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邓大同;杨明功;叶小龙;陈明卫

关键词:糖尿病, 死亡原因,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1992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死亡的糖尿病患者2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5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1%)、脑血管疾病(22.2%)、肺部感染(17.7%)、肾功能衰竭(6.9%)、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9%).60岁以下组首要死因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0~69岁组和70~79岁组首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80岁以上组的首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湿润烧伤膏对结肠镜检查的镇疼效果观察

    结肠镜检查是临床常见检查之一,检查时患者的疼痛轻重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本文就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肠镜检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红;吴玉海;陈秋霞;陈舒怀;张加坤;杨李平;叶红颖;林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在抗过敏、抗肿瘤、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等免疫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琦;刘立侠;孙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氯酸-香草醛比色法,其原理是怀牛膝中总皂苷与该显色剂反应后,可在相应波长处(544 nm)进行测量.结果 比色法所测定的线形范围为0.2~1.2 mg,相关系数r=0.998 4.平均回收率96.0%,RSD=3.2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怀牛膝总皂苷含量测定.

    作者:卫修来;高昌琨;高建;徐先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独一味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 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作者:田军;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市6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因果关系评价、涉及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果关系评价中很可能居多,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14种.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撰写医药学论文

    (接上期续)5 医药学论文的写作步骤5.1 构思在动笔前,就论点的确立、论据的应用和论证的方法 等,要反复思考,反复推敲,使得文章的全部内容在脑海里形成具体的、有层次的、有条理的纲目.

    作者:屈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建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经1∶2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结论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徐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芬太尼伍用小剂量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应与质量.方法 选择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注利多卡因0.8 mg·kg-1,随之静注芬太尼1 μg·kg-1,A组丙泊酚2 mg·kg-1,B组丙泊酚2 mg·kg-1加麻黄碱0.08 mg·kg-1行静注诱导.监测BP、HR、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诱导后BP明显下降,HR减慢,B组BP、HR、SpO2稳定,清醒时间较A组平均短2.5 min.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能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并有效防治胃镜术中的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

    作者:王胜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多需终身维持治疗.目前所用药物近期疗效尚可,但副作用较大,难以维持用药.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适于长期应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余方流;董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无特效治疗的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根治率低,易复发,并易导致严重合并症等特点,反复多次就诊给患者的精神、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干预,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来院就诊12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池州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池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 在2002年1月~2006年2月池州市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 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757例,患病率为14.1%,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少忠;方中;孔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对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近年HCY与脑梗死的关系受到人们重视.本文旨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张侠家;童立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止血中草药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是一味有着较高医用价值的止血类中草药 .本文综述了断血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并提出了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内容.

    作者:程霞;陈国广;石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GEM)与顺铂(PDD)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65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GEM(商品名择菲)1 000 mg·m-2,D1,8;PDD 40 mg·m-2,D1,8;21 d为一周期.治疗晚期NSCLC76例,其中A组(>65岁)46例,B组(<65岁)30例.结果 A、B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7.8%%(22/46),46.6%(14/30),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性毒性,Ⅰ~Ⅳ级白细胞减少A、B两组为39.1%、34.2%、血小板减少A、B两组为30.4%、28.5%,血红蛋白减少A、B两组为10.8%、8.6%;非血液性毒性胃肠道反应A、B两组为47.81%、51.4%,两组各1例肝功能轻度损害,无肾功能损害.A、B两组Ⅲ~Ⅳ副反应为23.9%、14.2%.结论 GEM与PDD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同样有较好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彭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在腋窝肿块检查中的价值

    腋窝是人体较特殊的部位,出现肿块时,患者自己发现的机会较多,本文将2003年11月~2006年6月外科门诊因腋窝肿块就诊,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病例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惠民;陈光;鲍小俊;叶早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贝那普利+二甲双胍联合组)和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组),12周后观察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有协同降压作用和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朱建峰;杨应军;袁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栀子苷在0.128~6.416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4%.结论 用该法测定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热毒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飞;赵杰;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测定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展开剂:氯仿-甲醇-浓氨水(20∶5∶0.5),显色剂:0.3%茚三酮,检测波长λs=490 nm.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336~1.680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78,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1.94%.结论 本法适用于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

    作者:夏伦祝;徐先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为不孕症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44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其不孕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令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规范临床药师职业行为的几点思考

    随着临床药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使临床药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分析和如何规范临床药师行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