素处理的单个培养心肌细胞[Ca2+]i.结果H2O2呈浓度依赖性地使单个培养心肌细胞[Ca2+]i增加,并不受细胞外环境是否存在Ca2+的影响,L-型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也不能完全中止[Ca2+]i的增加;不同剂量的西红花酸则能减低H2O2引发的单个培养心肌细胞[Ca2+]i增高的幅度.结论西红花酸能明显抑制H2O2诱发培养心肌细胞[Ca2+]i增加的作用,可能与调整胞内钙库Ca2+的释放和摄取、Ca2+内流等机制有关.

    作者:余卫平;钱之玉;绪广林;沈成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蛤蚧定喘胶囊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蛤蚧定喘胶囊是三金集团桂林中药制药厂在传统产品蛤蚧定喘丸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研制的新制剂,主要是由蛤蚧、鳖甲、紫菀等中药组成.具有平喘、祛痰、止咳、抗炎、免疫、抑菌和抗过敏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肺肾两虚、痰热咳嗽气喘具有良好的疗效[1].

    作者:邹节明;袁伟恩;蒋治良;王力生;潘宏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的药效学研究

    六味地黄丸(简称丸剂)是传统的中成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6味中药材经粉碎后用蜂蜜配制而成.在临床上曾发挥了卓越的效能,但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发现其有作用慢,含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水分高易于霉变、不利于贮存等缺点.

    作者:高瑞峰;于永芳;李沈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