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文坚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镇痛及异丙酚镇痛在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6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80例,A组术前静推芬太尼0.1mg后,再静推异丙酚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B组直接以2.0mg/kg剂量静推异丙酚,比较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改变,及术中躁动情况.结果:异丙酚+芬太尼镇静镇痛更明显-对手术安全性更为有效.
作者:徐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持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者:康建丽;张爱萍;陈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院运营与管理的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医疗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国有医院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向集约化、社会化,资源配置在很多方面实现市场化,医院资产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全面、科学、扎实的成本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质量,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平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ACS系统以其强大的功能使其广泛应用成为必然趋势.它可以使医学影像资料更加方便、快捷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羊文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掌握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本文将宁化县1999年~200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赖巧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地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置胃管前应用对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病人的反应等影响的效果比较.方法:将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在置胃管前分别用1%地卡因、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滴入鼻腔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观察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和对病人的刺激等影响.结果:1%地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鼻腔内给药与对照组(常规法置胃管)对置管一次性成功率、用药后及置管反应、鼻咽喉食管刺激症状相比较,均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1%地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相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讨论:二者在置胃管前应用均能提高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使用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彭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左克为第三代新喹诺酮,两者基本覆盖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常见病菌,合用可增加疗效.本院于2002年1月~2005年6月合用该两种药共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5例,疗效满意.现述如下.
作者:周拾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胸腔穿刺放出胸水及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水的重要手段,2003年12月~2005年6月我科一改传统的方法,利用ARROW U.S.A的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水引流伴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合剂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对照组(n2=19),两组病人同时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当归合剂口服.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血糖、血脂及减少尿蛋白的排泄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39例病人的治疗、对比、观察,证明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确切,在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尿蛋白排泄诸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应鼓励使用.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放疗是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较长时间内,容易出现口腔、咽粘膜水肿、充血、疼痛、溃烂、鼻口咽干燥甚至吞咽困难等局部反应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正常运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减弱了病人的体质.
作者:刘扬;刘均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皮辩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3月手术治疗的102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发生皮辩坏死35例,发生率为34.3%.其中,根治术占31.4%,改良根治术占2.9%.结论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率高,经改良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皮瓣坏死率明显下降.
作者:昝隽婕;陈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的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小儿不能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是令许多护士和家长感到头痛的事.
作者:钱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是把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的指体,在光学显微镜的助视术下,将断离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做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加之术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我院自2002年开展这项手术共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历摘要患儿,男,9岁,因发热2天入院.以往体健.入院查体:T39.6C P120次/分R40次/分W30kg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心肺腹查体正常.
作者:赵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改革开放及老年人医学的进展,人类平均寿命也逐年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研究老年人的心身特点、性格特点及与社会、家庭因素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和社会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马建华;王雪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临床输液中常会遇到病人因为害怕静脉穿刺的疼痛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不愿输液,以致延误治疗,因此减轻经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是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的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需要.故现将输液实际操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智生;崔玉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2月~5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分娩84例,均为初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
作者:庞文艳;贾祖卫;侯炜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临床发热病人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血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给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结果.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347例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347例血标本阳性75例占21.6%其中有8例被定为污染菌占阳性标本的10.6%占总标本的2.3%.讨论:通过全自动培养及鉴定药敏系统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试验报告,但是临床标本及实验过程中的污染为临床带来了麻烦,我们通过对皮肤消毒时间延长、增大消毒面积,对怀疑污染的标本再采血作双瓶培养等多种方法尽量减低污染提供给临床真实结果,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戴宏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08例食管癌手术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由于手术方案合理加之精心操作,全组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痿.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采用适当手术方案,精心操作,完全可以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林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活动的重要形成;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