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塞来昔布放射增敏作用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大海;吕国晓;马海锋;蔡忠芳;郭冬

关键词:塞来昔布,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增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观察组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放射增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46.67% (14/30),高于对照组的20.00%(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3,P<0.05).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食管炎2例,放射性心肌炎1例;对照组发生放射性肺炎2例,放射性食管炎1例,放射性心肌炎2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350、0.350、0.350,均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泻1例,骨髓抑制5例,肾毒性2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8例,腹泻2例,骨髓抑制3例,肾毒性1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88、0.350、0.576、0.350,均P>0.05).结论 塞来昔布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增敏作用,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对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结果 该组8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1例跨深、浅两叶,7例均位于浅叶;病灶均呈圆形,无分叶,边界光整、清晰;病灶大径10.3~27.6 mm;CT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5例可见囊变,其中1例囊变区>90%;双期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明显强化,1例动脉期强化幅度与静脉期相仿,其余7例静脉期持续性强化.结论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廖建勇;杜静波;刘迎新;姚永刚;冷琦;勾振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迈之灵预防桡骨头骨折伴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迈之灵与吲哚美辛预防桡骨头骨折伴肘内侧副韧带前束(AMCL)损伤术后异位骨化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桡骨头骨折伴AMCL损伤致肘外翻不稳定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化法分为观察组(口服迈之灵)21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20例.分别给予迈之灵600 mg/d或吲哚美辛75 mg/d,连续服用6周.用药期间统计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给予对症处理.6周后行肘关节X射线检查统计异位骨化发生率,记录肘关节活动度(ROM)、改良肘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优良率.结果 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和3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1,P=0.027).观察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06,P=0.948).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及改良肘关节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19.2±19.7)°和86.9%,对照组分别为(120.8±16.3)°和8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3,P=0.613;x2=0.176,P =0.675).结论 口服迈之灵可有效预防桡骨头骨折伴AMCL损伤治疗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临床疗效与吲哚美辛相当,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吲哚美辛.

    作者:何平平;张磊;赵淑美;吕占辉;段晓东;蔡长马;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癫痫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在健康教育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各分项评分及总分[(70.42±11.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43±9.62)分],并且均高于健康教育护理前[(53.44±12.11)分,(53.88±1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5,P<0.05).观察组再发作发生率(7%)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45,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对患儿全方位的护理教育指导,让患儿得到针对性的帮助,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患儿的精神状态和面貌也得到恢复,心情经常保持愉悦,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丽珍;陈玲娇;李娟;叶丽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对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TACE治疗的对照组(54例)和TACE联合RFA治疗的观察组(54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肿瘤复发相关指标与肿瘤活性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9.7% (4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27/54)(x2=10.391,P=0.001);治疗后观察组E-钙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 (CA199)、谷氨酸转移酶(GGT)分别为(1 738.8±114.8) μg/L、(207.9 ±37.2) ng/L、(34.9 ±4.6) ng/L、(72.2±19.5) μg/L、(34.2±5.1)U/L、(88.9±9.4) 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 382.4±159.4) μg/L、(367.3±49.3) ng/L、(72.1±7.4) ng/L、(135.2±21.8) μg/L、(66.9±8.2)U/L、(124.6±12.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76、18.967、31.373、15.828、24.884、16.774,均P <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戎冬文;王慧宇;贾军梅;张革红;仇海乐;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县级医院合同制护士离职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县级医院合同制护士离职的社会环境因素,旨在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对合同制护士离职的影响,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地县级医院2016年108名离职合同制护士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护士离职社会原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制护士离职的各种社会因素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两地分居不利于照顾家庭(71.29%)、大龄(> 27岁)未婚(67.44%)、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57.41%)、与在编护士不同工同酬(50.93%)、行业收入与付出不平衡(47.22%)、生育二孩(41.54%)、独生子女生活压力大(38.24%)、自由职业更可靠(25.00%)、行业没有归属感(22.22%)、行业社会地位低(12.96%).结论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革程度、速度与合同制护士离职原因密切相关,如何改善合同制护士面临的困境,如何取得家庭、社会更好的支持,如何减少离职和重新吸纳离职护士回归护理岗位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者:刘玉兰;李艾群;王文斌;夏进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运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法提高三向瓣膜式PICC头端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将204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运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导管尖端定位,对照组运用常规体表定位方法定位,比较两组到位(导管头端位置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头端到位(位置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00%,对照组93.14%,x2=3.003,P=0.004).结论 PICC置管时运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法引导腔内心电图能减少异位,提高导管头端位置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马洪英;王一瑾;陈羽;姜凤娅;黄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岗位胜任力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方法对新护士进行全程的培训,采用信度和效度认可的评价表对新护士岗位培训实施前后分别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以护士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岗前培训,新护士个人特质:培训前(1.64±0.48)分,培训后(1.86±0.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护士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评分在培训前分别(2.20±0.49)分、(1.88±0.52)分、(2.19±0.59)分、(2.47±0.75)分,培训后分别(2.69±0.69)分、(2.14±0.63)分、(2.61±0.73)分、(2.85±0.90)分,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方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丹婷;陈殷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体质量指数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体质量指数(BMI)对食管癌患病和预后等方面的影响是近年来食管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者们尝试通过BMI预测食管癌的发病及预后,但是目前尚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笔者回顾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部分相关文章,尝试探讨BMI与食管癌患病和治疗效果的关联性.

