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旺露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0例(72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及研究组(35只眼)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两组各25例,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修复时间[(3.02±0.37)d]明显短于对照组[(6.85±0.48)d](t=2.95,P=0.01),复发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52%)(x2=10.35,P=0.03),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6%)(x2=13.94,P=0.03).结论 相比纯粹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和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章爱武;应文闯;陈士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56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青年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尿酸、Lp-PLA2.测定观察组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Lp-PLA2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Lp-PLA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927 4、4.162 4、5.772 6、9.770 1,P<0.05,均P<0.01);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4 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尿酸、Lp-PLA2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OR=1.053,95%CI 1.031~1.106;尿酸OR=1.082,95%CI 1.043~1.115;Lp-PLA2 OR=1.007,95%CI 1.002~1.011).观察组动脉僵硬度为(8.86±1.63)v·cm-1·s-1,与血尿酸呈正相关关系(r=0.221,P<0.05),与Lp-PLA2呈正相关系(r=0.361,P<0.05).结论 血尿酸、Lp-PLA2可以反映早期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僵硬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两孔法与常规三孔法手术切除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三孔法手术的患者62例(三孔组),两孔法手术的患者58例(两孔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拔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量、住院时间、术后6 h、1 d、3 d、1周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45、-1.164,均P>0.05).两孔组拔管时间[(3.2±1.6)d]、术后胸腔引流液量[(270.8±192.4)mL]和住院时间[(5.9±2.1)d]明显少于三孔组(t=-4.972、-2.637、-4.601,均P<0.05).两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全部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术后6 h、1 d、3 d、1周时两孔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三孔组(t=-5.888、-6.682、-4.190、-5.710,均P<0.01).结论 胸腔镜两孔法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某院门诊药房出现调剂差错原因,提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改进措施.考察改进管理措施后预防调剂差错的效果,确定改进管理措施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门诊处方,总结出现调剂差错处方的表现形式,分析造成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进方案.对2015年优化方案实施后该院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2014年的差错类型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优化改进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2015年门诊药房出现调剂差错显著降低,调剂差错由2014年的3.23%下降至2015年的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2,P<0.01).结论 改进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措施有效防范了调剂差错,提高了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该方法对其他医院有借鉴意义.
作者:任佳伟;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48例胆总管结石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ERAS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术后1 d及3 d的CRP明显降低[d1:(102.6±13.5)mg/L比(81.3±17.3)mg/L;d3:(71.8±15.3)mg/L比(41.2±11.2)mg/L,t=2.553、3.287,均P<0.05]、术后更早下床活动[(3.2±1.8)d比(0.9±0.4)d]、更早进食[(4.3±1.9)d比(1.8±1.2)d、肛门排气时间提前[(2.5±0.7)d比(1.2±0.3)d]、术后住院时间缩短[(7.3±3.2)d比(3.8±1.4)d)、住院花费更少[(7 200±800)元比(5 900±700)元](t=5.561、4.319、3.765、2.351、1.671,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1.91%比18.52%,x2=25.82,P<0.05).结论 在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中应用ERAS措施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孔根禄;陈平;王小燕;孔维旭;罗文科;刘世发;崔春喜;张兆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混合型高脂血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A组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 mg,B组为20 mg,非诺贝特剂量均为200 mg.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得到改善(P<0.05),但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均优于对照组[(5.20±0.31)mmol/L比(5.87±0.46)mmol/L,(2.61±0.29)mmol/L比(3.85±0.34)mmol/L,(1.12±0.17)mmol/L比(0.93±0.13)mmol/L,(3.03±0.32)mmol/L比(3.48±0.41)mmol/L](t=9.355、21.493、6.877、6.702,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58/60)比91.67%(55/60)](x2=1.365,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5.00%(3/60)比20.00%(12/60)](x2=6.171,P<0.05).结论 在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小剂量(1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调脂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高佳儿;魏文娟;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探查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3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各19例.开放手术组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1±1.29)d、(43.05±8.10)min、(2.79±1.08)分、(20.42±9.69)mL、(14.11±3.81)d、15.79%,开放组分别为(6.79±1.80)d、(48.32±6.82)min、(4.21±1.13)分、(28.42±7.99)mL、(18.26±3.77)d、47.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2.17、-3.95、-2.78、-3.38,x2=4.38,均P<0.05).结论 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其优点包括创伤小、并发症少等.
