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层扫描法测定左归丸中熊果酸含量

邱震;周家才

关键词:左归丸, 熊果酸, 薄层扫描法
摘要:目的 建立左归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测定波长543 nm,参比波长70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96.33%(RSD=1.03%).标准曲线r=0.999,线性范围0.304 45~3.044 5 μg.结论 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左归丸的质控方法.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数据挖掘在医学上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医院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新技术在门诊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医学数据挖掘是提高医院信息管理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决策的需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医学信息的特点及医学数据挖掘的过程,后介绍了数据挖掘在医学上的应用.

    作者:王华;江启成;胡学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方法口服50%硫酸镁行肠道准备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口服50%硫酸镁对肠道准备的效果影响.方法 将219例口服50%硫酸镁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检查前一天晚8时口服50%硫酸镁20 ml,喝开水200 ml,检查日晨口服50%硫酸镁60 ml并喝开水1 000 ml,如大便次数不多,再口服50%硫酸镁20 ml,喝水800 ml;B组:检查日分两次口服50%硫酸镁100 ml并喝开水2 000 ml;C组:将50%硫酸镁和开水按一定比例混匀后分次口服.结果 A组和C组肠道清洁有效率高于B组(P<0.01),C组病人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用A种方法行肠道准备具有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减少病人痛苦的优点.

    作者:陈立挺;徐瑞华;周玉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胸腹水标本分离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胸腹水标本中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送检的胸腹水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在1186份胸腹水标本中分离到病原菌共计186株,阳性检出率为15.7%,G-菌占59.1%,G+菌占29.0%,真菌占11.8%,主要以大肠埃希菌(20.4%)、铜绿假单胞菌(18.3%)、葡萄球菌(16.1%)、自假丝酵母菌(8.6%)、肠球菌(6.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4%)为主.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5.9%、12.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2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占40%,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胸腹水标本中病原菌呈明显多样化.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作者:刘贵育;王中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晚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3%,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及时处理和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许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75例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8月75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很难确诊,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确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58例(77.3%).肿瘤的部位和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度无相关性(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GIST早期较难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GIST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等病理结果,对于GIST的脏器转移应该有高度的重视.

    作者:裴静;汪圣毅;程云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aease,CHD)是严重影响小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8%~12‰[1].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具有可避免开胸手术的创伤和危险,且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治疗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2].

    作者:高金华;项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黏膜下注射蒸馏水后钬激光切除表浅膀胱肿瘤22例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蒸馏水后钬激光膀胱黏膜剥除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本组患者22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分期Ta~T1),男17例,女5例.年龄17~82岁.膀胱肿瘤直径0.3~2.0 cm,单发12例,多发10例(2~3枚),1例为TURBt术后复发.术中采用长针经膀胱镜置入膀胱,在肿瘤基底部刺进黏膜注入蒸馏水,使黏膜隆起.在距肿瘤基底部边缘2 cm处用钬激光切开黏膜一周,用膀胱镜头部推剥使肿瘤连同黏膜与膀胱分离,同时另外25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膀胱穿孔、术后出血.手术时间25~45min.随访3~24个月,无一例原位复发.结论 黏膜下注射后钬激光切除表浅膀胱肿瘤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兵;梁朝朝;马成民;马克;张超;刘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岛津ODS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65 mol·L-1的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2)(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在0.5~4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1%(n=5).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简永耀;靳龙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我院2007年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抗生素在我院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1~12月份的每月7天的儿科门诊处方共4918张,对含有抗生素的处方数、抗生素的种类、用药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使用率62.18%;抗生素品种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各占34.35%、45.37%;注射用药占40.06%,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夫辛;口服用药占54.87%,使用频率高的是阿奇霉素;口服与注射联合用药占5.07%;单用、二联及三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82.44%、16.84%、0.72%.结论 抗生素使用率偏高,应引起重视,不排除少量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作者:林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毛细支气管炎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加用0.025%布地奈德0.5 ml、0.5%沙丁胺醇0.25 ml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喘憋、哮鸣音、咳嗽消失,且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控制喘憋、咳嗽及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皖兵;熊言佳;钟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头孢呋辛46例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4-200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46例头孢呋辛所致ADR个案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头孢呋辛ADR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头孢呋辛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丁恒生;马晓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人胃病的关系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与老年人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以上)和非老年组(<60岁以下),胃镜及病变部位取材活检诊断疾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结果 150例患者中HP阳性103例,阳性率68.7%.其中老年组阳性率为78.1%(50/6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62.8%(5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HP感染率增高,胃炎、胃溃疡Hp感染老年人高于非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则相反.