    作者:黄晓龙;陈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放射增敏作用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增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观察组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放射增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46.67% (14/30),高于对照组的20.00%(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3,P<0.05).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食管炎2例,放射性心肌炎1例;对照组发生放射性肺炎2例,放射性食管炎1例,放射性心肌炎2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350、0.350、0.350,均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泻1例,骨髓抑制5例,肾毒性2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8例,腹泻2例,骨髓抑制3例,肾毒性1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88、0.350、0.576、0.350,均P>0.05).结论 塞来昔布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增敏作用,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大海;吕国晓;马海锋;蔡忠芳;郭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HA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COPD合并OSHAS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OPD合并OSHAS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 经肺通气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睡眠监测,25例患者均确诊为COPD合并OSHAS.15例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BiPAP组),10例患者接受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CPAP组).治疗后,BiPAP组夜间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呼吸障碍维持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别为(92.65±3.21)%、(22.39±2.13)s、(18.48 ±9.56)次/h,CPAP组分别为(88.31±2.87)%、(25.57±2.42)s、(28.09±10.22)次/h,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BiPAP组明显优于CPAP组(t=3.450、3.465、2.396,P=0.002、0.002、0.025);治疗期间,CPAP组无法耐受的患者例数(3例)多于BiPAP组(1例)(x2 =2.431,P=0.119).结论 COPD患者容易并发OSHAS,应对其加强睡眠监测,并给予患者BiPAP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状况.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256层螺旋CT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并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影像特征,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高临床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GIST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并对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30例肿块位于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回肠,1例多发(病灶位于肠系膜、网膜),肿块大小约为1.0~11.2 cm.35例肿块中呈实性软组织者11例,24例密度不均匀,伴囊变、坏死,其中10例肿块表面伴溃疡形成,5例合并出血,2例散在斑点状钙化.CT增强扫描后肿块均匀强化(11例)或不均匀强化(24例),实性成分多呈富血供强化,强化程度以静脉期明显.肿瘤位于消化道腔外9例,腔内22例,腔内、外混合生长4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35例CD117阳性,34例CD34阳性;病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1例极低、低度恶性,7例中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结论 256层螺旋CT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GIST的形态、部位、大小及内部结构,还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婷;唐笑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唾液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S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体检者根据血压值范围分为正常血压组(40例)、高血压前期组(60例)和高血压组(60例),分别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检测所有对象同一天的血清SA、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SA和hs-CRP水平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的DBP、SBP、体质量指数(BMI)、SA、hs-CRP、TC、LDL、HDL和FB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102.039、2 690.642、9.163、116.511、103.634、5.431、4.267、67.352、4.236,均P<0.05),其中BMI、SA和hs-CRP水平随着血压升高逐渐上升,而HDL水平逐渐下降(P<0.05);高血压组的TC和LDL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的TC、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BMI、SA、hs-CRP和FBG水平均与SBP呈正相关(r=3.66、2.61、3.24、2.39,均P<0.05),BMI、SA、hs-CRP和LDL水平均与DBP呈正相关(r=2.20、2.34、3.48、2.28,均P<0.05).结论 血清SA与hs-CRP水平均与血压值呈现独立正相关,可作为高血压前期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丽红;徐丹蕾;林杨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红蓝光联合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用红蓝光联合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只用红霉素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比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50,P=0.023);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自我感知[(14.28±1.05)分比(14.28±1.05)分](t=6.009,P =0.007)、痤疮分布情况[(14.00±2.25)分比(14.69±2.05)分](=6.028,P=0.006)、情感功能[(13.50±2.20)分比(13.27±2.01)分](t=7.827,P=0.001)、社会功能[(11.03±1.84)分比(11.30±1.79)分](t=5.892,P=0.012)、总体认知[(13.33±1.05)分比(13.00±1.23)分](t=5.772,P=0.01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比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6,P =0.008).结论 红蓝光联合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比单独应用红霉素凝胶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邢海宁;安晓霞;李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等药物胸腔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3HRZE/6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给予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等药物胸腔注射;对照组仅给予胸腔穿刺抽液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胸水完全消退时间、有无胸膜增厚、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时有效率46.7%,明显高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00,P=0.028);观察组胸水完全消退时间(20.5±6.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1±7.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84,P=0.016);观察组胸膜增厚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4,P=0.0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44);观察组住院时间(9.4±2.7)d,对照组住院时间(10.3±2.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09);观察组住院费用(6 675.4±1 818.4)元,对照组住院费用(7 508.9±1 692.1)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07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等药物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明;邓红丽;赵余;李晓霞;刘贤芬;裴昌丽;陈彦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1.5T磁共振(MRI)肝脏扫描者1 300例,排除非肝脏局灶性病变、无病理或综合随访检查结果者,终纳入研究患者147例,患者均行常规MRI、DWI和SWI检查.