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高血压患者50例和对照组45例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颈动脉比较,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动脉内-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厚(P<0.01);而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则不同程度减低(P<0.05);且斑块随年龄增长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能清晰显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动态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无生育要求的功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分析其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3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月经改善率97.1%,其中闭经12例,月经减少23例.1例月经无改善.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血具有效果好、创伤小、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避免漏切及切除深度不够可提高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对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的有关规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以及含量. 结果鉴别及溶出度指标无差别,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结论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各有利弊,近年来临床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行椎管内联合阻滞(CSEA),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笔者在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中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大剂量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1.二组患者三叉神经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2.研究组无明显副反应,对照组有一定危险性.结论 SL可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及可控性高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的疗效.方法对6例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有发热、皮疹及内脏损害.肝功能异常2例,斯琼综合征1例,无1例表现为中毒性表皮松懈症及严重肝损害.给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3月至半年,除有脱屑及色素沉着外,无其他异常表现.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疗效确切,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杜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应用于临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良好的补肝肾,强筋骨、固冲安胎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仲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国内外均对此表示肯定.高血压患者往往血液粘度变大,血液流动性变差,容易发生脑血栓等疾病,而杜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一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TURP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大尿流率(Qmax)的观察.结果 TURP平均手术时间为(50±45.3)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4±1.8) d,术后大尿流率增加(13±4.6) ml·s-1.结论 TURP治疗BPH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增加了高危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11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38例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比较对照组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CA125浓度的关系,分析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组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CA125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呈正相关(r=0.517,P<0.01),透出液CA125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透出液中CA125浓度腹膜炎组明显高于稳定期治疗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中CA125的变化对临床判断腹膜的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细胞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1、游离型. HBV-DNA 3.2 kb的病毒全长形式存在.该型复制不活跃,但白细胞作为储存病毒的场所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将其中的HBV-DNA释放出来,成为再感染的来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总苷(TPG)含量的可行性.方法赤芍经70%乙醇提取后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以制备TP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条件:S-Gel C18,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0∶ 50),柱温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赤芍总苷(TPG)的制备工艺质量稳定;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9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以控制赤芍总苷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9例及开腹子宫全切术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恢复快,护理人员通过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合病人和手术特点,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67岁,平均34岁.伴有脊髓神经损伤17例(80.9%).结果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3个月.(1)术前有不完全神经损伤者随访时有92.3%(12/13)恢复Frankel分级1级或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者无明显恢复.(2)后凸畸形角由术前28.4o矫正到术后3.8o,压缩椎体高度由术前的48.7%恢复到术后的95.2%.结论临床疗效表明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内固定之一,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即A组(吗啡组)、B组(曲马多组)、C组(芬太尼组),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比较不同药物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3组病人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康复,吗啡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副作用多,护理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近两年来又倡导了人文护理,人性化服务这一符合当前形势的新的护理理念.使临床工作转向主动,全方位性护理.在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和执行医嘱的同时,还要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健康教育,解决相关问题等.此外,临床带教也逐步从中专生过渡到大专生、本科生.护士们普遍感到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高要求,临床教师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高学历护生的带教要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临床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及本身的素质问题,都直接影响护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1].为了尽快解决知识的更新问题,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得教学相长,探索新的教学查房模式,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是对每一个护理管理者的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微波固化治疗在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中应用时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3月以来对6例微波固化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因胰腺癌行开放性手术,术中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病期较晚,无法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后死亡2例.结论在术中超声的引导以及术中旁开测温计的监控下,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进行微波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常规放置胰床引流管;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手段[1].但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它是一种较少见但又极其危险的急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探讨了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并对其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完善及电子期刊的大量问世,图书馆的采购策略、馆藏结构及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院图书馆认清形势、改变观念、整合资源,合理采购印刷型期刊和电子期刊.<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base简称CHKD)的引进和在院内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颅脑外伤后颅内的异常改变往往并非固定不变,一次CT扫描并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动态的 CT扫描观察不仅能发现颅内血肿的有无、大小、部位,而且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科三次以上CT扫描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9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综述青藤碱的化学研究、提取工艺、分析方法、药理、药动及临床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青藤碱及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