    作者:汪功华;凌安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是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阴道黏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与保持作用,逐渐萎缩,上皮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产生乳酸能力下降,引导内pH值酸性变碱性,不利于阴道乳杆菌生存,反而有利于阴道内其它病菌侵入繁殖引起感染所致.

    作者:陈夏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案,将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通过光阻法、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pH值;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乳剂颗粒的大小及粒径分布;HPLC-ELSD法测定TNA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测得pH值低温组为(5.87±0.02),室温组为(5.88±0.09),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符合药典标准;脂肪乳剂颗粒直径在低温组为(0.297±0.0049)μm,室温组为(0.297±0.0047)μm;黄芪甲苷的含量48 h内RSD1.81%.结论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上述观测结果稳定.

    作者:范鲁雁;林绪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在食管中段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两切口术式行食管中段癌切除的优点和近期疗效及两种不同手术顺序的比较.方法 对102例食管中段癌采用右胸后外侧加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观察其优点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两种不同手术顺序的比较.结果 全组1例死亡0.9%(1/102),无切缘肿瘤细胞阳性、吻合口瘘及乳糜胸发生.结论 食管中段癌采用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具有切除率高、手术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及手术安全等特点.

    作者:姚文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专业救护员心肺复苏测试初探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术在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中培训后的效果,探索提高其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方法 对景区四年中培训的157名非专业救护员进行CPR理论知识试卷测试.结果 复训者对CPR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初训者.结论 对非专业救护员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要不断进行定期复训是提高急救意识、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好办法,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与技能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挽救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海波;周树生;汪建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脉冲振荡法结合舒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IOS)结合舒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分别进行IOS的测定,比较两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IOS测得值及其变化差异.结果 吸入沙丁胺醇前支气管哮喘组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IOS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吸人沙丁胺醇后支气管哮喘组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R5、R20)、5Hz振荡频率时电抗(X5)及共振频率(Fres)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组(P<0.05),其中以Fres改善明显.支气管哮喘组与FEV1增加相关性密切的IOS值依次为Fres>R5>X5>R20.结论 脉冲振荡法结合支气管舒张实验有助于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金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使用NUSS微创矫正术治疗漏斗胸4例分析

    目的 总结使用Nuss微创畸形矫正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于右侧腋中线第8肋间切开皮肤2 cm,用胸腔镜观察患者胸骨后无异常血管后,延漏斗胸低点水平面的两侧腋中线处,切开皮肤2 cm,皮下潜行游离至漏斗胸边缘,用Nuss导引器自右侧皮肤切口进入经皮下隧道至漏斗边缘,穿通胸腔,在胸腔镜监视下至左侧漏斗胸边对应点穿出胸腔,经左侧皮下皮肤切口穿出,10# 丝线一头打结连于导引器,另一头打结连于事先塑性好的Nuss棒,缓慢退出导引器,将Nuss棒带入胸腔,并使其两头置于分离的潜行的切口皮下,再用Nuss翻转器接右侧的Nuss棒头,旋转180°,即刻漏斗胸被顶起,右侧Nuss棒头装上Nuas固定器缝合固定于胸壁肌肉.缝合两侧的皮肤切口.胸腔镜探视口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结果 近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4~72 h拔除胸腔引流管,第4~5天出院,除1例患者出现术中心包破裂外(未损伤心脏大血管),未出现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远期结果:已随访1~10月,患者均正常生活,无特殊不适主诉.复查X片,Nuss棒条未见移位.结论 Nuss微创畸形矫正术和传统的漏斗胸手术相比,具有安全易操作,微创美观之优点,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柴惠平;刘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丸包衣工艺在氯化钾缓释片制备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小丸包衣技术制备氯化钾缓释片.方法 以EudragitNE30D为缓释包衣材料,对氯化钾结晶进行小丸包衣,包衣后小丸压片制备氯化钾缓释片.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2、4、8 h累计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5%~35%、30%~70%、80%以上.结论 运用小丸包衣工艺,可制备氯化钾缓释片,本法操作简便,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9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轻、恢复快、愈合好、腹壁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而腔镜手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过硬的操作配合技术,而且要对腔镜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评估,了解发生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莉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