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护肾脏四大对策

汤金娣

关键词:
摘要:一位本来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突然出现浮肿,蛋白尿从一个加号变成三个加号,肾功能也明显下降.原来,病人近外出旅游,身体疲劳,饮食又不注意,从而引起病情加重.近正值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快,有一位女肾病患者就发生了肺部感染,结果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到了需要透析的地步.作为肾脏科的医生,看到这样的实例总是很心痛,所以要特别提醒肾脏病友,尤其是肾功能有减退的病友,一定要保护好你的肾脏.
大众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啥时候该带孩子看急诊?

    不久前,我看到某儿科同行在微博里吐槽:“深更半夜,咳嗽两个月,来看急诊,你早干嘛去了?!”同行的抱怨,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家长不会看急诊.什么叫急诊?医学里,这个“急”字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和“迅速、迫切、要紧、严重、危急”等情况相关联的疾病.而很多家长不了解疾病的轻重和医院看病的流程,在孩子疾病不重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紧张,急躁、害怕”,所以,带孩子去看了急诊,真的是劳民伤财,还占用了真正需要被救治患儿的宝贵时间.那么孩子突然生了病,什么情况下该看急诊呢?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张耀光:把患者当成自己家人

    在网上查找“张耀光”的资料,发现他为患者所写的科普文章点击量达到20万人次之多,患者给他的感谢信也非常多.一边是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一边是妙手回春的医生.张耀光说:“一个人,如果能用学来的知识和技术去行善,去帮别人解除痛苦,也是自己的福分.”

    作者:晓超 刊期: 2015年第3期

  • 怀孕:重在精神生活

    转眼间,怀孕已经7个月了,现在肚子一天天的见长,活动也越来越不灵活,但是,我总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因为怀孕就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其实,怀孕对于我们这些小女人来讲,正是一次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尤其是和我一样在家待产的姐妹们.看了很多身边的朋友,从怀孕开始就要一直小心翼翼了,连平时快走几步都怕出危险.其实,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量的做些运动!因为怀孕这件事吧,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并没有必要过分娇气.我在怀孕3个月左右还能为了追公交车大步跑.

    作者:麦兜0517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孕前的三补两忌

    怀孕生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孕妇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来个三补两忌可不要忽略哟!孕前三补叶酸:叶酸是孕妇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一旦计划生宝宝就应该开始补充叶酸,因为叶酸是胎儿神经管发育必需的,而且孕妇在补充叶酸4周之后才有明显的改善,胎儿神经管发育的重要时期是怀孕的头四周,所以为了避免出生畸形儿应该从怀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到孕后三个月甚至整个孕期结束为止.

    作者:海棠 刊期: 2015年第3期

  • “老花眼”上门

    人千万不要对别人的痛处大惊小怪.记得有一次,当我把数据给一位朋友看的时候,那朋友不但眯着眼,还把资料拿的远远的在看,我看到这样情形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不会吧?(你老花?)完全没有同理心去感受别人的不便.不是当事者,永远不知道当事者的痛,以前每当看到老人家拿起眼镜看东西的时候,觉得为什么要戴眼镜呢?虽然心里有疑问,只知是老花才需戴眼镜,但却从来不关心也不想问,老花是怎样的一个情形,总觉得它离我好远好远.

    作者:王贞虎 刊期: 2015年第3期

  • 洗牙:半年到一年一次

    洗牙,就是清洗牙齿.美国人称洗牙为Prophy.这个词透露出不少信息这词应该是源自:prophylactic,意为“预防的”.美国人有良好的个人健康意识.他们很小就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一次.国内呢,重视口腔保健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多人对洗牙有误解,认为自己洗牙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了,看来牙被洗坏了.”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后就再也不去洗牙了,甚至劝阻身边的亲友也不要洗牙.

    作者:许桐楷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子宫肌瘤:不能滥用新技术

    子宫肌瘤被称为“妇科第一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很多女性在检查出子宫肌瘤后,害怕开刀手术,或担心术后会在肚子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但子宫肌瘤拖延不治会使病情加重,导致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头晕、乏力、贫血、不孕等症状,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作者:吴志 刊期: 2015年第3期

  • 特殊日子里,您运动吗?

    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的锻炼规律不同于男性.比如每个月的那几天,身体总是会有疲惫感,有人要腰痛,不想动.再比如,大多数女性必然要经历的妊娠期和哺乳期,似乎也不太便于运动.所以,不少人认为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应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利于妇女健康和生殖保健.这一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由此看来,女性在锻炼这个问题上似乎是比男性“吃亏”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完全正确的.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15年第3期

  • 谨防甲亢“伤”了心

    年轻白领突发心绞痛32岁的陈先生是外企白领,平时工作繁忙.这天,他刚加完班,起身要回家,突然感到胸前心脏部位有一种压榨性的疼痛,而且面色苍白、心慌、大汗淋漓.同事们见状,赶紧叫救护车把陈先生送到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给陈先生作了全面诊查,发现他心肌缺血严重,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经检查,陈先生并无器质性病变,那么,年轻的陈先生为何会突发心绞痛呢?

    作者:徐乃佳 刊期: 2015年第3期

  • 晕厥七问

    Q1:引起晕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1.“自主神经”负责支配心脏跳动,它能够给心脏发出信号,调节心脏跳动的速率和强度,控制血管的张力.晕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叫“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站立一段时间后,有人会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反射异常,导致心脏跳动减慢或血压降低,这时大脑就会缺血,这些人就会因为大脑缺血而突然晕倒.

