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荣霞;黄少娟;翁雪芬;陈楚君
目的 比较局部灌注瑞替普酶(r-PA)与阿替普酶(t-PA)在高危肺动脉栓塞(PE)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危PE住院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介入碎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灌注t-PA溶栓治疗;治疗组给予局部灌注r-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率(HR)、呼吸频率(RF)、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HR、RF分别为(83.39±14.25)次/min、(17.80±1.65)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7.7±15.51)次/min、(20.49±1.68)次/min,两组治疗3 d后均明显减慢;治疗组PaO2、PaCO2、SaO2分别为(87.59±7.34)mmHg、(37.60±7.62)mmHg、(97.29±6.72)%,对照组分别为(81.53±6.42)mmHg、(35.69±4.57)mmHg、(93.91±3.2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7.33、6.32,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P=0.55).溶栓治疗后,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12.50%,两组溶栓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4,P=0.53),发生出血患者均予以对症处理,病情明显改善,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情况.结论 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在高危PE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清清;梁彩红;丁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与果蝇Zeste同源物增强子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肾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3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分别对其肾癌及癌旁肾组织新鲜标本进行采集,此外再采集行肾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的肾癌石蜡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检测上述标本中EZH2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两者对肾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等.结果 癌旁组织中的EZH2 mRNA以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肾癌组织(t=15.584,P<0.001),而Beclin-1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肾癌组织(t=34.043,P<0.001).在136例肾癌石蜡标本中,EZH2阳性有67例,EZH2阴性有69例;Beclin-1阳性有74例,Beclin-1阴性有62例,两者的表达强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s=-0.574,P<0.05).在136例石蜡标本中,Beclin-1阴性且EZH2阳性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单纯Beclin-1阴性表达和单纯EZH2阳性表达的患者(x2=3.741、5.682,均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EZH2和Beclin-1、肿瘤分期、肿瘤分级等均是肾癌术后复发及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3.487、5.746、4.281、8.241,均P<0.05).结论 肾癌组织中的EZH2与Beclin-1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其中EZH2可能使Beclin-1表达沉默,且EZH2高表达和Beclin-1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多为不良.
作者:殷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的接受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以后通过微信好友或微信群进一步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自我管理水平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空腹血糖下降(t=8.456、10.615、5.574、6.711,均P<0.01),餐后2 h血糖降低(t=13.925、18.694、11.212、12.495,均P<0.01),HbAlc(t=10.577、13.408、3.294、5.377,均P<0.01)均显著下降;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的6个月、12个月的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监测依从性、足部护理和吸烟的评分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236、5.549,均P<0.01;t=2.005、2.250,均P<0.05;t=4.506、5.000,均P<0.01;t=2.857、4.612,均P<0.01;t=3.238、2.895,均P<0.01;t=-4.667、-12.492,均P<0.01).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健康的恢复.
作者:张永乐;王贵法;戴美琴;周华俊;蒋飞;严京萍;邹叶青;孙春芳;李琴;陈莲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探查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3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各19例.开放手术组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1±1.29)d、(43.05±8.10)min、(2.79±1.08)分、(20.42±9.69)mL、(14.11±3.81)d、15.79%,开放组分别为(6.79±1.80)d、(48.32±6.82)min、(4.21±1.13)分、(28.42±7.99)mL、(18.26±3.77)d、47.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2.17、-3.95、-2.78、-3.38,x2=4.38,均P<0.05).结论 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其优点包括创伤小、并发症少等.
作者:邓超;马勇;曹万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腹根治术,观察组行经肛门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8.45±12.34)min比(98.24±25.31)min,(3.12±0.43)d比(7.53±1.12)d,(1.23±0.30)d比(3.56±0.57)d](t=4.970、25.992、25.578,均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1.23±2.31)mL比(26.58±4.04)mL](t=23.32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3/40)比20.00%(10/50)](x2=4.332,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高[(57.82±6.84)分比(48.23±4.50)分](t=8.282,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转移率、复发率、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1/50)比6.00%(3/50),0.00%(0/50)比4.00%(2/50),98.00%(49/50)比92.00%(46/50)](x2=1.042、2.041、1.895,均P>0.05).结论 在直肠肿瘤患者中给予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魏志平;应荣彪;姚俊;胡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两孔法与常规三孔法手术切除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三孔法手术的患者62例(三孔组),两孔法手术的患者58例(两孔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拔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量、住院时间、术后6 h、1 d、3 d、1周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45、-1.164,均P>0.05).两孔组拔管时间[(3.2±1.6)d]、术后胸腔引流液量[(270.8±192.4)mL]和住院时间[(5.9±2.1)d]明显少于三孔组(t=-4.972、-2.637、-4.601,均P<0.05).两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全部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术后6 h、1 d、3 d、1周时两孔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三孔组(t=-5.888、-6.682、-4.190、-5.710,均P<0.01).结论 胸腔镜两孔法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比值及血尿酸(UA)等各项代谢指标水平,结合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临床资料,探讨DN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入选DN患者76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尿mALb/Cr<300 μg/mg)4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尿mALb/Cr≥300 μg/mg)30例,另选49例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尿mALb/Cr<30 μg/mg)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尿mALb/Cr、血UA、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BMI及病程长短.结果 临床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年龄、病程、尿mALb/Cr、血UA、FBG、TC、TG、LDL、HbA1c、BM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12.48、141.43、29.25、8.49、4.98、6.18、3.89、3.17、5.01,均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尿酸血症比率分别为26.09%、6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74、24.833,均P<0.05).尿mALb/Cr与年龄、病程、BMI、UA、TG、TC、LDL、FBG、HbA1c呈正相关(r=0.120、0.299、0.148、0.340、0.157、0.149、0.103、0.487、0.31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病程、血UA、FBG是尿mALb/Cr的独立危险因素,TG、BMI、尿mALb/Cr是血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mALb/Cr与血UA互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糖尿病病程、UA、BMI、TG、TC、LDL、FBG、HbA1C与DN患者尿mALb/Cr排泄增加有关,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改善DN患者症状和生存质量.
