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鳖甲片预防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过度形成的实验研究

张东伟;王继峰;牛建昭;李健;杨美娟;金焕;高宝华

关键词:复方鳖甲片, 肺纤维化, Ⅲ型胶原, Ⅳ型胶原, 层黏连蛋白, 透明质酸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鳖甲片预防盐酸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气管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第2天ig复方鳖甲片1.4,0.7,0.35g/kg,每周连续给药6d,给药4周,观察第28天时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清中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同时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结果复方鳖甲片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Ⅲ-C、Ⅳ-C,LN及HA的含量,降低肺组织纤维性增生.结论复方鳖甲片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含量而发挥治疗作用.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黄的形态结构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地黄为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国内外对地黄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对近年来地黄的形态结构及主要药用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地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太霞;李景原;胡正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芩苷渗透不同动物皮肤的透皮吸收研究

    目的比较黄芩苷渗透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黄芩苷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透皮吸收研究以改进型Franz扩散池为工具,比较黄芩苷渗透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黄芩苷透过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的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67.31±23.66)、(78.35±3.29)、(117.35士29.48)、(86.25±7.55)、(84.43±11.27)μg/(cm2·h).结论裸鼠皮肤作为黄芩苷透皮吸收研究用皮肤较为理想.

    作者:刘强;吕志平;朱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御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御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御风胶囊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1h及24h神经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fos表达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御风胶囊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p53的表达并诱导bcl-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MDA的产生,提高SOD活性(P<0.05);并对CAT活性呈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御风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赵瑛;张季;金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山龙眼属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山龙眼属(Helicia Lour.)系山龙眼科植物,全世界约有90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产18种,2个变种,分布于西南至东南各省区.本属分2组,我国种类均属山龙眼组[1],其中深绿山龙眼H.nilagirica Bedd.(俗名豆腐渣果)、网脉山龙眼H.reticulata W.T.Wang和小果山龙眼H.cochinchinensis Lour.具有收敛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炎、食物中毒、风湿肿痛等症在民间传用[2,3].目前对该属植物研究报道的有深绿山龙眼、焰序山龙眼H.pyrrhobotrya Kurz和山地山龙眼H.clivicola W.W.Smith,其中所含成分豆腐果苷(helicid,对甲醛基苯-O-β-D-阿洛吡喃糖苷)的化学结构类似于天麻苷(gastrodin,对羟甲基苯-O-βD-吡喃葡萄糖苷).临床、药理研究表明,豆腐果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天麻苷相似,但其镇静、止痛作用较天麻苷强,对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头昏、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显效快[4].由其制成的产品神衰果素片现已面市.本文对文献报道的山龙眼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桂艳;王钢力;马双成;林瑞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方鳖甲片预防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过度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片预防盐酸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气管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第2天ig复方鳖甲片1.4,0.7,0.35g/kg,每周连续给药6d,给药4周,观察第28天时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清中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同时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结果复方鳖甲片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Ⅲ-C、Ⅳ-C,LN及HA的含量,降低肺组织纤维性增生.结论复方鳖甲片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含量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张东伟;王继峰;牛建昭;李健;杨美娟;金焕;高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EB病毒口服液对EB病毒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细胞毒作用

    目的观察抗EB(Epstein-Barr)病毒口服液对EB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抗EB病毒口服液对Raji细胞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表达及B95-8细胞病毒壳抗原(virus capsid antigen,VCA)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测定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抗EB病毒口服液在无毒的浓度下,对Raji细胞EB病毒EA抗原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667mg/mL;对B95-8细胞EB病毒VCA抗原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89mg/mL;对正丁酸钠激发的B95-8细胞EB病毒VCA抗原表达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4 mg/mL.抗EB病毒口服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IC50为7.57mg/mL.结论抗EB病毒口服液能抑制EB病毒抗原的表达,在较高的浓度下对鼻咽癌细胞CNE2具细胞毒作用.

    作者:刘宗潮;简少文;李华忠;欧景才;谢冰芬;李端;冯公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多媒体人参生产智能专家系统在人参栽培中的应用

    介绍了多媒体人参生产智能系统在人参栽培中的应用.通过对人参栽培中的水、肥、土、病、虫、草害进行图像及文本的采集、数字转化、专家推理,达到计算机对作物形态特征自动提取和智能诊断的目的,对提高人参栽培水平起到专家的指导作用.

    作者:姚玉霞;陈桂芬;司秀丽;刘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目的研究中药射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色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射干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isorhamnetm,Ⅹ)、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Ⅺ)、白射干素(dichotomitin,Ⅻ),从乙醇提取液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苷(iridin,ⅩⅢ)、野鸢尾苷(tectoridin,Ⅹ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XV)、维太菊苷(Vittadinoside or stigmasterol-3-O-glucoside,ⅩⅥ).结论其中化合物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秦民坚;吉文亮;王峥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理研究近况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终转归,是呼吸系统的难治病,其终末期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不少学者尝试用中药治疗,并通过动物模型进行药理实验研究.本文就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魏葆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蒿丛生芽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影响青蒿丛生芽诱导因素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把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调控青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结果青蒿的基因型,激素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而光强在1000~6000lx和温度在20℃~30℃对丛生芽的发生影响不大;在5种基因型的青蒿中,025丛生芽的诱导率高;诱导丛生芽的激素组合是6-BA 2.0mg/L和NAA 0.15mg/L;另外,离子在青蒿丛生芽的诱导和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组织培养条件下,青蒿丛生芽的诱导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可以通过理化因子有效地进行调控.

