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玉;方明;陈艳
医院信息系统(HIS)从功能上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目前各家医院运行的HIS系统,多数是以门急诊挂号、收费、药品管理、护士站医嘱执行和经济统计为主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医改方案提出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今后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必然要转向临床信息系统.
作者:颜雨春;洪建;周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针对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于PBL的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为中心,按问题组织教学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同时重点结合临床药理学教学重点.根据PBL的需要,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进行教材建设改革.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吕雄文;黄晓晖;赵斌;张磊;胡成穆;葛金芳;解雪峰;吴繁荣;陈飞虎;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应用.方法 在进行角膜穿通伤修复术,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前房.结果 在角膜伤口修复术中粘弹剂加大了前房空间,保护晶状体和角膜内皮,防止虹膜与伤口的粘连,维持曈孔圆形.在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术中,粘弹剂起到推移、松动血凝块作用,减少手术难度.结论 粘弹剂在眼前节外伤手术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它保护眼前节组织、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黄河;孙翼虎;孙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作者:张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 43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31例中转开腹者.结果 31例中转开腹病例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0例,术中胆道损伤2例,术中腹腔内出血4例,术中发现可疑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癌1例,另有穿刺致小肠损伤1例,占同期全部LC 手术病例2.17%.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内无异常发现.结论 熟悉Calot三角关系,适时中转开腹是LC的安全保障.
作者:胡郁之;张轩;刘宏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1年1月1日至 2008年12月31日所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排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急诊手术2例和未手术死亡或自动出院的8例,总共30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开放手术患者22例,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腔内治疗患者8例.通过手术过程中死亡率,30 d死亡率、并发症和一年随访中的死亡率、并发症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本项研究经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腔内组30 d死亡1例(12.5%)(P=0.440),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P<0.001、P<0.001),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均较手术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一年随访中死亡1例(死亡于非血管原因),无内漏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手术组30天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组,一年随访无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高选择人群研究基础上得出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近期疗效较传统开放手术好的优势.
作者:丁浩;宋海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方法 对26例胸腰段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比较其优缺点.结果 26例患者获6~60月随防,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段骨折及伴随脊髓神经损伤,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前路手术减压更彻底,固定融合更可靠,后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结论 对于胸腰段骨折,脊柱不稳定,原则上应采用前入路钢板内固定,后入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作为一种补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王亚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的毒性作用或间接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症状和体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有些病人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有些以高血压为主要特点,有些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临床上由于有些甲亢性心脏病病人缺乏典型的甲亢症状及体征,容易误诊,因此对甲亢性心脏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有文献报道此病误诊率可高达50%[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我院1997年以来甲亢性心力衰竭40例进行分析, 其中误诊16 例, 误诊率44% , 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青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效心痛滴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70∶3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73 nm.结果 丹皮酚进样量在7.78125~249 mg·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5%,RSD为1.13%(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作为速效心痛滴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鲍恩泉;陈业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钾通道阻滞剂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作用于Hep-2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同时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TEA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特点,并能诱导Hep-2细胞凋亡.结论 钾通道对Hep-2细胞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阻断钾通道可促进细胞凋亡,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按Neer分类: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4例.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4个月,根据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Neer评分法:优16例,良7例,差1例.结论 使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汪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 对37例乳头溢液患者使用乳管镜检查进行检查,对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者同时进行药物冲洗,对乳管内占位者进行定位.结果 16例诊断为乳管扩张症伴乳管炎,12例诊断为单纯性乳管炎,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的患者经用药物灌注冲洗后溢液量明显减少,乳房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拒绝手术;2例考虑为导管恶性肿瘤.结论 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性,并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张军;周仕萍;关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通过对颅内血肿CT值的测定,了解颅内血肿的性质,指导临床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两个治疗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一组根据不同CT值的测定,采取不同的开颅方式即手术术式清除颅内血肿,分析CT值与治疗方式的关系.结果 与结论两个治疗组在对术后72 hGlasgow(GCS)昏迷评分和术前对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针对CT值不同的颅内血肿,采取不同的开颅方式清除血肿,能减轻人为的医源性操作对脑组织的损伤.
作者:郑德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citrate,TEC)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比较包衣中含TEC和不含TEC对Eudragit L30D-55膜(尤特奇肠溶包衣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释药及其表面衣膜质量的影响.结果 含10%TEC的Eudragit L30D-55膜较不含TEC的Eudragit L30D-55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降低19.75℃;含10%TEC和含5%TEC的肠溶微丸释放度分别为98.7%和82.6%,远远高于不含TEC的微丸.结论 TEC能显著改善树脂类包衣材料的Tg,提高膜的柔韧性和完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可广泛应用于制剂包衣中.
作者:陈文婕;杨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针对药物分析学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从双语教学、PBL教学、仪器仿真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雨诞;张丽;文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上林糖泰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黄芪甲苷为测定指标,用HPLC-ELSD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1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气流量2.5 ml·min-1(压缩空气).结果 黄芪甲苷对照品线性范围为2.344~93.760 μg,回归方程为Y=1.6793X+4.6669,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9%,RSD为3.63%.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准确,可作为上林糖泰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杨瑞瑞;王英;刘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加热回流、索氏提取和超声处理4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超声方法提取的丹酚酸B含量比加热回流等方法高,差异明显.结论 在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时,超声提取方法优于加热回流等方法.
作者:许永;赵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筛选布洛芬液体胶囊处方,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 以液体胶囊的稳定性、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佳工艺处方为:甘油50 mg,聚乙二醇100 mg,吐温80 10 mg,氢氧化钠14 mg.所制得的液体胶囊稳定,药物溶出快.结论 布洛芬液体胶囊处方主要与氢氧化钠的用量有关.布洛芬液体胶囊与市售片剂相比,其溶出速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邓蓉;黄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1 685例LC病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42例中转开腹病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同期LC术成功组200例成作为比较对象,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高龄(≥60岁)、胆囊萎缩(≤4.5 cm×1.5 cm)、胆囊壁增厚(≥0.4 cm)、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糖尿病、上腹部手术史以及总胆红素升高(>17.1 μmol·L-1)是转开腹的因素.结论 术前仔细评估、筛选病例对提高LC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俊;汪宏;沈阳;王成宏;席庆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采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同时行血管介入化疗.结果 12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阴道流血显著减少并停止,成功率100%,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妇产科部分出血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
作者:陶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