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T治疗食管癌的麻醉管理

韩庆录;王社军

关键词:治疗, 早期食管癌, 麻醉管理, 光动力, 照射
摘要:1998~2002年我院采用光动力照射(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早期食管癌82例,现将有关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剂的含量

    目的应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C)测定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剂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25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50∶ 50用磷酸调pH 3.0),检测波长为292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在 4~ 28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5 %,RSD=1.85 %(n=3).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可靠.

    作者:徐晓卫;张崇生;潘柔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安徽阜阳2003~2005年药品抽验情况分析

    药品检验机构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依托,按照《药品管理法》承担药品监督检查中的检验工作.本文就我所2003~2005年对本辖区各药品生产、供应、使用部门药品抽验结果的具体情况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

    糖尿病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公共问题,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也会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现在,人们又注意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汤春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3~2005年我院抗组胺药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抗组胺药在该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调查该院2003~2005年抗组胺药使用品种、年销售量,采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品种变化不大,但使用有集中现象,用药金额2004年有所下降,目前常用的是酮替芬、西替利嗪、羟嗪和氯雷他定等.结论国内制药企业应加大科研力度,多研制开发出长效、安全、经济的抗组胺药,以满足患者需求.

    作者:沈斌;夏永华;方子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黄山市2005年药品抽验检出不合格药品的分析报告

    黄山市药品检验所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下达的抽验计划[1],按照国家抽验规定抽取样品[2],对不同性质的抽验药品依法进行检验[3],现将2005年我所对抽验检出的不合格药品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汪民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HPLC-ELSD法检测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ELSD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phenomene×Luna 5 u C18色谱柱(150 mm×4.60 mm,5 μm),以乙腈-水(34∶ 6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2.8 L·min-1.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黄芪甲苷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对照品在2.064~10.3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8 %,RSD为1.06 %.结论 HPLC-ELSD法可用于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作者:罗捷华;魏伟;胡齐胜;刘永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目前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0月2266份出院病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95.10 %,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7.61 %;前10位的抗感染药物中二线及其以上抗感染药物占35.25 %;Ⅰ类切口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4 d,占75.56 %;产科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97.64 %.结论加强对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督导,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作者:程雯;唐敏霞;史兴菊;李旭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初探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根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制,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我院于2003年7月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现将有关工作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金小仙;周小花;洪云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PDT治疗食管癌的麻醉管理

    1998~2002年我院采用光动力照射(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早期食管癌82例,现将有关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韩庆录;王社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在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8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收治年龄超过70岁,因肝外胆管梗阻诱发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患者51例,均行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结果 51例患者均耐受内镜治疗.除3例失败转手术治疗,48例ENBD治疗成功,成功率94.1%,其中一次同时完成EST+网篮取石+ENBD治疗者13例(25.4%).与内镜操作相关的的并发症4例(7.8%),死亡2例(3.9%).结论内镜在治疗高龄ACST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应用ENBD可明显减少ACST患者的急诊开腹手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严桦;周鸣清;陈欣然;陈铭;陆仁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酮OV-17填充柱(涂布浓度为2%);柱温:275℃;进样口温度:295℃;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20℃.结果维生素E在2.00~6.0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4%(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管玉云;程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痰标本不动杆菌属细菌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痰标本中不动杆菌属细菌分离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1 640份痰培养资料,分离出52株不动杆菌属的5个不同菌种,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不动杆菌属细菌占总阳性的11.1 %,居革兰阴性杆菌第三位.药敏表明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达90.4 %,对氟哌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较好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8.9 %.结论不动杆菌属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上应加强该菌的检出,并将β-内酰胺酶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使该菌感染得到及时的治疗.

    作者:刘旗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皮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腋臭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5年10月间,对200例腋臭患者采用腋部有毛区皮肤真皮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2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治疗后3个月,6~9个月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瘤体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 29例子宫肌瘤24例出现肌瘤缩小和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2.8 %.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能够明显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无创治疗手段.

    作者:胡荣珍;潘伟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抗病毒新药奥司他韦的研究进展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强效抑制剂,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本文主要介绍其药动学、药效学及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药疗效好、安全性高,但对流感病毒的耐药问题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蔡宝祥;应永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4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组21例和雷尼替丁加凝血酶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疗效优于雷尼替丁加凝血酶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用药方便安全,有应用价值.

    作者:汪千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柿石堵塞引起高位空肠梗阻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

    柿结石一般在胃内多见,偶尔也可在曲氏韧带近端十二指肠及回盲部发现.这里主要讨论柿石堵塞在空肠上段,造成高位空肠梗阻,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及特异性的检查,所以术前往往很难确诊,只有在剖腹探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作者:翁延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疳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背俞走罐加健脾消积散内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类给药,治疗时间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病程愈短疗效愈好.结论采用背俞走罐法治疗小儿疳气,方法简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痛苦,小儿易接受.

    作者:魏从建;艾哈默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复方抗类风湿胶囊药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抗类风湿胶囊有无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佐剂性关节炎和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结果:本品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多种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抗类风湿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许钒;彭代银;王春怡;任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次氯胺酮麻醉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多次使用氯胺酮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以氯胺酮50 mg/kg和10 mg/kg腹腔注射麻醉,每日1次,连续7日.对照组予以等容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寻找隐匿台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能力,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并且空间搜索能力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与低剂量组之间有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显示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有明显变性.结论高剂量氯胺酮多次麻醉对学习记忆有损害作用.

    作者:林林;黄陈平;方周溪;虞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