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含量

赵丽华;邹若飞;徐学君

关键词:格列齐特缓释片, 凝胶骨架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含量.方法 药片研碎后粉末以无水乙醇溶涨2 h后,超声使溶解,过滤,取续滤液一定量,并用水定容至所需浓度,在226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884~19.536 mg·L-1,相关系数r=0.999 9;缓释片中格列齐特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0.61%;重现性(RSD=0.64%)良好.结论 该法比药典上规定的滴定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皮肤替代物研究进展

    对于烧伤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来说,使用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尽早封闭、修复缺损皮肤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人们研制和应用了多种生物皮肤替代物和人工合成皮肤替代物用于烧伤创面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覆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就烧伤皮肤替代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介绍.

    作者:郭海雷;方林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线性关系为Y=788525X-2513.4,r=0.999 8,线性范围在0.208~2.08 μg,平均回收率93.9%(n=6),RSD=1.0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邵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相关分析

    目的 通过问卷测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本院与南京军区上海455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接受透析的患者105例作为患者组,同期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10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海;娄振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98例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 对本市2005~2006年上报的98例炎琥宁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剂可致消化、呼吸、皮肤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皮肤过敏为主.结论 临床应加强炎琥宁的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芬太尼伍用小剂量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应与质量.方法 选择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注利多卡因0.8 mg·kg-1,随之静注芬太尼1 μg·kg-1,A组丙泊酚2 mg·kg-1,B组丙泊酚2 mg·kg-1加麻黄碱0.08 mg·kg-1行静注诱导.监测BP、HR、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诱导后BP明显下降,HR减慢,B组BP、HR、SpO2稳定,清醒时间较A组平均短2.5 min.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能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并有效防治胃镜术中的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

    作者:王胜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无特效治疗的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根治率低,易复发,并易导致严重合并症等特点,反复多次就诊给患者的精神、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干预,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来院就诊12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规范临床药师职业行为的几点思考

    随着临床药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使临床药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分析和如何规范临床药师行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在抗过敏、抗肿瘤、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等免疫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琦;刘立侠;孙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耳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耳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本文对我院1988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收入院治疗,资料完整的39例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樟森;王文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腺癌72例临床诊断分析

    尽管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属于晚期,胰腺癌的总体死亡率高,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 [1],预后很差.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5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5~7位 [2].胰腺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72例具有较完整资料的胰腺癌患者,总结了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史小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独一味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 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作者:田军;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为不孕症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44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其不孕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令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析我国医药企业OTC药品的营销策略

    OTC(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得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OTC(Over The Counter)表示非处方药,与OTC相对应的是RX(处方药)[1].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药品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医药消费市场,特别是OTC(非处方药)市场,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作者:朱峰;叶剑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怀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氯酸-香草醛比色法,其原理是怀牛膝中总皂苷与该显色剂反应后,可在相应波长处(544 nm)进行测量.结果 比色法所测定的线形范围为0.2~1.2 mg,相关系数r=0.998 4.平均回收率96.0%,RSD=3.2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怀牛膝总皂苷含量测定.

    作者:卫修来;高昌琨;高建;徐先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松节油诱导大鼠气囊肉芽增生模型,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反应和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以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 妇炎康软胶囊(3.92、7.84 g·kg-1)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妇炎康软胶囊(2.94、5.88、11.76 g·kg-1)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妇炎康软胶囊(1.96、3.92、7.84 g·kg-1)可抑制松节油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妇炎康软胶囊(5.88、11.76 g·kg-1)可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抑制冰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玉坤;江勤;李前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升高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FFA)能够活化氧化应激敏感性信号通路,产生氧化应激,参与诱发和加重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IR)、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心血管并发症等病理过程.我们对这一作用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新靶点.

    作者:王渊;傅继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多需终身维持治疗.目前所用药物近期疗效尚可,但副作用较大,难以维持用药.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适于长期应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余方流;董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止血中草药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是一味有着较高医用价值的止血类中草药 .本文综述了断血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并提出了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内容.

    作者:程霞;陈国广;石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建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经1∶2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结论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徐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1992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死亡的糖尿病患者2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5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1%)、脑血管疾病(22.2%)、肺部感染(17.7%)、肾功能衰竭(6.9%)、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9%).60岁以下组首要死因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0~69岁组和70~79岁组首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80岁以上组的首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邓大同;杨明功;叶小龙;陈明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