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及体会

林芝;尹桂兰;潘健涛;刘永文

关键词:静脉导管留置, 血透, 血液透析患者,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插管, 现报告如下, 血管通路, 临床观察, 临时性, 中心, 应用
摘要:颈内静脉下路插管,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1995年至200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中药升脉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特殊应用

    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中,随着HD时间的延长,在HD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已成为透析室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HD中较危险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当,可以继发心绞痛、心梗、脑梗、肠系膜动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傅溥;何志平;张蕴霞;左玉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50例尿毒症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

    1资料为探讨尿毒症患者心脏损害,我们对50例尿毒症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观察.

    作者:王向杰;刘旭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并顽固性心衰

    目的: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CRF)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多数经单纯血液透析(HD)可好转,对少数顽固性心力衰竭,我们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钠及超滤曲线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钠及超滤曲线联合应用的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影响,观察其能否降低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和透析中、后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透析失衡及其他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0例心肺功能较好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所有的患者均给予低盐饮食(2g/d),限制透析间期增重1 kg/d.透析液、透析器、透析机、超滤量基本恒定和相同.

    作者:李玉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报告

    1998年7月以来,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姚国乾;张帮华;姜南;肖琼;张亚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VVH在多器官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CVVH由于操作简单,血液动力学稳定,显示出传统透析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多器官衰竭的抢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000年7月~2001年1月,我们对6例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了CVVH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王关乔;俞铭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B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在规律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如何准确估计血透患者的干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为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率.

    作者:刘俊;吴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滤过灭菌法制备血液净化置换液

    目的:本文讨论用滤过灭菌法制备血液净化治疗(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CAVH、CAVHD、CRRT等方式)所需大输液级别的置换液.以满足临床需要降低治疗成本.方法:主要使用滤过灭菌方式:特点包括反渗透级水处理系统;循环式供水管路定期消毒;碳酸氢盐透析供给装置;一次性使用经消毒的Bicart干粉;定量平衡系统;二级聚酰胺膜过滤;一级补液前细菌滤过,机器用过氧乙酸连续消毒方式;所制备的置换液可经管路连续输送或用灭菌输液袋收集备用.

    作者:王荣光;唐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配过氧乙酸消毒液应用于 Renatron血液透析器复用机

    目的:探讨自配过氧乙酸消毒液在Renatron透析器复用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普通过氧乙酸加反渗水配制2.1%~3.5%的过氧乙酸溶,代替Renatron透析器复用机专用消毒液Renalin,观察其消毒效果.

    作者:谢丹妮;冯婉娜;李欣;林芝;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低钠透析与低温透析对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的对比

    目的:通过对2例常规血透易发生低血压者分别采取高低钠透析或低温透析,对比发现二种方法均能有效的防止低血压的发生,但低温透析患者不易发生透后口渴,对防止透间钠水潴留极为有利.

    作者:薄涛;张美玉;方金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透患者单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出现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的原因及治疗.临床资料:1例发生于透析后3年,2例发生于透析后1个月.年龄(68±7)岁.原发病为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小球肾炎.1例1个月内共抽胸水7 000 ml,2便在透析前已存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3例均有阵发性干咳伴胸闷.

    作者:刘翠红;肖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急慢性肝衰竭中应用

    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内科治疗几乎无效.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几种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脏功能起部分替代和辅助治疗作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报告如下.

    作者:赵显国;李素珍;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透析液配制差错的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的生理功能是通过透析液来完成,它能从患者血中带走废物和过多的水份,而又能防止体内必要的电解质和水份丢失.配制合格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十分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3次因透析液配制不合格,导致透析终止,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马逸萍;俞爱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单超在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准确除去患者体内一定量的液体,以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水肿所致的呼吸困难,使患者生命得以生存,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资料:急性肺水肿患者15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43岁,主要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为120至160次/分,双肺弥满水泡音,全身浮肿明显.

    作者:李玉荣;李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定点穿刺形成假性挠动脉瘤用于血液透析的体会

    血液透析的通路大多数为动静脉内瘘,少数为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而患者因为造瘘失败或经济原因不愿插管,使血液透析不能进行.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直接穿刺假性挠动脉瘤的方法维持透析,共168例次,使用时间长达8个月.

    作者:肖艳;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及体会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1995年至200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芝;尹桂兰;潘健涛;刘永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1997年kremey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很大成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缺点,从而衍生出多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

    作者:胡立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滤器的复用

    血液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对流的原理,比血液透析可消除更多的中分子物质,减少腕管综合症等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而且,血液滤过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近年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血液滤过和需要使用血滤器或高通量透析器,其膜为生物合成膜,价格较普通透析器贵1~4倍,血滤器复用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由于膜的结构、材料与普通透析器有差别,用普通透析器复用方法处理血滤器,常常出现致热原反应,增加血液滤过危险,影响血液滤过效果.近来,我们采用血滤机配制的置换液冲洗血滤器,减少血滤器复用的反应,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舜英;吴志平;尹桂兰;詹玉云;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的血液透析治疗5例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间收治了5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病情均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常规血透治疗重症乳酸酸中毒的比较

    分析我院用CVVH和HDF、HD救治1例透析患者服用降糖灵致反复发作重症乳酸酸中毒的资料,探讨乳酸酸中毒的血液净化方法.

    作者:宋岩;李冀军;张壹言;陈凤锟;金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委

主办: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