作者:梁宁;郑青;符先先;钟祥旭;王永卿;杜梅英;杨瑶;蔡丽云;夏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师经验给药,观察组在BIS监测指导下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除喉罩后HR、MAP、COR水平[(74.13±6.99)次/min、(78.54±8.01)mmHg、(321.23±15.35)n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94.21±9.53)次/min、(98.67±10.21)mmHg、(463.24±20.01)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0、11.50、41.76,均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用量[(1.65±0.21)mg/kg]、丙泊酚总量[(323.13±15.64)mg]、瑞芬太尼总量[(401.21±20.11)μg]明显少于对照组[(2.39±0.34)mg/kg、(414.32±20.34)mg、(469.54±22.39)μg],且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6.89±1.0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2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3、26.36、16.84、14.13,均P<0.05).结论 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过程更安全、可靠.
作者:熊中华;李代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经过筛选的外伤性及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27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27例患者行血管造影后,采用明胶海绵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在术前给予监护病情、纠正休克、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等护理,术后给予术后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恰当的护理措施.结果 27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栓塞成功,均得以存活,并发症轻微,复查效果良好.其中出现腰背部疼痛27例,出现发热19例,出现腹腔积液或腹腔积液量较术前稍增加9例,出现短暂肌酐升高14例.经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在1周内疼痛得以缓解,10 d内退热,腹腔积液治疗后均得到控制,肌酐值除1例稳定在术前原稍高水平外,其余各例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仍然需要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通过相关的护理措施和护理配合,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作者:祝丽华;王强;周美灵;曾海珍;韦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知信行模式下的护理工作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知信行组,其中常规组52例,知信行组53例,常规组进行正常的肝癌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知信行组进行知信行模式下的肝癌晚期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从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入院时,常规组与知信行组的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6、0.557、0.054,均P>0.05);在出院时,常规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项目上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0、0.296、1.803,均P>0.05),而知信行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三个项目上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43、14.087、7.437,均P<0.05),在出院时,两组在痛阈值,VAS评分和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01、8.121、10.965,均P<0.05),而且知信行组痛阈值和满意度分数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为知信行组低于常规组.结论 知信行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工作对肝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的疼痛缓解作用明显,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反应,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作者:杨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132例,根据入院顺序按照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心脏指数(CI).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C为(3.24±0.75)mmol/L,低于对照组的(4.70±0.8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为(46.39±6.35)%,高于对照组的(44.60±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P<0.05);研究组治疗后LVDD和CI分别为(47.06±5.39)mm和(2.60±0.62)L·min-1·m-1,低于对照组的(49.53±6.17)mm和(2.97±0.69)L·min-1·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1、9.40,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HF,临床疗效显著,患者TC显著降低,心功能改善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朱铁峰;蒋卫华;徐微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同期在汕头4个地区抽取60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对比,并结合影响因素对病例组实施护理干预7 d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宫颈癌放化疗患者 SDS、SAS评分分别为(56.1±7.7)分、(45.2±7.5)分,显著高于健康女性[(45.0±6.3)分、(39.2±6.5)分,t=8.142、4.588,均P<0.01];进行护理干预7 d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下降[SDS:(49.5±6.8)分,SAS:(42.7±6.2)分,P<0.05],而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素以担心住院费用、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感到恐惧、家庭社会影响、治疗副作用、担心预后等(88%、80%、80%、75%、68.3%、65%)为突出.结论 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极差,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卢荣霞;黄少娟;翁雪芬;陈楚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12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后采用X线、CT和MRI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分析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除骨质侵蚀和骨质囊变外(x2 =8.179、6.289,均P<0.05),CT和MRI检查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的X线检出率分别为0.83%、16.67%、59.17%、64.17%、34.17%、55.00%,CT的检出率分别为7.50%、31.67%、70.00%、85.00%、69.17%、70.83%,MRI的检出率分别为11.67%、32.50%、70.83%、96.67%、84.17%、71.67%,除关节间隙增宽外(x2 =6.138、6.757,均P>0.05),CT、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5.572、10.027、2.563、2.988、11.444、33.539、24.527、51.740、5.370、5.983,均P<0.05).结论 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低,漏诊率高.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的诊断准确率高,适合作为早期诊断的常用诊断方法.
