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老年直肠癌患者并存疾病多,手术耐受力较低,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疼痛轻,术后止痛药用量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老年直肠肿瘤较为理想的选择[1].
作者:俞培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一代的甘氨酰四环素.由于结构改造使得甘氨酰四环索的抗菌活性优于四环素,抗菌谱广,对G+菌,G-菌,厌氧菌都有效,特别是临床上的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等.临床实验证明替加环素对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亮;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23例健康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陈义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住入院的50例宫颈癌患者(Ⅰb2-Ⅱb期),经股动脉插管后,于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采用PFM联合方案,所有病人均完成1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2~3周经妇科检查,按UICC标准评价疗效.并全部行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化疗有效率达86.0%,其中cR 8.0%,PR 78.0%,SD14.0%,PD0%.Ib2期有效率85.0%,Ⅱa期84.2%,Ⅱb期90.9%,鳞癌88.1%,腺癌4例均有效,鳞腺癌2例显效,透明细胞癌1例无效,肉瘤样癌1例无效.宫颈肿块<4 cm有效率100%,≥4 cm有效率82.9%.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无1例宫旁浸润.宫颈病灶残留率Ⅰb2期75.0%,Ⅱa期94.7%,Ⅱb期100%,.盆腔淋巴转移率Ⅰb2期5.0%,Ⅱa期10.5%,Ⅱb期18.2%.阴道切缘阳性率2.0%.结论 宫颈癌手术前通过新辅助化疗后,可以明显缩小和消退宫颈肿决.降低肿瘤临床期别,减少术后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扩大宫颈癌手术治疗适应证到Ⅱb期.
作者:叶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余姚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58个药品品种,其中抗菌药物103例,占75.18%;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8.76%;累及的皮肤系统损害有48例,占34.04%.结论 医院应当重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分线使用抗菌药物,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重复发生,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杨春琳;徐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肠球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随着肠球菌院内感染率增加,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用药的选择.掌握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分子水平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可从理论上指导临床采取合理措施对肠球菌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
作者:黄华山;熊自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停吸异氟醚后环路内给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排出的影响及其与苏醒的关系.方法 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30),停吸异氟醚后给O22 L·min-1;Ⅱ组(n=30)、Ⅲ组(n=30)则分别给O24 L·min-1和6 L·min-1.结果 三组异氟醚呼末浓度/停吸前呼末浓度(F./FAO=0.5)、降低80%(FA/FAO=0.2)和降低90%(FA/FAO=0.1)的时间以Ⅲ组快,Ⅱ组次之,Ⅰ组慢(组间P<0.01).在停吸20 min内患者出现肢动、睁眼的时间快慢以Ⅲ组>Ⅱ组>Ⅰ组,但肢动、睁眼时呼末异氟醚浓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停吸异氟醚后随氧流量增加,异氟醚排出显著加快,苏醒时间亦明显缩短.
作者: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个不同产地的车前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是甲醇-水(85:15),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 齐墩果酸在25~125 mg·L-1的浓度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35%和98.99%.结论 该法准确,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汪芳;张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遗传学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也在迅速扩展.为加强和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笔者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蔡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11月本院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肾上腺切除术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例,肾错构瘤剜除术1例,肾囊肿去顶术1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例.结果 18例手术成功,1例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术后住院4~7 d.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术式.
作者:冷国雄;章久武;吴涛;沈洪;胡尚武;王海波;王宝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院ADR发生情况,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安全用药的重视.方法 对:300份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49种,其中抗感染药53种,占35.57%;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的用药方式;注重喹诺酮类药物避光问题;加强对老年人ADR观察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刘晓鸿;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对肾移植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筛选条件的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11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手术结束时连接病人自控镇痛(PCA)泵行曲马多静脉镇痛(PCIA),B组术后依据疼痛程度,肌注哌替啶1 mg·kg-1.比较两组病人镇痛效果(VAS评分)、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优良率,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麻醉前、术毕即刻、术后24 h和48 h ET浓度.结果 ①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注镇痛,病人满意优良率A组大于B组(P<0.05);R-Vas和M-Vas评分A组低于B组同期值(P<0.05);②A组术后ET浓度相对稳定,术后无明显升高,B组术后24 h及48 h血浆ET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术后采用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肾移植手术患者疼痛,抑制ET释放.
作者:连祥基;杨贺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蚌埠铁路分局女职工妇科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9-2005年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四次对蚌埠铁路分局已婚女职工10 456人次进行普查,分析近年来蚌埠铁路分局已婚女职工妇科病发病率和构成比变化情况.结果 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总患病率1999~2003年呈逐年下降,2005年有上升的趋势;宫颈糜烂总患病率高达27.08%;四次普查盆腔炎、性病、乳腺增生等妇科病患病率均呈上升的趋势;阴道炎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病种的构成比发生一定的变化,盆腔炎、性病、乳腺增生等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 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患病率不容忽视,妇科病构成比随着时间变化也在发生改变.
作者:王剑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CGC法测定丁硼乳膏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P-5(0.32 mm×30 m,0.25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维持2 min后,以10℃·min-1升温至180℃;FID检测器;分流比5:1.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1.4~700 ng范围内,丁香酚浓度与丁香酚峰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6%(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丁硼乳膏的质量控制提供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茅海琼;陈仲益;毛亚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本文旨在对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本院行康复治疗的14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通过对3个高压氧治疗疗程(40 d)后患者的FMA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项定量指标上都有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常规护理有明显改善.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用旋光法快速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和无水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旋光法测定无水葡萄糖的含量;用钼酸铵作增旋剂,用差示旋光法测定甘露醇的含量.结果 用旋光法直接测定5%无水葡萄糖溶液的含量,回收率在98.87%~101.09%,RSD=0.640%;甘露醇在0.45%~1.05%范围内与旋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在98.64%~101.05%,RSD=0.819%.结论 本法快速,稳定,结果准确,适用于企业生产中间体的含量控制.
作者: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为主的联合方案静脉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L-OHP130 mg·m-2dl,亚叶酸钙(CF)200 mg d1~5,5-氟尿嘧啶(5-FU)400 mg·m-2d1~5方案讲行治疗和严密观察,每例完成2~3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中无完全缓解病例(CR),部分有效(PR)4例(16.7%)稳定(SD)15例(60.8%),进展(PD)5例(24.5%),总有效率(cR+PR)为16.7%,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9.2%,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70.8%(17/24).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但都可耐受.结论 含奥沙利铂方案静脉化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钱洪;金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肠外营养发展到今天,其临床应用已不再是外科系统的专利,内科、儿科、妇产科等都可以将其作为本系统某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采取何种方式输注各种营养素来完成营养治疗也得到专家的共识.
作者:秦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ADR病例报告,探究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365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
作者: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