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潘国宏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ADR), 回顾分析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不良反应.由于近几年药物产品的不断增多,而对于药物的性能作用,毒副作用未能深入了解,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使患者极易产生抗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致死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ADR)致死病例资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7例ADR致死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7例头孢曲松钠ADR致死患者全部由变态反应引起,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严重溶血反应1例.结论 严格用药指征,详细询问过敏史,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同时提高药品纯度,确保安全用药,严防致死病例发生.

    作者:陈湘;陈亚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隐匿阴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 提高对隐匿阴茎的认识,选择效果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改良Devine术式,切除发育异常的阴茎肉膜纤维束带加阴茎根部皮肤固定术,使阴茎充分伸展.对于耻骨前脂肪增厚的患者,同时行耻骨前脂肪垫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术后阴茎显露良好,有16例术后发生较重的包皮水肿,术后1~3个月逐渐恢复.其中26例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阴茎发育良好.结论 手术矫正是治疗隐匿阴茎的有效方法,改良Devine术式是治疗隐匿阴茎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苏红;诸禹平;朱明;吴奎;周林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79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FNAC)浅表淋巴结细胞学涂片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9例浅表淋巴结细胞学涂片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79例肿大淋巴结以淋巴结炎、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核及转移癌为主,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达83.3%(316/379),难以诊断(18/379)占4.7%,穿刺成功率100%.结论 FNAC操作简便安全,为临床快速筛选诊断提供了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

    作者:刘邦荣;蒋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生物发酵法生产海藻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应用2.5 L全自动发酵罐对酵母Y388海藻糖积累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子实验的佳条件为:控制pH在5.0,发酵温度30℃,风量1:0.6,转速300 rpm,种龄20 h.在优化条件下通过连续流加葡萄糖,海藻糖的含量可持续增加达到1.01 g·L-1.

    作者:穆晓玲;崔亚放;王宇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和使用安全.方法 将54例因病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病人随机分为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治疗组(27例)与硫酸庆大霉素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和硫酸庆大霉素的外用治疗,每日1~2次,进行2周的临床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治疗组明显优于硫酸庆大霉素对照组.结论 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梅;方国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C18-ODS柱(250 mm×4.6 m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结果 丹皮酚在0.02386~0.3817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2% (RSD=1.11%,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化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及效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教学,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存在不足.多媒体技术是病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应注意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达到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昊;张洪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门诊药物咨询工作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随着医院药学由传统药品供应保障型向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型的转变,建立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临床药学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曹芙萍;范鲁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不良反应.由于近几年药物产品的不断增多,而对于药物的性能作用,毒副作用未能深入了解,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使患者极易产生抗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潘国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卡络磺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卡络磺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同类药物的注射剂处方设计和药物本身性质,通过试验,对卡络磺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注射剂质量要求的卡络磺钠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卡络磺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程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格列齐特生物溶蚀性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 建立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以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照分光光度法检测,测定波长226 nm.结果 格列齐特2.04~20.40 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1.07%(n=12),与国外上市的同规格产品Diamicron MR一致.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效兵;王贺;王辉;柏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随着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药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对21 世纪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结合教学提出几点见解.

    作者:徐东花;于春月;何法;韩成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接骨七厘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接骨七厘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 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986~0.986 μg和0.2464~2.464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464~2.464 μg, 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8%和100.9% , RSD分别为1.12 %、1.4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可用于接骨七厘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成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的测定

    目的 建立了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以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 000 ml(内含1.38 g磷酸二氢钠,并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采用HPLC法检测.结果 洛伐他汀在2.5~25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68%(n=9),与国外同品种AdvicorTM中洛伐他汀溶出度一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王辉;李珠婧;王贺;柏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葛根综合开发工艺中试研究

    目的 对葛根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 磨浆法制备葛根淀粉,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制备葛根黄酮,酸水解法制备葛根素.结果 100 kg鲜野葛可同时制备18.4 kg纯天然葛粉、205 g精制黄酮(葛根素含量为40.6%)或20 g葛根素(97.6%).结论 本中试工艺有望提高葛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李传润;王效山;胡海霞;见玉娟;刘晓闯;李家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D)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4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19例加用HPD治疗.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89.4%,在平均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剂量和总量上比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的缩短.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适合HPD治疗.

    作者:涂先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α酮酸片中五种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α酮酸片中5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将片剂中的氨基酸定量衍生化,衍生化条件为在碱性溶液中60℃暗处反应1 h,制得5种DNP-氨基酸.色谱柱为Luna 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醋酸盐缓冲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 衍生化产物性质稳定;5种氨基酸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加样回收率为97.2%~102.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世林;丁文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作者:吴健;高家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 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护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

    作者:黄寿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酸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

    过去尿酸曾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生理价值的嘌呤代谢终产物,过高浓度的尿酸在肾脏及关节处沉积,可能导致肾结石和痛风的发生,也可能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作者:颜海燕;周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