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黄友发;孙平;杨言府

关键词:巴曲酶, 进展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给予疏血通针剂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10、5、5BU隔日应用.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保守性治疗中的作用(附5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保守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前进行阴道超声确诊,然后临床应用氨甲喋呤75 mg单次肌注一次同时加服米非司酮100 mg每天一次,共3 d.分别在用药后3 d、1、2、4、8周进行超声监测了解异位妊娠附件区包块的图像变化情况,判断保守治疗的效果.结果 阴道超声能早期确诊异位妊娠,在动态监测中异位妊娠包块明显增大的13例均保守治疗失败、包块逐渐变小并消失者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珉;颜玉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鸡骨草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鸡骨草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rus carltorliensis Hance.,TFA)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制备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MDA含量、SOD、GSH-Px活性.同时计算肝脏系数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结果 TFA 100,80 mg·kg-1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P<0.05),肝组织中MDA的生成和肝脏系数(P<0.05);升高组织中SOD、GSH-Px活性(P<0.05).亦可明显改善肝脏的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TFA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作者:江生周;江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给予疏血通针剂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10、5、5BU隔日应用.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友发;孙平;杨言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 39例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随机双盲服用沙利度胺或纤维素片100 mg口服,早晚各一次,两周后200 mg口服,早晚各一次,每两周加量200 mg,至患者不能耐受,并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服用沙利度胺)半年生存率为77.8 %,一年生存率为33.3% ,AFP降低指数为1.50±0.86, 对照组(服用纤维素片)分别为61.9%,28.6%,1.43±1.03,与治疗组对应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较单用TACE提高半年、一年生存率不显著,有较多副作用出现.

    作者:袁孝兵;胡兴龙;孙祥;殷世武;李成发;孟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降糖药治疗,强化组(24例)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刘亚松;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应用.方法 在进行角膜穿通伤修复术,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前房.结果 在角膜伤口修复术中粘弹剂加大了前房空间,保护晶状体和角膜内皮,防止虹膜与伤口的粘连,维持曈孔圆形.在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粘弹剂起到推移、松动血凝块作用,减少手术难度.结论 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它保护眼前节组织、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黄河;孙翼虎;孙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3次/d,连用10 d,观察两组的治疗第 1,4,8,12 d的GCS记分及6个月后GOS评分.记录两组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GCS记分明显升高(P<0. 05),6个月后GOS评分的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军;崔明;江永;左延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5年期间发生的早产儿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554例早产儿中69例发生81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45%,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充分了解和纠正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原则,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柴建春;崔北勇;刘东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6 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24例非老年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血象和骨髓象比较.结果 老年组中外周全血细胞减少25例(发生率占54%),非老年组6例(发生率占25%).老年组消化道内窥镜及造影检查显示伴消化道疾病者占19例(41%).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老年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28日,较非老年组(20日)要长(P< 0.05),误诊6例[误诊率占13%),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 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贫血恢复较慢,其发生与慢性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病情较重,易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骨髓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治疗同时应注意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关建词: 贫血;巨幼细胞性;老年人;临床分析

    作者:程家凤;王晓培;张继红;刘敏;张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抗肿瘤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生理活性物质.本文就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生物作一概述.

    作者:刘春亮;焦吉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进展

    物化技术在制药废水处理中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实施愈加严格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药企业来说,是可供选取的有效水处理方法之一.本文对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进展予以简要介绍与评述.

    作者:陈小平;米志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A C18柱(250 mm×4.6 mm ID,5 μm), 以2%的醋酸-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甘草酸单铵与有关物质可较好的分离.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复方甘草酸苷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李强;单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退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退血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减少血液报废率,提高输血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方法 统计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临床退血情况,对导致临床退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临床退血的原因涉及到患者疾病因素、患者及家属心理因素、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等,因临床退血而导致的血液报废占退血总量的72.0%,占同期出库血的0.24%.结论 临床医生对于输血患者的病情应充分了解,完善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操作,使输血疗法朝着更安全、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作者:程越;杨鹏;卞茂红;张循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 ID);DB-624毛细管柱(30 m ×0.450 mm×2.55 μm);柱温:9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氮气(3 ml·min-1)为载气;氢气流量:45 ml·min-1,空气流量:450 ml·min-1;分流比5∶1.结果 环氧乙烷在1.0738~9.6646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35%.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张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醒脑静乳剂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镇痛、抗炎、解热、抗菌作用及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观察醒脑静乳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醒脑静乳剂的抗炎作用;以细菌内毒素为致热源,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家兔的解热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醒脑静乳剂的低抑菌浓度(MIC)以观察体外抗菌作用;通过检测小鼠自由活动次数,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以及士的宁诱发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并可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升高,且对球菌和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 mg·kg-1)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自由活动数,并呈剂量依赖性,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 mg·kg-1)则使小鼠自由活动数明显减少(P<0.01);另外,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 mg·kg-1)能拮抗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 mg·kg-1)则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在士的宁致惊厥模型上发现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 mg·kg-1)能明显提高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 mg·kg-1)则对士的宁惊厥有拮抗作用,并能显著抑制惊厥的发生(P<0.05).结论 醒脑静乳剂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解热、抗菌作用.另外,醒脑静乳剂对中枢神经起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并对抗惊厥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秦峰;魏倩;董六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抗血小板、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予灯盏花素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曲克芦丁1.0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均每天一次,连用14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灯盏花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并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朱启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外伤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子,以指导临床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7月~2008年9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所有426例患者中,45例发生急性肾损伤.年龄>50岁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5分、存在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出现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

    作者:徐非凡;周良东;曹昊;胡小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清肺饮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清肺饮的质量控制方法.用HPLC法测定清肺饮中哈巴俄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SinochromODS C18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哈巴俄苷在12.37~61.8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2%,RSD为1.23 %(n=5).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王跃茹;王利;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方法 对26例胸腰段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比较其优缺点.结果 26例患者获6~60月随防,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段骨折及伴随脊髓神经损伤,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前路手术减压更彻底,固定融合更可靠,后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结论 对于胸腰段骨折,脊柱不稳定,原则上应采用前入路钢板内固定,后入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作为一种补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王亚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3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孟鲁司特,每次 10 mg,每晚顿服,共用 4 周.随机选择 34例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咳、痰、喘的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随访 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口服孟鲁司特组,咳、痰、喘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且可减少复发次数.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本玉;方明;陈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