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斌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止痒酊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柱,甲醇-0.05%三乙胺溶液(45∶55)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苦参碱在31.84~157.40 mg ·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4,回收率为96.88%, RSD=1.83 %.结论改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汪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极膏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丙酸倍氯米松在2.38~23.80 mg·L-1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9.06%,RSD=0.72%(n=5).结论该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曹高忠;徐晓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诊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各种疾病的人群年龄不一,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而医疗护理行为又是各种服务与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病人及家属常常比较紧张甚至恐惧,情绪易激动,稍有不慎,会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相互作用在急诊病人的救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娴熟的操作技巧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得到好的护理,并使各项抢救及护理措施顺利进行,现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就与急诊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报道如下.
作者:沙世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四神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五味子醇甲在16.12~193.44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8.614%,RSD为3.625%.结论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四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我院2000~2003年间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以便探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 )测定12例allo-HSCT患者全血中CsA浓度.结果全血中CsA线性范围为25~1600 μg·L-1,低检测浓度为10 μg·L-1,回收率为90.14%,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9.0%.监测 allo-HSCT患者CsA血药浓度共107例次:达有效血药浓度(100~400 μg·L-1) 74例次(69.2%);低于100 μg·L-1为19例次(17.7%);高于400 μg·L-1为14例次(13.1%).12例患者CsA平均血药浓度为218.61±110.04 μg·L-1,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也较大.结论 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allo-HSCT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言才;刘会兰;孙自敏;沈茂林;刘斌;屈建;陈礼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术后膀胱灌注药物可以提高浅表性膀胱肿瘤(STCC)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对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减少其毒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本文就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联合药物灌注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章宗武;梁朝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对延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腹膜透析技术的改进,使得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选择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也不断地增多,而并发症的发生仍难以避免.本文对25例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护理角度为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程宇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其中有些肿瘤单独化疗的治愈率已达30%以上,如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近代文献报道其总的治愈率已超过90%;有些肿瘤单独化疗的治愈率虽低于30%,但化疗和手术相结合,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手术治疗[1].临床上应用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据周玺[2]报道,护士在打开安瓿颈部和溶解各种粉剂药品时的一瞬间,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化疗药物产生的含有毒性微粒的气体溶胶体或气雾逸出,通过皮肤黏膜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加之药物的蓄积作用,则有可能引起脏器损害和致癌[3].我院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大职业防护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对化疗药物危害性的防护意识,制订出化疗药物安全操作常规,切实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各种防护行为得到了满意的提升,并筹建化疗药物配制中心,有效地维护了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和安全.
作者:傅雪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成药桂枝茯苓胶囊中肉桂酸、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肉桂酸的线性范围为0.42~2.52 mg·L-1(r=0.999 8),桂皮醛的线性范围为3.60~36.00 mg·L-1(r=0.9998)和丹皮酚的线性范围为6.05~60.5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肉桂酸为98.21% (RSD=2.64%,n=5),桂皮醛为96.28% (RSD=1.40%,n=5),丹皮酚为98.78% (RSD=1.49%,n=5).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含量测定,且所测三种主要成分之间无干扰.
作者:华剑;武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静脉镇痛(IA组)和硬膜外镇痛(EA)组各30例.静脉镇痛药液为:吗啡40 mg+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硬膜外镇痛药液为:吗啡3 mg+氟哌啶2.5 mg+0.75%布比卡因2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肤时通过静脉和硬膜外腔给予基础量吗啡2 mg.观察术后4、8、12、24、48 h病人全身情况,疼痛主诉,镇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IA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A组(P<0.05).EA组的肠蠕动恢复明显快于IA组(P<0.01).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IA组中病人有10%镇静达中度,而EA组无1例发生明显镇静现象.结论 IA、EA均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IA尿潴留发生率低.但易发生明显镇静且肠蠕动抑制较EA明显.
