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洪;金涌
目的 研究停吸异氟醚后环路内给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排出的影响及其与苏醒的关系.方法 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30),停吸异氟醚后给O22 L·min-1;Ⅱ组(n=30)、Ⅲ组(n=30)则分别给O24 L·min-1和6 L·min-1.结果 三组异氟醚呼末浓度/停吸前呼末浓度(F./FAO=0.5)、降低80%(FA/FAO=0.2)和降低90%(FA/FAO=0.1)的时间以Ⅲ组快,Ⅱ组次之,Ⅰ组慢(组间P<0.01).在停吸20 min内患者出现肢动、睁眼的时间快慢以Ⅲ组>Ⅱ组>Ⅰ组,但肢动、睁眼时呼末异氟醚浓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停吸异氟醚后随氧流量增加,异氟醚排出显著加快,苏醒时间亦明显缩短.
作者: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用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的技术法规,是涉药各环节必须强制执行的法定依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作者:关辉;曹品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品不断增加,新剂型、新制剂层出不穷,使药物治疗方案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临床医师专科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面掌握众多的药物知识,因此临床用药失误和滥用所引起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不断上升之势.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蓝光床与传统光疗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符合光疗指征并且直接胆红素基本在正常范围仅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40例予以蓝光床治疗,48例予以传统光疗箱治疗,两组均每天照射12 h,连续3 d,药物治疗应用苦黄、门冬酸钾镁、人体白蛋白等,两组资料无差异,观察两者疗效.结果 蓝光床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6±34μmol·L-1,传统光疗箱治疗组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下降79±25μmol·L-1.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疗效显著,但两种仪器之间的退黄效果比较差别不明显,前者相比具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
作者:袁晓路;洪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病区药房的调剂服务对象是临床的住院病人,药师调配药品(如针剂)的依据往往是联合医嘱,对每个药品进行汇总数量进行发药,有别于门诊药房的个体化处方医嘱的药品调配.
作者:戴淑萍;陈文红;谢群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辅料,可与许多药物配伍使用.本文重点阐述甘露醇作为蛋白活性保护剂在干燥α-淀粉酶抑制剂水提液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徐国梅;黄守正;谢红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处理方法对咽喉炎复方抑制金黄色葡球菌(金葡)、绿脓杆菌(绿脓)、肺炎双球菌(肺双)和大肠杆菌(大肠)、抗氧自由基等作用及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并初步筛选治疗咽喉炎复方提取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L4(23)表,体外抑菌法考察样品低抑菌浓度(MIC);生物发光仪测定样品氧自由基抑制率;UV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处方中,氧自由基抑制作用与总黄酮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部分抑菌成分为多酚羟基类成分,而生物碱和有机酸类成分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绿脓菌的有效部位是50%醇溶的成分.结论 初步筛选出处方提取工艺,以总黄酮和多酚类成分为主要提取成分.
作者:邵卫梁;胡天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Ⅰ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Ⅱ组单用奥美拉唑,评价其临床缓解情况.结果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完成8周治疗,Ⅰ组、Ⅱ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71.1%(32/45);Ⅰ组总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内镜下缓解情况,Ⅰ组、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0.0%(12/20);Ⅰ组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作者:张月华;陈翀;张艳;叶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2003年以来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特征,为今后流脑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对53例C群流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成人,两者分别占49.1%(26例)和39.6%(21例),而婴幼儿则少,只占1.9%(1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占69.8%,暴发型只占30.1%.死亡4例(7.5%).共分离出C群脑膜炎奈瑟球菌28株,药敏结果显示C群Nm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普遍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都在80%以上.结论 C群感染者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C群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抗菌治疗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佳.
作者:许夕海;叶珺;李家斌;靳玉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茯苓山药片中添加格列本脲的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及IR法对茯苓山药片中添加的化学药格列本脲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结果 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检测限为1.2 mg·L-1.结论 本文提供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出茯苓山药片中添加的化学成分格列本脲.
作者:刘晓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一代的甘氨酰四环素.由于结构改造使得甘氨酰四环索的抗菌活性优于四环素,抗菌谱广,对G+菌,G-菌,厌氧菌都有效,特别是临床上的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等.临床实验证明替加环素对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亮;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多种植物或其有效成分可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其机制主要是细胞周期阻滞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并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下调端粒酶活性等.
作者:王海燕;王启会;王高芳;余海忠;林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病人4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明显,2周有效率47.5%,6周有效率67.5%,12周有效率72.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病人心功能.
作者:李全;董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辛苍胶囊为我公司立题开发的中药新药,由细辛、苍术、当归等八味药材加工而成.具有健脾胜湿、祛风通络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中细辛、苍术、当归三味药材均含有挥发油,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易挥发,不稳定,气味不良和不易贮存.
作者:甄录旭;吴海林;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的次数.方法 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疗程60 d;对照组29例则不用药预防.临床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喘息发作的次数.结果 完成1年以上随访者,治疗组1年平均喘息次数1.57次,而对照组平均喘息次数为3.90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可明显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的次数.
作者:宋文辉;江文胜;黄旭升;洪洲;高进;洪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深化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4~2006年确诊为川崎病的66例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男50例,女16例,年龄小为6.5月,大为10岁.症状以发热、发热伴皮疹较常见.阳性体征以双侧球结膜充血为多见,颈淋巴结肿大少见.血沉持续不降对川崎病的诊断及提示冠状动脉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川崎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特异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似病例要注意复查超声心动图.
作者:郑礼林;杨芳;吕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住入院的50例宫颈癌患者(Ⅰb2-Ⅱb期),经股动脉插管后,于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采用PFM联合方案,所有病人均完成1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2~3周经妇科检查,按UICC标准评价疗效.并全部行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化疗有效率达86.0%,其中cR 8.0%,PR 78.0%,SD14.0%,PD0%.Ib2期有效率85.0%,Ⅱa期84.2%,Ⅱb期90.9%,鳞癌88.1%,腺癌4例均有效,鳞腺癌2例显效,透明细胞癌1例无效,肉瘤样癌1例无效.宫颈肿块<4 cm有效率100%,≥4 cm有效率82.9%.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无1例宫旁浸润.宫颈病灶残留率Ⅰb2期75.0%,Ⅱa期94.7%,Ⅱb期100%,.盆腔淋巴转移率Ⅰb2期5.0%,Ⅱa期10.5%,Ⅱb期18.2%.阴道切缘阳性率2.0%.结论 宫颈癌手术前通过新辅助化疗后,可以明显缩小和消退宫颈肿决.降低肿瘤临床期别,减少术后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扩大宫颈癌手术治疗适应证到Ⅱb期.
作者:叶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在CT定位、模拟定位、B超定位下经皮肺活检术在诊断周围性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位患者分为3组,CT定位组40例,模拟定位组50例,B超定位组30例,对不同定位方法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CT定位组、模拟定位组和B超定位组活检成功率分别为92.5%、96%、66.7%;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2.5%、82%、50%.结论 CT定位及模拟定位是经皮肺活检术两种较为理想的定位方法,明显优于B超定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学兵;谢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遗传学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也在迅速扩展.为加强和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笔者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蔡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