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红;肖艳
目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行二重滤过血浆交换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一般情况,评估二重滤过法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即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高胆固醇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9~72岁.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78例尿毒症肺水患者进行分析,其原发病以慢性肾炎多,次为慢性肾盂肾炎.临床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为特点,胸部X线检查有肺瘀血、肺间质水肿等.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肺水肿的改善情况.方法:透析组70例,非透析组8例,透析组均行血液透析,为碳酸盐透析,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器为醋酸膜或F6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机为日本尼普路.透析隔日一次,透析时间为3~4小时,透析血流量200~250毫升/分.
作者:王祥峰;毛新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例常规血透易发生低血压者分别采取高低钠透析或低温透析,对比发现二种方法均能有效的防止低血压的发生,但低温透析患者不易发生透后口渴,对防止透间钠水潴留极为有利.
作者:薄涛;张美玉;方金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29岁,于1992年初出现间歇性颜面,下肢浮肿,92年12月住本院内科治疗.93年3月发展为尿毒症,血肌酐1238μmol/L,尿素氮34.8 mmol/L,行血液透析(血透)及对症治疗.同年12月开始出现腹水,查为漏出液,诊断为尿毒症顽固性腹水.
作者:刘长彦;朱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7年kremey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很大成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缺点,从而衍生出多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
作者:胡立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透析的通路大多数为动静脉内瘘,少数为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而患者因为造瘘失败或经济原因不愿插管,使血液透析不能进行.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直接穿刺假性挠动脉瘤的方法维持透析,共168例次,使用时间长达8个月.
作者:肖艳;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HD)并用Epo治疗贫血患者150例,其中50例选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50例选用口服力蜚能治疗,50例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
作者:潘健涛;蔡宗仰;陈雄辉;周风婵;林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股静脉插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净化,通过精心护理,保持股静脉插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在稍长时间继续透析治疗,为再造内瘘并保证成熟赢得时间.资料:患者男性,62岁,维持性血透2年零8个月,每周规律透析两次,3月前因突发心包填塞,至内瘘闭塞,因不宜立即做内漏再造术,患者又不愿意长期动静脉直接穿刺,故行股静脉插管维持血液透析,待心包填塞治愈或好转后可行内瘘手术.
作者:姜中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29岁,因自服氟乙酰胺后频繁抽搐半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小时自服氟乙酰胺后突然意识丧失,频繁抽搐,表现为双眼上视,瞳孔散大,四肢强直性抽搐,每次持续1~2分钟,间隔5~10分钟,呈癫痫持续状态.
作者:霍世寅;蔡雪;关权煊;温荣卿;杨友香;邵红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1年4月间运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水润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重型胰腺炎(ASP)的发病急聚,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复杂,预后不佳,近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AS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对此传统治疗仅仅是对症处理但不能明显改变其恶劣的预后.我们利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救治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栗河莉;赵显国;李素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膜滤过方式血浆置换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42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9.66±23.46)岁,共进行了102次血浆置换.
作者:叶有新;冯剑;王文娟;李华;胡卫民;谢丽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对流的原理,比血液透析可消除更多的中分子物质,减少腕管综合症等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而且,血液滤过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近年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血液滤过和需要使用血滤器或高通量透析器,其膜为生物合成膜,价格较普通透析器贵1~4倍,血滤器复用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由于膜的结构、材料与普通透析器有差别,用普通透析器复用方法处理血滤器,常常出现致热原反应,增加血液滤过危险,影响血液滤过效果.近来,我们采用血滤机配制的置换液冲洗血滤器,减少血滤器复用的反应,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舜英;吴志平;尹桂兰;詹玉云;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准确除去患者体内一定量的液体,以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水肿所致的呼吸困难,使患者生命得以生存,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资料:急性肺水肿患者15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43岁,主要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为120至160次/分,双肺弥满水泡音,全身浮肿明显.
作者:李玉荣;李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泌尿外科及血液净化中心自1997~1989年在救治特殊急性肾功能衰竭,共44例,治愈率为86.36%,重症占11.36%;1990~1997年救治57例治愈率为78.95%,重症29.87%,多脏器衰竭(MOF)占10.53%;其中在18例19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ARF 3例,治愈率100%,今就几种特殊ARF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魏世津;姜埃利;张璐仁;于文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内科治疗几乎无效.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几种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脏功能起部分替代和辅助治疗作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报告如下.
作者:赵显国;李素珍;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中,随着HD时间的延长,在HD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已成为透析室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HD中较危险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当,可以继发心绞痛、心梗、脑梗、肠系膜动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傅溥;何志平;张蕴霞;左玉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1995年至200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芝;尹桂兰;潘健涛;刘永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如何准确估计血透患者的干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为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率.
作者:刘俊;吴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重症肾功能衰竭多伴有低血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律紊乱等多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常规血液透析.而CRRT对血压和血流量的要求不高,容易施行.
作者:彭保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