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王胜斌

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麻黄碱, 胃镜检查
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芬太尼伍用小剂量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应与质量.方法 选择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注利多卡因0.8 mg·kg-1,随之静注芬太尼1 μg·kg-1,A组丙泊酚2 mg·kg-1,B组丙泊酚2 mg·kg-1加麻黄碱0.08 mg·kg-1行静注诱导.监测BP、HR、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诱导后BP明显下降,HR减慢,B组BP、HR、SpO2稳定,清醒时间较A组平均短2.5 min.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能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并有效防治胃镜术中的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司帕沙星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司帕沙星分散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C18柱,以磷酸盐溶液-甲醇(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结果 司帕沙星的线性范围为5.05~50.5 mg·L-1,r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1.41% (n=9).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度高,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石庆平;许善初;丁峰;王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乌甲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静脉给药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高乌甲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潘国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规范临床药师职业行为的几点思考

    随着临床药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使临床药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分析和如何规范临床药师行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无特效治疗的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根治率低,易复发,并易导致严重合并症等特点,反复多次就诊给患者的精神、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干预,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来院就诊12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接触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人员常见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及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淮北矿业集团化工厂工人,接触三硝基甲苯178人、接触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344人.结果 总发病率为42.01%.结论 应加强工人劳动保护,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传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吴抽浪;许胜敏;仇灵江;郑金满;孙菊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败血症12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现将我院儿科自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住院因各种不同细菌所致的12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传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湿润烧伤膏对结肠镜检查的镇疼效果观察

    结肠镜检查是临床常见检查之一,检查时患者的疼痛轻重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本文就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肠镜检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红;吴玉海;陈秋霞;陈舒怀;张加坤;杨李平;叶红颖;林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100例平产和剖宫产儿于出生时和生后第3、4、5天不同体重的监测的方法.结果 平产儿和剖宫产儿均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其中平产儿下降不明显,于生后第4天开始回升,剖宫产儿下降明显,于生后第4、5天仍呈下降趋势.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确实有影响,而通过及早哺乳和采用合理的母乳喂养方法,使新生儿早期体重下降能尽快得到恢复.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腺癌72例临床诊断分析

    尽管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属于晚期,胰腺癌的总体死亡率高,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 [1],预后很差.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5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5~7位 [2].胰腺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72例具有较完整资料的胰腺癌患者,总结了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史小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池州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池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 在2002年1月~2006年2月池州市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 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757例,患病率为14.1%,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少忠;方中;孔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氯酸-香草醛比色法,其原理是怀牛膝中总皂苷与该显色剂反应后,可在相应波长处(544 nm)进行测量.结果 比色法所测定的线形范围为0.2~1.2 mg,相关系数r=0.998 4.平均回收率96.0%,RSD=3.2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怀牛膝总皂苷含量测定.

    作者:卫修来;高昌琨;高建;徐先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49例具有总胆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中仅发现胆总管结石14例,阳性率28.6%(14/49),发现胆漏1例,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结论 具有总胆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术中经胆囊管造影,部分患者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和减少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朱兴国;何慧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甲硫氨酸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甲硫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ODS-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结果 9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210 nm.结果 甲硫氨酸在 20~6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5.32X +21.34,r=0.999 9.平均回收率 99.57%(n =9),RSD=0.56%.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作甲硫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爱民;杨晓玲;李绍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止血中草药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是一味有着较高医用价值的止血类中草药 .本文综述了断血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并提出了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内容.

    作者:程霞;陈国广;石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独一味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 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作者:田军;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LPT技术在胸腹水肿瘤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 cytology test system, LPT)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胸腹水标本同时分别采用传统普通细胞涂片法以及液基细胞学方法 进行检查,将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LPT制片与传统涂片相比,前者细胞数量多、核染色质着色鲜明可靠、成团细胞中的单个细胞界限分明,染色背景清晰;传统涂片细胞核染色质着色均一、缺乏立体感,染色背景欠清晰.本组普通涂片确诊癌11例(19%),可疑癌12例(20%),阴性37例(61%);LPT制片确诊癌19例(31%),可疑癌5例(8%) ,阴性36例(60%) ,两种制片方法的恶性细胞确诊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LPT细胞学制片技术能够提高被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分布的集中程度,增强细胞核染色着色对比度,提高恶性细胞诊断率.

    作者:何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交实验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

    目的 确定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亮菌多糖含量和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结果 亮菌多糖醇沉佳条件:提取液浓度1/6g生药/ml,醇浓度80%,醇沉方式流入,醇沉6 h.结论 优化的亮菌多糖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张平;宋群亮;黄赵刚;刘丽萍;孙旭群;程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不同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多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等所致.起病急,发展快,严重者危及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作者:梁丽;徐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烧伤皮肤替代物研究进展

    对于烧伤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来说,使用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尽早封闭、修复缺损皮肤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人们研制和应用了多种生物皮肤替代物和人工合成皮肤替代物用于烧伤创面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覆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就烧伤皮肤替代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介绍.

    作者:郭海雷;方林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