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通口服液对术后黏连动物组织羟脯氨酸的影响

杨西晓;郭丹;吴清和;荣向路;曾煦欣;王春霞;侯连兵

关键词:常通口服液, 术后黏连, 动物组织, 羟脯氨酸, 伤口愈合, 胶原蛋白, 预防, 中药制剂, 实验观察, 含量, 动物试验, 蛋白代谢, 氨基酸, 组成, 指标, 显示, 回肠, 黄芪, 腹部, 腹壁
摘要:组织羟脯氨酸(OHP)是胶原蛋白的一种特有氨基酸,其测定对胶原蛋白代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将OHP含量作为研究伤口愈合的主要指标.常通口服液(COL)为本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黄芪、丹参、大黄等中药组成,主要用于预防腹部手术后黏连,动物试验显示其有预防术后黏连,而不影响伤口愈合的作用[1].为探讨COL预防术后黏连的机制,本实验观察COL对术后黏连大鼠、兔回肠和腹壁OHP含量的影响.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意义深远

    综合国内外文献,结合笔者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的体会,介绍了国内外中药生物转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提出了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的思路并分析了进行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一般方法,并就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开展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研究对充分发挥中药的潜在价值和我国的中药资源优势开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转化研究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红亚;吴少华;王兴红;彭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玉屏风口服液中升麻苷的含量

    玉屏风口服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体虚易感风邪者.原标准中未建立含量测定项.防风解表祛风,具有解热、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升麻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故本实验选择升麻苷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成分,并采用HPLC法测定升麻苷含量,建立了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定量控制方法,结果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

    作者:刘素香;万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通光藤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是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主产于云南;性味苦、微寒,具有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散结止痛等功效.传统用于痰咳嗽喘,主治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曾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具有免疫调节、保肝利尿、败毒抗癌等作用;对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具有确切的抗肿瘤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中药[2,3].

    作者:邢旺兴;张玉荣;陈斌;宓鹤鸣;吴玉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HPLC-ELSD法测定三七叶中人参皂苷Rb3、Rc、Rb1的含量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e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在三七叶中以人参皂苷Rb3、Rc和Rb1含量高,是三七叶总皂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从三七茎叶中提取三七叶总皂苷主要含有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具有镇静安神、清热消肿、活血止血之功效,能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1].目前,其质量控制标准采用的是碘量法[2],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本实验对三七叶总皂苷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人参皂苷Rb1、Rb3和Rc作为质量指标,采用HPLC-ELSD法进行检测,并与HPLC-UV法进行了比较.

    作者:朱洁;杨蓉;张洪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花果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花果叶挥发油的研究

    无花果Ficus carica L.又名映日果、密果,为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是人类早栽培的古老果树树种.无花果树为药食同源果品植物,原产于亚热带,现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上海、四川、陕西、甘肃、江西、广东、河南等省,庭院栽种居多.近几年经过优良品种的研究推广,已由庭院栽种推向了大面积种植,逐渐发展成为园林化.无花果的多种营养与药用价值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据<圣经>、<神农本草经>记载:无花果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痢、便秘、痔疮、喉痛等功效;叶子也可以治痔疮、肿毒、心痛[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花果的果实与叶子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癌疗效[2~5],无花果叶还可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对棉蚜虫的杀虫率可达80%,无花果叶的祛避作用及特殊的香气引人关注,但其香气成分未见报道.本文用GC-MS计算机连用技术对无花果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检测研究.

    作者:赵萍;周海梅;吴云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追踪方法,采用Sephdex LH20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IR、1H-NMR、13C-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研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Ⅰ),5,5'-双氧甲基呋喃醛(Ⅱ),N-苯基苯二甲酰亚胺(Ⅲ),4-羟基-2-甲氧基苯甲酸(Ⅳ),4-羟基-烟酸(Ⅴ),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Ⅵ),腺苷(Ⅶ).结论化合物Ⅳ、Ⅵ、Ⅶ均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Ⅴ~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岱琳;曲戈霞;王乃利;姚新生;北中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马樱丹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马樱丹Lantana camara L.又名三星梅、广叶美人樱、五色绣球、变色草、龙船花、五龙兰、如意草、臭草、五彩花、五雷丹、五色梅.为马鞭草科小灌木,其根、叶、花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驱风止痒等功效,可治疟疾、感冒、淋巴结核、腮腺炎、风湿骨痛、皮肤痒等症[1].前人已报道了其根及枝叶的化学成分[1,2],但花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探讨其化学成分,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笔者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这一新兴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技术特点是用涂有高分子固相涂层的萃取纤维吸附样品中的有机物,再结合气相色谱进样技术将被吸附的物质解脱后鉴定.该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对挥发性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能力.

    作者:高泽正;吴伟坚;吴建雄;梁广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木香中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木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性木香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松弛平滑肌和解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的含量测定为木香内酯[1].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了10批木香药材中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为木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另一种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徐宇;方鲁延;谈红;孟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西红花及注射用西红花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西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西红花苷(crocin)为西红花药材的提取物,经过加工制成注射用西红花苷(冻干)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用于中风病血瘀证(脑脉痹塞),临床上用于脑梗死,或局限性脑梗死(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动脉痉挛等).