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常规MRI、常规MRI联合DWI及SWI图像阅片,评价病灶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采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以病理检查和综合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图像诊断的正确性.结果 2名医师对两组图像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常规MRI和常规MRI联合DWI、SWI图像Kappa值分别为0.912、0.936.常规MRI诊断原发性肝癌(HCC)40例、胆管细胞癌(ICC)13例、肝转移瘤(HMs) 14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 17例,常规MRI联合DWI及SWI诊断HCC 50例、ICC 20例、HMs 20例、CHL 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5.660、5.250、5.560、6.640,均P<0.05).结论 常规MRI联合DWI、SWI可以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作者:严洋;潘小红;姚伟根;谷华丰;胡稳;王圭茶;何岳敏;刘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对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对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吗啡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216,P>0.05);观察组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评分均小于对照组[(3.20±0.78)分比(5.36±0.90)分、(2.80±0.80)分比(4.39±0.72)分、(3.40±0.51)分比(4.98±0.60)分、(2.33±0.41)分比(4.58±0.50)分、(3.59±0.45)分比(5.90±0.50)分、(3.56±0.42)分比(4.98±0.45)分、(3.18±0.92)分比(5.87±1.01)分,t=12.166、9.910、13.460、23.343、23.036、15.475、13.208,均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5.55%(43/45)比80.00% (36/45),x2=5.075,P<0.05].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对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文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CT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肿瘤标志物(TM)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 (39/45),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2.22%(28/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67,P<0.05),非小细胞肺癌的平均CT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71、5.778,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0,P<0.05).结论 CT检查能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准确性,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锋;李瑞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评分分别由(26.76±3.47)分和(26.53±3.44)分降低至(13.48±1.36)分和(18.25±2.15)分;PSQI评分分别由(13.26±1.60)分和(13.31±1.64)分降低至(7.24±1.01)分和(9.47±1.22)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AMD评分(t=10.270,P=0.000)及PSQI评分(t=-7.712,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5,P=0.93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5,P=0.426).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中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大利;汪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7例,其中2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胆漏与胆总管残石).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观察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0.5)d、(5.3±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0.3)d、(9.2±1.9)d(t=11.73、6.27,均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6 873±2 541)元,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 079±2 492)元(t=5.9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分别为(86.3±19.6)min、(89.7±21.6)h,均短于对照组的(97.1±21.1)min、(98.2±22.7)h,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漏4例,胆总管残石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术后发生胆漏2例,胆总管残石3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8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P>0.05).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12.00%,对照组结石复发率15.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壁治疗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韩必亮;徐雷;杨琼柳;欧世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某公司人群连续四年尿酸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鄂尔多斯地区某公司固定人群血尿酸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鄂尔多斯地区某公司固定人群,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公司2013-2016年共计2 911例进行调查,分析连续4年尿酸水平,并与该地区早年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尿酸的因素.结果 采用单因素ANOVA统计分析,四年内被调查者男性不同年份之间:F(1.254,5.018) =6.612,P=0.046;不同年龄组之间:F(4.000,12.000)=25.920,P<0.000;女性不同年份之间:F(1.768,7.073)=257.30,P<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F(4.000,12.000) =202.200,P<0.000.与早年结果比较,男性被调查者2009年、2011年、2016年间比较:F(1.069,4.277)=101.700,P=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F(4.000,8.000)=11.650,P=0.002;女性被调查者2009年、2011年、2016年间比较:F(1.851,7.403)=141.800,P<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F(4.000,8.000)=13.48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Cox-Staut趋势性检验,对2013-2016年被调查者患病率进行统计,男性粗患病率分别为20.32%、25.29%、27.32%、28.46%,x2=12.768,P<0.05;男性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73%、23.66%、25.67%、26.52%,x2=13.441,P<0.05;女性粗患病率分别为5.59%、6.88%、7.62%、7.98%,x2=18.435,P<0.05;女性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32%、5.97%、7.01%、7.11%,x2=19.325,P<0.05.将被调查者以血尿酸水平进行划分,对17项内容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BMI、教育水平、饮食、吸烟、饮酒、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被调查者高尿酸血症(HUA)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OR=17.129,95%CI2.795 ~ 104.970,P<0.01)、BMI(OR=17.129,95%CI2.795~104.970,P<0.01)、饮酒(OR=9.467,95% CI2.235 ~40.094,P<0.01)、吸烟(OR =6.581,95%CI1.674~25.865,P<0.01)、LDL(OR=14.978,95% CI1.826 ~ 122.863,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21.403,95%CI1.417~323.395,P<0.05)是HUA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该公司人群血尿酸水平近年来显著升高,影响血尿酸的因素繁多,应加强健康教育及重视HUA的诊疗.

    作者:鲁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