    作者:金红芳 刊期: 2015年第3期

  • 拉首摇篮曲 哄妈妈入睡

    从小就对音乐充满兴趣2006年,4岁的小卓婧已经上幼儿园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妈郭净带小卓婧去少年宫玩,有一位小提琴手正在拉《梁祝》,她像被磁铁吸住了,站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看.回家的路上,小卓婧牵着妈妈的手,仰着头说:“妈妈,我觉得小提琴的声音真好听呀,手在琴上就像跳舞一样,我也想学小提琴!”

    作者:冰洁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关于婴儿你必须知道十件事

    婴儿是有社交需求的社交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社交性大约在3千万年前随着紧密型育儿方式(某种发育巢或壁龛)的产生而产生.这是除基因以外,很多可以进化的物质之一.这种发育巢需要依靠个体才能进行正当的进化.紧密型育儿的实践方式包括数年以母乳喂养建立起婴儿良好的大脑和身体系统,几乎经常性的抚摸和时常出现的喂养人,对避免婴儿紧张的需求的回应,与多年龄段婴儿自由玩耍和舒缓围产期经验.这些都对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Dorism 刊期: 2015年第3期

  • 糖尿病患者:节后警惕低血糖

    胡奶奶80岁,患糖尿病多年了,一直使用胰岛素,平时血糖控制还不错.春节期间,儿孙们都回老家和她团聚.因为高兴,胡奶奶中午吃饭就没有控制,餐后血糖比平时高了不少,胡奶奶不敢大意,晚饭没敢吃东西,但是胰岛素还是按照平常的剂量使用.当天晚上,胡奶奶觉得困得不得了,早早就睡觉了.第二天,家人喊奶奶吃早饭,怎么喊都没反应,紧急送胡奶奶去医院看急诊,诊断为低血糖引起的昏迷.

    作者:郑丽 刊期: 2015年第3期

  • 有趣的肌肤奥普拉测验

    据奥普拉披露,20岁时,女性的肌肤生理营养性状(如胶原蛋白含量)基本平衡,因而肌肤滋润,充满弹性.然而,婚后女性们从23岁的冬、春季节开始(未婚女性从26岁开始),其肌肤的生理营养就会以每年1.23%~3.45%的速度渐渐减少;而与此同时,各种生理性毒素也会增量式侵入肌肤或是在肌肤中生成.

    作者:王文轩 刊期: 2015年第3期

  • 高度近视者小心并发症

    20岁的小陈很小的时候就戴上了眼镜,而且近视度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读大学时,800度的近视眼镜已经戴了5年,戴镜后的矫正视力为1.0.高度近视给小陈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烦恼.如果近视就此止步也就罢了,谁知假期在海边游泳冲浪时,小陈突然感觉右眼上方出现黑影,并逐渐增大,视力骤降到0.05.她立即结束度假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是视网膜裂孔导致脱离,这是一种严重的高度近视并发症,必须马上手术,否则会失明.所幸经过及时的手术,小陈的视力恢复到0.3.

    作者:秀峰 刊期: 2015年第3期

  • 一个家族为何6个乳腺癌?

    王女士52岁,这个月初,她自己在家洗澡的时候摸到左乳像是有肿块,琢磨了好几天,觉得还是有必要到医院看看,因为家里有人得过乳腺癌.前几天,王女士的母亲陪着她一起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结果出来后,刘万花大夫看完片子,告诉王女士确实是乳腺癌,而且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不得不做全切手术.

    作者:钱钰玲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别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

    朋友近刚升级做了母亲,我去她家看望,趁着小宝宝睡着了,我们在客厅聊天.也许是说话声音太大,小宝宝被吵醒了,听到宝宝的哭声,我催她快去看看,没想到,朋友却坐在沙发上不急不慢地说:“哭一会没事,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宝宝那么小,怎么舍得让他哭呢?我马上批评她,朋友却笑着说:“不能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作者:温迎春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儿童感冒药的致命雷区

    一大早,就有位家长焦急地问我:“我宝宝两岁三个月,吃了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吃多了,应该一次吃2.5毫升,结果一天吃了三次,分别为10毫升、10毫升、25毫升,催吐没有成功,会有什么副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立刻让她把药品包装拍照片上传给我,同时告诉我她宝宝的体重数.通过体重剂量换算,确认药品中的有效成分确实过量后,我建议她带宝宝去医院就医,监测肝脏和肾脏功能.

    作者:冀连梅 刊期: 2015年第3期

  • “定制”你的健康餐

    有助于消化的营养膳食现今,人们吃的越来越精细、优质,大鱼大肉天天有,蔬菜水果吃的少,更别提让每天上班的白领吃到粗杂粮食物了,消化功能弱的人或本身就患有消化不良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不规律的生活、暴饮暴食,很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或感染等症状,容易在饭后引起腹胀难受.

    作者:陈佳祎 刊期: 2015年第3期

  • 适度运动 珍“膝”关节

    登山、跑步、球类运动中激烈的对抗、拼抢……有人说,运动对于膝盖的机能是一种锻炼,也有人担心,运动会造成膝关节磨损等,对膝盖不好.那么,对于膝关节来说,体育运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在运动时,究竟应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下面,我们就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渝平医生来为运动爱好者们解答心中的困惑.

    作者:闵青 刊期: 2015年第3期

大众健康杂志

大众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