    作者:郁健;杜春波;周素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超滤法分离与纯化香菇多糖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是一种食药用菌,其主要药用成分为香菇多糖,含量约为12.8 mg/g[1].相对分子质量为400 000~800 000的香菇多糖具有抗癌活性,通过调节胞质分裂增强身体免疫系统功能[2].而且香菇多糖还对艾滋病有一定疗效[3]

    作者:范云鹏;李十中;刘冬梅;王星云;熊先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枳实及其提取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幼果.其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枳实及其提取物中的生物碱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成分具有强心、升压及对外周血管等多种功能与作用[1].有机氯农药在我国已禁用多年,但由于它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可以存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测定枳实及其提取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对枳实及其提取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2,3].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操作、重现性好,可用于枳实及其提取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

    作者:惠玉虎;王让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龙衣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龙衣提取物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S180和H22作为瘤株,于正常小鼠腋下接种S180瘤液,腹腔接种H22瘤液,荷瘤小鼠分别每天ip青龙衣冷醇提取物(191.37、95.68、47.84mg/kg)、热醇提取物(121.17、60.58、30.29 mg/kg)、环磷酰胺(20 mg/kg,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给药7 d后处死小鼠,制备肿瘤细胞和红细胞悬液.以1,6-diphenyl-1,3,5-hexatriene(DPH)为探针剂,用荧光偏振法测定荧光偏振度(P)值和微黏度(η),观察青龙衣提取物对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青龙衣冷醇、热醇提取物均能使S180小鼠的肿瘤细胞膜流动性提高,使H22小鼠的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两种提取物均能降低H22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P<0.05).结论青龙衣提取物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膜的影响起到抑瘤作用,而对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积极作用.

    作者:季宇彬;马宏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的研究

    银杏萜内酯主要包括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B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特异性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其专一性高,而银杏内酯A也是一种重要的昆虫拒食素,白果内酯对老年痴呆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疗效[1].目前,银杏萜内酯对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有效疗效已使他成为药品及保健食品的原料.但目前银杏叶仍是提取银杏萜内酯化合物的主要工业生产来源.银杏萜内酯的提取分离方法报道较多.由于银杏叶中这类化合物含量很低,且具有特定结构,因此,提取分离步骤烦琐,费时且得率低.目前,日本专利及欧洲报道一般采用有机溶剂多级萃取与硅胶吸附-洗脱或活性碳吸附-洗脱与醋酸铅沉淀法相结合的提取方法,但得率低,工艺繁锁[1,2].近几年国内银杏萜内酯的提取分离也有报道,主要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柱进行分离.

    作者:何珺;何照范;张勇民;Pierre Sinay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客户关系管理在医药企业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近几年来被企业所关注的一种管理方法.仅靠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已难以吸引客户,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已成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已经意识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能帮助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将客户的意见反馈到产品、服务设计中,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

    作者:王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黄花乌头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研究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的化学成分,寻找更多有活性的生物碱类物质.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氧化铝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有关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IR,ESI-MS,1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花乌头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13-二乙酰基-14-羟基-2-异丁酰基-赫替新(11,13-diacetyl-14-hydroxy-2-isobutyryl hetisine,Ⅰ)、关附庚素(guan-fu base G,Ⅱ)、关附己素(guan-fu base F,Ⅲ)、关附Z素(guan-fu base Z,Ⅳ)、关附壬素(guan-fu base Ⅰ,Ⅴ)、关附子素(guan-fu base K,Ⅵ)、关附胺醇(guan-fu aminealcoho1,Ⅶ).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天然产物,命名为关附巳素(guan-fu base P),首次报道其氢谱和碳谱数据.

    作者:杨春华;张汉杰;刘静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常通口服液对术后黏连动物组织羟脯氨酸的影响

    组织羟脯氨酸(OHP)是胶原蛋白的一种特有氨基酸,其测定对胶原蛋白代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将OHP含量作为研究伤口愈合的主要指标.常通口服液(COL)为本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黄芪、丹参、大黄等中药组成,主要用于预防腹部手术后黏连,动物试验显示其有预防术后黏连,而不影响伤口愈合的作用[1].为探讨COL预防术后黏连的机制,本实验观察COL对术后黏连大鼠、兔回肠和腹壁OHP含量的影响.

    作者:杨西晓;郭丹;吴清和;荣向路;曾煦欣;王春霞;侯连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人参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依其炮制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生晒参、红参和糖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人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和生物活性,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如皂苷类、多糖类、多肽类、脂肪酸、氨基酸、聚乙炔醇类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在人参的主根、须根、芦头、茎叶、花蕾、果实等部位中都含有此类成分,目前分离出的单体皂苷已超过30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检测手段及方法的日益成熟,对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也日趋增多,现就其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张萍;王金东;肖新月;张南平;林瑞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苦参碱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苦参碱的体内抑瘤效应与荷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初步探讨苦参碱抑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苦参碱对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苦参碱的体内抑瘤实验,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IR),观察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和病理学形态的改变;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高、低剂量苦参碱对小鼠H22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60.7%和62.5%(P<0.01);体外增殖试验显示,苦参碱单独作用时,对荷瘤小鼠静止PBL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较明显,但对刀豆蛋白A(ConA)活化的荷瘤小鼠PBL的体外增殖反应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随苦参碱质量浓度的增高,促进作用随之减弱;苦参碱治疗后小鼠的脾脏和胸腺质量减轻,其中以脾脏变化更为明显(P<0.01),病理切片显示胸腺皮质变薄;苦参碱不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IL-2和IL-12水平(P>0.05).结论苦参碱在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但在体内、体外都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显示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不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马凌娣;文世宏;张彦;何於娟;刘小珊;康格非;蒋纪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佐治小儿细菌性肺炎临床观察

    小儿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般采用抗炎、止咳、化痰等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本院在对小儿细菌性肺炎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周,考察其佐治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功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俞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干旱胁迫对甘草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以甘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SOD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SOD酶活性等指标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相对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甘草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不但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可以提高甘草幼苗的抗旱性.

    作者:刘长利;王文全;魏胜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