作者:胡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状况及循证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患有产后抑郁症的80例患者和80例正常的妊娠分娩者均进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然后再将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支持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产后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妊娠分娩组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总评分、主观支持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分别为(37.92±9.62)分和(42.64±9.63)分,(22.11±5.21)分和(27.49±5.17)分,(6.41±4.21)分和(12.35±2.13)分,产后抑郁症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均少于正常妊娠分娩组(t=-3.101、-6.556、-11.260,均P<0.05).经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干预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主观支持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测评得分分别为(27.07±5.42)分、(41.21±5.77)分、(50.10±2.60)分,均显著的高于干预前(t=-3.945、-4.336、-6.694,均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抑郁症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少于正常妊娠分娩者,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促进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旺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核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5例拟诊为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及低剂量胸部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与低剂量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相关参数的差异.观察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与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肺内病变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45例患者中,共30例确诊为肺结核.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及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和86.7%.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相关参数中,有效剂量[(1.36±0.22)mSv比(5.24±0.68)mSv]、CT剂量指数[(31.8±3.7)比(51.2±6.3)]及剂量长度乘积[(35.4±5.4)mGycm比(137.9±26.1)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均能够显示肺结核肺内病变,两者比较,低剂量CT扫描对毛刺征及磨玻璃影的显示率较低,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低,能够清晰显示绝大多数肺内病变.但在磨玻璃病变及细短毛刺的显示中,其效果较差.
作者:张磊;周衍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8例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SHF)作为SHF组,选取经临床确诊为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为有症状心力衰竭组,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B型脑钠肽和cTnT水平,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HF组血浆hs-CRP、HCY、cTnT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30、8.25、11.65、15.65,均P<0.05),但均低于有症状组(t=18.78、15.65、25.65、45.20,均P<0.05).结论 hs-CRP、HCY、cTnT和BNP水平均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对SHF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勤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显微手术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36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急诊显微手术修复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x2=4.433,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5.523、-4.889、-3.690,均P<0.05);研究组皮肤平均存活率为(95.54±4.21)%,高于对照组的(73.22±6.44)%(t=12.308,P<0.05);研究组皮肤恢复美观的例数比例为88.99%,高于对照组的66.67%(x2=4.985,P<0.05).结论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采用急诊显微手术修复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能提高皮肤的存活率,有利于皮肤的恢复,可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及外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超光;俞鹤松;郑自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天山堇菜提取物的降糖效果.方法 以总黄酮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条件,回流提取法对天山堇菜进行提取.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再利用天山堇菜提取物进行降糖实验,将小鼠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小鼠组,每组15只,观察不同分组小鼠血糖和体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天山堇菜提取物高剂量组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水平由(18.4±5.8)mmol/L降至(11.6±3.4)mmol/L,提取物中剂量组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水平,平均血糖水平由(24.8±5.6)mmol/L降至(18.5±4.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天山堇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李乐;唐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拇指背侧单蒂旋转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桡背侧岛状皮瓣37例,尺背侧岛状皮瓣12例.结果 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5 min.49例皮瓣均成活.2例术后1~2 d皮瓣颜色发紫、出现水泡,部分拆线后好转,水泡表皮形成干痂皮,去除痂皮后皮瓣血运良好,皮肤颜色正常.49例经3~24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皮肤弹性良好,外形满意,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未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拇指功能、外观恢复满意,恢复捏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外观无影响.结论 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不损伤主要神经及动脉,血管蒂长,旋转弧度大,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疗效满意,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张艳茂;刘会仁;于占勇;张瑞红;陈玉刚;孙汝涛;刘建华;吴学强;王岩;王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两种康复治疗方案对办公室人员颈椎病的疗效,尝试探索适宜该人群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 以患有颈椎病的办公室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3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每周1次治疗,n=17)及治疗B组(每周1次治疗,n=20).A组采用中频电疗及红外线治疗,B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观察入组时、治疗10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活动度(ROM)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tA=12.91,tB=13.88,均P<0.05),两治疗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治疗组治疗后颈椎ROM范围均显著增加(tA前屈=-4.59,tA后伸=-5.13,tA左侧屈=-4.24,tA右侧屈=-3.25,tA左旋=-7.13,tA右旋=-7.47,tB前屈=-5.85,tB后伸=-7.28,tB左侧屈=-8.64,tB右侧屈=-8.38,tB左旋=-11.72,tB右旋=-11.95,均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治疗B组颈椎前屈、左侧屈、左旋范围增加幅度较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屈=-2.29,t左侧屈=-2.77,t左旋=-2.32,均P<0.05),后伸、右侧屈、右旋范围较治疗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后伸=-1.97,t右侧屈=-1.97,t右旋=-1.97,均P>0.05).结论 两种康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被试办公室人员的颈部疼痛程度,在提高颈部活动范围方面治疗B组疗效优于治疗A组.
作者:王娜;嵇明月;张凯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