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朱兴国;何慧菊

关键词:胆囊管切除, 胆道造影, 总胆管探查
摘要: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49例具有总胆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中仅发现胆总管结石14例,阳性率28.6%(14/49),发现胆漏1例,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结论 具有总胆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术中经胆囊管造影,部分患者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和减少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98例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 对本市2005~2006年上报的98例炎琥宁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剂可致消化、呼吸、皮肤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皮肤过敏为主.结论 临床应加强炎琥宁的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止血中草药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是一味有着较高医用价值的止血类中草药 .本文综述了断血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并提出了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内容.

    作者:程霞;陈国广;石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松节油诱导大鼠气囊肉芽增生模型,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反应和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以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 妇炎康软胶囊(3.92、7.84 g·kg-1)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妇炎康软胶囊(2.94、5.88、11.76 g·kg-1)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妇炎康软胶囊(1.96、3.92、7.84 g·kg-1)可抑制松节油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妇炎康软胶囊(5.88、11.76 g·kg-1)可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抑制冰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玉坤;江勤;李前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在腋窝肿块检查中的价值

    腋窝是人体较特殊的部位,出现肿块时,患者自己发现的机会较多,本文将2003年11月~2006年6月外科门诊因腋窝肿块就诊,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病例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惠民;陈光;鲍小俊;叶早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药物配伍引起输液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探讨

    目的 考察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取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及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制备样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以光阻法测定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与未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前的输液比较,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于病房治疗室制备的样品与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比较,≥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显著(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病房治疗室中加药,可使输液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汪滢;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多需终身维持治疗.目前所用药物近期疗效尚可,但副作用较大,难以维持用药.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适于长期应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余方流;董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山市2006年药品监督抽验情况及质量分析

    随着《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 [1]的颁布实施,省以下地市级药品抽验的目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以反映药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状态的评价性抽验为首要任务,而是代之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质量可疑药品的针对性监督抽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意义在于利用有限的抽验资源,大限度地查处假劣药品,从而净化药品市场,维护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荭晖;徐庆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芬太尼伍用小剂量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应与质量.方法 选择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注利多卡因0.8 mg·kg-1,随之静注芬太尼1 μg·kg-1,A组丙泊酚2 mg·kg-1,B组丙泊酚2 mg·kg-1加麻黄碱0.08 mg·kg-1行静注诱导.监测BP、HR、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诱导后BP明显下降,HR减慢,B组BP、HR、SpO2稳定,清醒时间较A组平均短2.5 min.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能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并有效防治胃镜术中的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

    作者:王胜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肝前S1抗原与HBV-DNA、HBe Ag(HBeAb)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乙肝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HBeAg(HBeAb)的相关性,进一步探明前S1抗原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及肝炎活动、病毒复制依据的意义.方法 用前S1单克隆抗体对106例慢乙肝患者血清作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 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91.2%,在HBV~DNA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80.2%,标明前S1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存在相关性,同时前S1抗原在两者阴性标本中也有一定的检出率.结论 血清前S1抗原检测可作为乙肝三系、HBV~DNA检测的一项重要的补充指标,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郭亚光;楼大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的测定

    目的 通过测定3批阿德福韦酯片的溶液出度来考察产品质量.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德福韦酯片的溶出度,以盐酸溶液(1→1000)为溶剂,检测波长258 nm,其在4.92~24.6 mg·L-1之间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结果 3批阿德福韦酯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45 min溶出80%以上.结论 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控制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作者:程志清;袁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12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126例中无1例出现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及时发现和找出每个病人可能出现皮肤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预防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对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红霞;罗友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师参与临床药疗的实例

    我院临床药师2004年起开始参与临床查房学习,协助临床医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参与了多例药疗的实施,获取了一些药疗小方法,现回顾性分析作总结.

    作者:吕徐玲;蒋业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疗效观察

    我院新生儿病房2005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11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34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增窦复脉颗粒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增窦复脉颗粒对实验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取家兔随机均分成7组,各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7 d,末次药后30 min,用20%乌拉坦5 ml·kg-1麻醉,记录不同时间段心电变化及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全程动态监控,观察实验药物对动物的心率、P-R间期、QRS波时间、出现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和出现传导阻滞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增窦复脉颗粒对普萘洛尔所诱导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有明显的加快心率,缩短P-R间期、QRS波时间,减少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的作用.结论 增窦复脉颗粒能够有效地治疗普萘洛尔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作者:佘玉宝;龙子江;王靓;陈明;余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线性关系为Y=788525X-2513.4,r=0.999 8,线性范围在0.208~2.08 μg,平均回收率93.9%(n=6),RSD=1.0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邵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为不孕症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44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其不孕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令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无特效治疗的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根治率低,易复发,并易导致严重合并症等特点,反复多次就诊给患者的精神、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干预,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来院就诊12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吴抽浪;许胜敏;仇灵江;郑金满;孙菊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相关分析

    目的 通过问卷测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本院与南京军区上海455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接受透析的患者105例作为患者组,同期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10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海;娄振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控制药品价格的思考

    药品价格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涉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在新形势下怎样控制药品价格,本文从建立完整的药品生产体系、严把新药及其价格审批关、医院配备满足正常需要的国家基本药物、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完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纳入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胡伟;陈飞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