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乾;张帮华;姜南;肖琼;张亚红
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在血液透析(HD)前后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血液透析是否充分的指标之一.
作者:沈清;甘华;谯林;刘俞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HD)并用Epo治疗贫血患者150例,其中50例选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50例选用口服力蜚能治疗,50例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
作者:潘健涛;蔡宗仰;陈雄辉;周风婵;林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例常规血透易发生低血压者分别采取高低钠透析或低温透析,对比发现二种方法均能有效的防止低血压的发生,但低温透析患者不易发生透后口渴,对防止透间钠水潴留极为有利.
作者:薄涛;张美玉;方金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透析液的钾离子浓度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钾水平,我们对透析液钾离子浓度进行了个体化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戴铭珠;周莉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CRF)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多数经单纯血液透析(HD)可好转,对少数顽固性心力衰竭,我们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1年4月间运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水润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血液净化中心的快速发展,透析器材等复用越来越多,消毒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过氧乙酸消毒液,具有杀菌效果强、不破坏高分子有机物,并能分解粘附在器材上的蛋白、毒性小的优点.福尔马林存在致癌、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加重贫血等问题.我院1985年以来,用过氧乙酸取代福尔马林消毒透析器材,共达6万余例次,消毒效果确切,但发现因过氧乙酸残留,而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如何对快速清除过氧乙酸消毒液,防止残留致过敏反应方面作了一点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绿萍;郑尘非;梅晓蓉;刘毅;徐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间收治了5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病情均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泌尿外科及血液净化中心自1997~1989年在救治特殊急性肾功能衰竭,共44例,治愈率为86.36%,重症占11.36%;1990~1997年救治57例治愈率为78.95%,重症29.87%,多脏器衰竭(MOF)占10.53%;其中在18例19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ARF 3例,治愈率100%,今就几种特殊ARF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魏世津;姜埃利;张璐仁;于文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各种疾病急性加重期均易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且比例有上升趋势,1999年7月份以来我院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技术对19例MODS患者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率57%,现将MODS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池艳春;杨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是治疗药物中毒的两种常用方法.血液灌流疗法主要适用于可吸附的物质中毒;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中毒,以及重症毒物中毒.对于既有可吸附、又有高蛋白结合率的毒物中我们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一舟;杨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血液灌流方法成功抢救10例误食毒鼠强中毒的幼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梅;张军;王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1995年至200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芝;尹桂兰;潘健涛;刘永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25岁,在劳动中被铲车挤压双腿后,双下肢粉碎性骨折及血管,神经,肌肉严重损伤,2日后出现血尿,少尿,休克.化验:ALT 1 800 U/L,AST 2 233 U/L,LDH 3016/L,HBDH 1 920/L,CK2 000 U/L,BUN 30.9mmol/L,Cr 443μmol/L,K 5.9 mmol/L.出现临床多脏器损伤征象.
作者:康乃新;杨剑明;王丽红;陈宝兰;郭永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HDF作为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我院2000年10月应用HDF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现将临床资料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雁;张国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封闭式体外浓缩自体腹水回输治疗大量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寻找一种对其治疗确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丽敏;池艳春;杨晓梅;孙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行二重滤过血浆交换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一般情况,评估二重滤过法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即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高胆固醇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9~72岁.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29岁,于1992年初出现间歇性颜面,下肢浮肿,92年12月住本院内科治疗.93年3月发展为尿毒症,血肌酐1238μmol/L,尿素氮34.8 mmol/L,行血液透析(血透)及对症治疗.同年12月开始出现腹水,查为漏出液,诊断为尿毒症顽固性腹水.
作者:刘长彦;朱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尿毒症患者早期透析一直被认为可预防营养状态的恶化,有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改善临床预后.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透析充分性临床指导纲要(DOQI标准)建议当患者的肾脏每周尿素清除率(KT/V/W)低于2.0时,或标准化体重尿素氮的呈现率(nPNA)<0.8 g/kg/d时应开始透析支持治疗.而我国由于经济的关系,许多患者往往在急症状态下开始透析治疗,很难了解透析前残肾功能和营养状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透析前1~2周的测定的残肾功能与营养状态,初步探讨两者的关系.
作者:张萍;陈江华;吴建永;黄洪锋;张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对流的原理,比血液透析可消除更多的中分子物质,减少腕管综合症等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而且,血液滤过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近年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血液滤过和需要使用血滤器或高通量透析器,其膜为生物合成膜,价格较普通透析器贵1~4倍,血滤器复用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由于膜的结构、材料与普通透析器有差别,用普通透析器复用方法处理血滤器,常常出现致热原反应,增加血液滤过危险,影响血液滤过效果.近来,我们采用血滤机配制的置换液冲洗血滤器,减少血滤器复用的反应,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舜英;吴志平;尹桂兰;詹玉云;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