作者:张玲;王美芹;王仁慧;李安宁;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在 50~89年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因而心衰主要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心衰占心衰总数的75 %,心衰又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1].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无症状性,充血性和难治性心衰.难治性心衰是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者[2].1998年 11月至2004年 12月,我院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与呋噻米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聂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利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级乙大班麻醉学专业(42~43小班)学生60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1人.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麻醉学专业认识比较好,态度比较端正,同学们主要兴趣在临床麻醉学,授课老师教学态度、水平、方法与效果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对考试成绩分析表明与临床麻醉学比较疼痛治疗学与危重病医学考试成绩较好,临床麻醉学成绩分布接近正态分布,但是疼痛治疗学与危重病医学成绩是非正态分布.这次调查研究可能为今后麻醉学专业课教学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可能提高今后麻醉学专业课教学水平与效果.
作者:李元海;方卫平;张健;顾尔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选择较强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菌株及初步确定活性部位.方法基于消耗底物犬尿胺原理,应用分光光度计对20个菌株进行初筛,在此基础上用酶标仪对10株细脚拟青霉进行比较研究,并由相对抑制率初步确定活性部位.结果 RCEF1054、RCEF0943、RCEF1078和RCEF0440菌株活性较强.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不同溶剂先后提取所得产物MAO抑制率不同,氯仿组>甲醇组>水提组.氯仿组抑制率高的菌株是Pt25(63.66%).甲醇和水提物活性较低.10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均有一定活性,抑制率在15.5%~31.7%之间,较高的是pt12、pt02和pt57菌株.结论不同菌种或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制MAO活性差异显著.细脚拟青霉RCEF0788(pt57)菌株提取物具有较高活性.
作者:李春如;明亮;杨成;胡丰林;樊美珍;李增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诺必擂停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诺必擂停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电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结论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能够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体外增殖,其机制与诱导K562、HL-60的凋亡有关.
作者:张洪泉;葛慧;成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T管引流是胆道手术中常见、重要的引流方式,其放置方法、术后观察及拨管注意事项皆关系到手术后能否顺利恢复.现将我院1989年1月~2003年12月690例胆道手术后置T管引流及其临床观察探讨如下.
作者:李广宇;吴陈窖;黄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HPLC法卡马西平TDM室内质控方法.方法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进行血样及质控品中卡马西平浓度测定,并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质控数据并自动创建室内质控图.结果常规条件下卡马西平已知值质控血清的平均值分别为5.94 mg·L-1,标准差(s)为0.104,相对标准差(RSD)1.8%,3倍RSD值均小于10%,以质控结果超过2S为警告限,超过3S为失控限.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管理,适用于用HPLC法卡马西平TDM的室内质控.
作者:毛名扬;李顺炜;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与抒罗康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红霉素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点滴5~7 d,然后改为每周连服抒罗康3 d的序贯疗法.结果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6.3±1.8)d,治疗组(4.2±1.6)d,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为(13.8±4.8)d,治疗组(9.8±3.2)d,罗音消失时间对照组为(6.2±1.3)d,治疗组为(5.1±1.8)d,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缩短.结论阿奇霉素与抒罗康治疗支原体肺炎有明显疗效,序贯疗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道昉;张喜风;杨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滴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实验组)1.8 g或头孢噻肟钠4 g(对照组),每日2次,共7~14 d.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3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64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和5.7%.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迎春;庄伟清;潘雪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93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第一组(NP+250方案)显效率53.13%,一个疗程费用13683元;第二组(NP+500方案)和第三组(NP方案)显效率分别为64.52%和46.67%,一个疗程费用分别为13922元和13443元.第二组方案优于第一组和第三组.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卫生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世莲;王卫东;徐维平;胡冰;张琦;殷实;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昂丹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顺铂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配制含昂丹司琼与顺铂的配伍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炽灼残渣检查法分别测定配伍液中昂丹司琼与顺铂在25℃、37℃条件下,于配伍后8 h内的含量变化.并同期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在25℃、37℃条件下,昂丹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顺铂配伍后,8 h内配伍液外观未见变化,pH值、昂丹司琼与顺铂的含量稳定.结论昂丹司琼注射液可以与注射用顺铂配伍使用.
作者:李元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