作者:邓超;马勇;曹万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型矿化胶原应用于四肢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收治的35例四肢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治疗采用新型矿化胶原作为骨缺损区填充材料,术后定期随访,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估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12个月,其中3例患者伤口出现红肿,经换药后2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术后1个月Lane-Sandhu X线评分:20例患者评分3分,15例患者评分2分;术后6个月Lane-Sandhu X线评分:21例患者评分9分,10例评分8分,4例评分7分;术后12个月Lane-Sandhu X线评分:28例评分12分,7例评分11分.术后6个月评分与术后1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0.49)分比(8.49±0.12)分,t=107.860,P=0.000)];术后12个月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9±0.12)分比(11.8±0.06)分,t=41.630,P=0.000)].结论 新型矿化胶原安全有效,可作为骨缺损填充材料,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高冲;高健;田伟;侯建文;王玺;贾学军;寇剑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8例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SHF)作为SHF组,选取经临床确诊为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为有症状心力衰竭组,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B型脑钠肽和cTnT水平,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HF组血浆hs-CRP、HCY、cTnT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30、8.25、11.65、15.65,均P<0.05),但均低于有症状组(t=18.78、15.65、25.65、45.20,均P<0.05).结论 hs-CRP、HCY、cTnT和BNP水平均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对SHF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勤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斑块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浦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的STE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等治疗;观察组61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治疗.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浆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表达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endothelin,ET)-1表达变化;采用PUN-2048A凝血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对照组EMP、ICAM-1、ET-1水平分别为(693.46±90.72)、(768.58±20.46)μg/L、(31.27±8.18)ng/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52.36±67.39)、(752.37±25.0)μg/L、(28.22±5.05)ng/L(t=2.41、2.67、2.68,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对照组hs-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4.16±2.35)mg/L、(4.32±2.02)ng/L、(10.59±3.16)ng/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22±1.47)mg/L、(2.74±1.52)ng/L、(6.33±2.24)ng/mL(t=2.65、2.67、3.42,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TT、PT、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为(26.31±3.18)s、(14.34±1.67)s、(27.20±4.12)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4.03±2.84)s、(12.56±1.43)s、(24.55±3.62)s(t=2.15、2.31、2.65,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可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凝血功能.
作者:虞追波;陈婉婉;薛忠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与普通超声检查用于宫颈癌诊断及不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各期宫颈癌的诊断结果、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参数.结果 观察组检查出35例,检出率为87.5%,对照组检查出23例,检出率为57.5%,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28,P=0.002);观察组Ⅰ期7例(17.5%),对照组Ⅰ期1例(2.5%),两组对Ⅰ期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25),两组对Ⅱ期、Ⅲ期和Ⅳ期的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宫颈癌组织的峰值强度为(65.43±10.55)%,达峰时间为(22.09±2.82)min,正常组织的峰值强度为(58.21±14.12)%,达峰时间为(28.27±3.01)min,宫颈癌组织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达峰时间短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0、9.476,均P<0.05);观察组宫颈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曲线下面积、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检查能较清楚显现癌灶范围,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可定量分析,更能反映宫颈癌病灶的特点,能提高诊断率,明确临床分期.
作者:王彩云;郑洁怀;金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132例,根据入院顺序按照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心脏指数(CI).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C为(3.24±0.75)mmol/L,低于对照组的(4.70±0.8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为(46.39±6.35)%,高于对照组的(44.60±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P<0.05);研究组治疗后LVDD和CI分别为(47.06±5.39)mm和(2.60±0.62)L·min-1·m-1,低于对照组的(49.53±6.17)mm和(2.97±0.69)L·min-1·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1、9.40,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HF,临床疗效显著,患者TC显著降低,心功能改善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朱铁峰;蒋卫华;徐微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来指导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从而期望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 以6 h后ScvO2是否达标为依据,将45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17),测定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的Scv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比较两组病死率、MAP达标率以及CVP达标率.结果 与对照组病死率(52.94%)比较,观察组病死率(14.2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7,P=0.015),但是液体复苏6 h后,两组患者的MAP以及CVP达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2,P>0.05).结论 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在液体复苏后ScvO2水平能否达标(≥6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ScvO2的监测对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建平;斯一夫;汪敏;钟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知信行模式下的护理工作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知信行组,其中常规组52例,知信行组53例,常规组进行正常的肝癌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知信行组进行知信行模式下的肝癌晚期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从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入院时,常规组与知信行组的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6、0.557、0.054,均P>0.05);在出院时,常规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项目上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0、0.296、1.803,均P>0.05),而知信行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项目上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43、14.087、7.437,均P<0.05),在出院时,两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01、8.121、10.965,均P<0.05),而且知信行组痛阈值和满意度分数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为知信行组低于常规组.结论 知信行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工作对肝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的疼痛缓解作用明显,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反应,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作者:杨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的接受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以后通过微信好友或微信群进一步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自我管理水平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空腹血糖下降(t=8.456、10.615、5.574、6.711,均P<0.01),餐后2 h血糖降低(t=13.925、18.694、11.212、12.495,均P<0.01),HbAlc(t=10.577、13.408、3.294、5.377,均P<0.01)均显著下降;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的6个月、12个月的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监测依从性、足部护理和吸烟的评分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236、5.549,均P<0.01;t=2.005、2.250,均P<0.05;t=4.506、5.000,均P<0.01;t=2.857、4.612,均P<0.01;t=3.238、2.895,均P<0.01;t=-4.667、-12.492,均P<0.01).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健康的恢复.