    作者:耿飒;姬生栋;袁金云;卢龙斗;叶和春;李国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生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观察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环境污染、通讯工具的电磁波辐射有关.笔者针对这一病症,采用纯中药治疗,结合现代药理选药,自拟生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耀辉;徐亚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橘红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和柚C.grandis(L.)Osbeck未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称毛橘红,后者称光橘红.化橘红有散寒、燥湿、消痰、利气等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1].化橘红富含黄酮类等酚性成分,主要为柚皮苷、野漆树苷等[2],多为活性成分,对化橘红的质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对化橘红中酚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共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柚皮苷元(naringenin,Ⅰ)、芹菜素(apigenin,Ⅱ)、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Ⅲ)、柚皮苷(naringin,Ⅳ)和野漆树苷(rhoifolin,Ⅴ),其中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

    作者:袁旭江;林励;陈志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粗吻海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粗吻海龙Trachyrhamphus serr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低压柱色谱研究粗吻海龙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粗吻海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胆甾醇(Ⅰ),十六酸(Ⅱ),十四酸(Ⅲ),六氢-吡咯并吡嗪-1,4-二酮(Ⅳ),肌酸酐(Ⅴ),1-甲基-2-氨基-二氢咪唑-4-酮钠盐(肌酸酐钠)(Ⅵ),尿嘧啶(Ⅶ),胸腺嘧啶(Ⅷ).结论化合物Ⅵ是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

    作者:黄建设;李庆欣;吴军;张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灯盏花素骨架缓释微丸释药机制的研究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部位,主要为灯盏花乙素和灯盏花甲素的混合物,其中灯盏花乙素含量占95%以上.灯盏花素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只有灯盏花素的片剂和注射液,存在诸多不便:片剂服用次数多,生物利用度低;注射剂使用又受到一定限制,不适于长期给药.本实验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的骨架缓释微丸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常用模型拟合,并观察溶出前后微丸微观结构的改变,以探讨其释药机制.

    作者:张彦青;解军波;陈大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五味子软胶囊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复方五味子软胶囊是由五味子、远志、柏子仁等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制成的制剂.主要药味五味子具有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兼有补肾宁心之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与远志、柏子仁等味药配伍,具有解表除烦,养心安神、镇静助眠的作用,用于精神不安、失眠健忘、虚烦不眠、夜寝多梦等症.

    作者:陈光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苦玄参总皂苷的研究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苦玄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建立苦玄参总皂苷的分析方法.方法以TLC为检测手段,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苦玄参总皂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苦玄参皂苷的含量.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将苦玄参总皂苷含量由浸膏中的8.7%提高至27.3%,增加20%乙醇洗脱操作可进一步提高至52.1%;苦玄参总皂苷的大吸收波长为261nm,与苦玄参苷Ⅰ A一致.苦玄参苷Ⅰ A在4.56~91.2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3%.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苦玄参总皂苷;分光光度法测定苦玄参总皂苷含量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

    作者:王力生;邹节明;郭亚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当归多糖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生成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予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或GM CSF/IL-4联合各浓度APS(50,100,200 mg/L)培养,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成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免疫表型(CD80,CD86,CD83),自体或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GM-GSF/IL-4或GM-CSF/IL-4/APS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而且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表型.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细胞成活率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CD83,CD80,CD86表达显著升高,APS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CD83、CD80、CD86表达率明显高于GM-CSF/IL-4组.GM-CSF/IL-4/APS诱生的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GM-CSF/IL-4组.APS能促进IL-4和GM-CSF对CM1-DCs的诱生与成熟.

    作者:陈国安;肖希斌;袁利亚;戎吉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参醇提取液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性味苦寒,归心、肝、脾、肾、大肠、小肠诸经.具有清热燥湿除烦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研究表明苦参碱有类似安定等作用[1].本实验采用抖笼换能器法、翻正反射法、海马脑片技术等观察苦参的镇静催眠作用,为扩大苦参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绪平;陈庆梅;郑筱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短简兔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短筒兔耳草为一种传统常用藏药,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干燥全草,藏黄连,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

    作者:郑秀萍;石建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生物技术

    中药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天然药物筛选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和微卫星DNA等生物技术进行中药材的甄别和品种选育,利用遗传转化、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药材资源的保护和有效成分或部位的大规模发酵生产.蛋白质组、生物芯片等高通量技术可应用于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从蛋白质图谱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中寻找中药作用的靶点和途径.把机制研究成果应用于新药研发和中药的二次开发,将极大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赵广荣;向志军;元英进;郭治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