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季学磊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尿白蛋白排泄率,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双能X线测定了11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组L2~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A组) 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B组),测定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的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 ;DM-B 组病程、BMI、HbA1c、FPG、UAER与DM-A组差异显著(P<0.01 , P< 0.05) .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I低、血糖控制不良及肾脏损害时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1年1月1日至 2008年12月31日所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排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急诊手术2例和未手术死亡或自动出院的8例,总共30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开放手术患者22例,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腔内治疗患者8例.通过手术过程中死亡率,30 d死亡率、并发症和一年随访中的死亡率、并发症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本项研究经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腔内组30 d死亡1例(12.5%)(P=0.440),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P<0.001、P<0.001),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均较手术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一年随访中死亡1例(死亡于非血管原因),无内漏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手术组30天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组,一年随访无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高选择人群研究基础上得出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近期疗效较传统开放手术好的优势.

    作者:丁浩;宋海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柠檬酸三乙酯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citrate,TEC)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比较包衣中含TEC和不含TEC对Eudragit L30D-55膜(尤特奇肠溶包衣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释药及其表面衣膜质量的影响.结果 含10%TEC的Eudragit L30D-55膜较不含TEC的Eudragit L30D-55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降低19.75℃;含10%TEC和含5%TEC的肠溶微丸释放度分别为98.7%和82.6%,远远高于不含TEC的微丸.结论 TEC能显著改善树脂类包衣材料的Tg,提高膜的柔韧性和完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可广泛应用于制剂包衣中.

    作者:陈文婕;杨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方法 79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简单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结果 全组均痊愈,平均手术时间为66.7 min,平均住院天数8.8 d(住院2~17 d),1例腹股沟疝于半年后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现代较先进的修补方法,该手术可在局麻下实施,具有手术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修补方法也不能完全摒弃,针对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道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减少出血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用下肢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4次.结果 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皮下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作者:王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3次/d,连用10 d,观察两组的治疗第 1,4,8,12 d的GCS记分及6个月后GOS评分.记录两组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GCS记分明显升高(P<0. 05),6个月后GOS评分的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军;崔明;江永;左延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并发脑脊髓炎2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可通过粪-口和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普通病例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或)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病例则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并发下肢瘫痪,我院于2008年收住两例手足口病并发下肢瘫痪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明鑫;李晓红;潘家华;何金根;陈云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探讨提高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效能的方法

    药品抽验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药品稽查工作的技术支撑,如何加强抽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提高抽样效能,是当前药品抽验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我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省、市均成立联合抽样工作组,地市间实行交叉抽样等,使整个药品抽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特别是药品检测车自试运行以来,在药品快速筛查、靶向抽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整个抽验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基层药监部门在实施抽样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笔者对此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作者:杨东风;陈文;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毛冬青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毛冬青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毛冬青总皂苷和黄酮苷,其中毛冬青甲素有多种生理活性.毛冬青对急慢性炎症有良好疗效,同时能有效抑制心血管疾病和肝损伤的炎症反应.毛冬青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逆转录病毒感染脾大症治疗作用、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抗HIV作用、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宋媛媛;李媛;张洪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 39例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随机双盲服用沙利度胺或纤维素片100 mg口服,早晚各一次,两周后200 mg口服,早晚各一次,每两周加量200 mg,至患者不能耐受,并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服用沙利度胺)半年生存率为77.8 %,一年生存率为33.3% ,AFP降低指数为1.50±0.86, 对照组(服用纤维素片)分别为61.9%,28.6%,1.43±1.03,与治疗组对应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较单用TACE提高半年、一年生存率不显著,有较多副作用出现.

    作者:袁孝兵;胡兴龙;孙祥;殷世武;李成发;孟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退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退血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减少血液报废率,提高输血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方法 统计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临床退血情况,对导致临床退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临床退血的原因涉及到患者疾病因素、患者及家属心理因素、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等,因临床退血而导致的血液报废占退血总量的72.0%,占同期出库血的0.24%.结论 临床医生对于输血患者的病情应充分了解,完善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操作,使输血疗法朝着更安全、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作者:程越;杨鹏;卞茂红;张循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5年期间发生的早产儿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554例早产儿中69例发生81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45%,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充分了解和纠正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原则,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柴建春;崔北勇;刘东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 ID);DB-624毛细管柱(30 m ×0.450 mm×2.55 μm);柱温:9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氮气(3 ml·min-1)为载气;氢气流量:45 ml·min-1,空气流量:450 ml·min-1;分流比5∶1.结果 环氧乙烷在1.0738~9.6646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35%.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张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辉力灌肠剂在妇科病人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辉力灌肠剂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辉力灌肠剂,对照组采用传统肥皂水灌肠法,于手术前晚清洁肠道.结果 灌肠效果、灌肠次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辉力灌肠剂用于手术前清洁患者肠道简便有效,能减少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好,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

    作者:卞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快速测定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头孢氨苄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本文采用比色法,在295 nm波长处比色.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相应的含量.结果 此方法在2.5~25 m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方程:Y=17.68×10-3X-7.93×10-3r=0.9997.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捷、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与当前快检车检测配套运用.

    作者:王和协;李传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955年Bedford报道全麻后老年病人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POCD系患者在麻醉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认知能力减退、焦虑、记忆受损、语言理解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减退[1] ,在老年手术病人中十分常见,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发生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

    作者:陈珂;李元海;徐四七;胡胜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应用.方法 在进行角膜穿通伤修复术,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前房.结果 在角膜伤口修复术中粘弹剂加大了前房空间,保护晶状体和角膜内皮,防止虹膜与伤口的粘连,维持曈孔圆形.在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粘弹剂起到推移、松动血凝块作用,减少手术难度.结论 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它保护眼前节组织、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黄河;孙翼虎;孙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清肺饮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清肺饮的质量控制方法.用HPLC法测定清肺饮中哈巴俄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SinochromODS C18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哈巴俄苷在12.37~61.8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2%,RSD为1.23 %(n=5).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王跃茹;王利;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73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结果 ( 1)非手术治疗26例:平均住院时间32 d(1周内出院15例)原内科病加重者15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周,发生髋内翻8例.26例关节功能正常者15例,轻度受限、跛行者8例,不能下地活动者3例.(2)手术内固定治疗(动力髋固定30例,解剖钢板固定9例,锁定钢板4例)43例:伤口感染1例,原内科疾病无加重,平均住院时间21 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关节功能正常35例,轻度跛行7例(均为解剖钢板),活动差1例.(3)放弃治疗4例:1例死亡,3例跛行.结论 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全身状况允许下,首选手术内固定治疗(如DHS、锁定板、解剖板);在身体条件不适合于做相对大的手术时,可选择简单、住院牵引治疗.

    作者:杨美中;胡承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饮食和运动的行为干预分析

    目的 针对冠心病(CHD)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行为干预,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降低影响CHD的不利因素,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5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个月饮食指导和适当锻炼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5例CHD患者干预前饮食和运动不合格者分别为:94.2%,92.9%,而干预后为:8.2%,4.8%.血糖、血脂、高血压值明显降低,体重减轻.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可全面的降低CHD患者的不利因素,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解霞;李玉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给予疏血通针剂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10、5、5BU隔日应用.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友发;孙平;杨言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