作者:张永乐;王贵法;戴美琴;周华俊;蒋飞;严京萍;邹叶青;孙春芳;李琴;陈莲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师经验给药,观察组在BIS监测指导下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除喉罩后HR、MAP、COR水平[(74.13±6.99)次/min、(78.54±8.01)mmHg、(321.23±15.35)n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94.21±9.53)次/min、(98.67±10.21)mmHg、(463.24±20.01)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0、11.50、41.76,均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用量[(1.65±0.21)mg/kg]、丙泊酚总量[(323.13±15.64)mg]、瑞芬太尼总量[(401.21±20.11)μg]明显少于对照组[(2.39±0.34)mg/kg、(414.32±20.34)mg、(469.54±22.39)μg],且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6.89±1.0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2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3、26.36、16.84、14.13,均P<0.05).结论 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过程更安全、可靠.
作者:熊中华;李代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两种康复治疗方案对办公室人员颈椎病的疗效,尝试探索适宜该人群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 以患有颈椎病的办公室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3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每周1次治疗,n=17)及治疗B组(每周1次治疗,n=20).A组采用中频电疗及红外线治疗,B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观察入组时、治疗10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活动度(ROM)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tA=12.91,tB=13.88,均P<0.05),两治疗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治疗组治疗后颈椎ROM范围均显著增加(tA前屈=-4.59,tA后伸=-5.13,tA左侧屈=-4.24,tA右侧屈=-3.25,tA左旋=-7.13,tA右旋=-7.47,tB前屈=-5.85,tB后伸=-7.28,tB左侧屈=-8.64,tB右侧屈=-8.38,tB左旋=-11.72,tB右旋=-11.95,均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治疗B组颈椎前屈、左侧屈、左旋范围增加幅度较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屈=-2.29,t左侧屈=-2.77,t左旋=-2.32,均P<0.05),后伸、右侧屈、右旋范围较治疗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后伸=-1.97,t右侧屈=-1.97,t右旋=-1.97,均P>0.05).结论 两种康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被试办公室人员的颈部疼痛程度,在提高颈部活动范围方面治疗B组疗效优于治疗A组.
作者:王娜;嵇明月;张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采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 83例败血症患儿共检出菌株8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45.2%),革兰阴性菌41株(48.8%),真菌5株(6.0%).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为13株(15.5%)和8株(9.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25株(29.8%)和9株(10.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34.2%~73.7%.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有很好的敏感性;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82.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比为34.1%,未见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真菌对康唑类均敏感.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和产ESBLs菌株比例高,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庆女;钟文华;黄华飞;杨戎威;周向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在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头颈肩膜体位固定,对照组采用头膜体位固定,每例患者放疗体位摆位10次,比较两种不同体位固定的摆放误差.结果 两组在X方向的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Y方向误差为(0.12±0.12)mm,Z方向误差为(0.10±0.11)mm,与对照组Y方向的(0.23±0.19)mm、Z方向的(0.19±0.15)mm相比,误差明显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9、2.163,均P<0.05).摆位重复性,观察组Y轴误差≥2 mm的有14次,误差率为7%,对照组Y轴误差≥2 mm的有40次,误差率为2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误差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86、7.236,均P<0.05);观察组Z轴误差≥2 mm的有12次,误差率为6%,对照组Z轴误差≥2 mm的有34次,误差率为1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误差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86、5.944,均P<0.05).结论 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中,采用头颈肩膜体位固定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更好,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诊疗服务中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的合理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3~5月在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建卡孕妇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产科传统门诊就诊入院服务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内外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即在常规服务基础上,多学科专业人员整合成组,从孕期开始至康复出院,对患者予以一站式协同服务.结果 观察组产妇疾病知识、术中配合、合理饮食、母乳喂养掌握人数分别是(69例、70例、69例、66例)均优于对照组的(51例、40人、54例、50例)(x2=17.56、52.58、12.44、11.11,均P<0.001);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t=12.04、6.49、2.87、9.26、-7.14,均P<0.005);孕妇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满意人数和投诉人数分别为(75例、1例),对照组对应人数为(70例、6例)(x2=7.65,P<0.01).结论 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母婴并发症,进一步推动围产医学的发展.
作者:罗晓兰;陈福河;岳琴;郭绒绒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